假如宋江不招安,反而造反,那梁山军马有可能夺得天下吗?

十二安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会有数百次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但是由农民起义而成功坐了天下的,也就是刘邦和朱元璋。最接近成功的,就是李自成。

客观的说,水泊梁山的好汉们招安之前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造反”,根本上是“落草为寇”。他们寻求的是“不服管”。无视朝廷法度,占山为王打家劫舍,但核心仅仅是“找个朝廷管不了的地方,纠集一帮不服或者躲避朝廷管辖的志同道合者,按自己的生存法则寻求快活”而已。

这个状态被宋江总结为“替天行道”,实在是很有智慧。不波及朝廷安定,不搅扰百姓生活,就会和朝廷“和平相处”,尽管这个“和平相处”是有限的。如果朝廷和水泊梁山各让一步,朝廷不再追究这些“好汉们”的“违法行为”给予特赦,而梁山好汉们也承诺不再对抗朝廷,搅扰百姓,而是为朝廷出力,那么这个协议就算达成了,这就是“招安”。

但是,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而选择“造反”,也就是已推翻大宋的赵家王朝为核心行动纲领的话,那么水泊梁山以宋江为首的这些好汉们和朝廷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其实朝廷是有所准备得但是对宋江一伙来讲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推翻一个政权,按照古代的说法,成功与否,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

从天时角度来讲,尽管宋徽宗时期的宋朝社会矛盾也已经很突出,官府的腐败也很厉害,但是,还没有达到“民不聊生”的地步,而水泊梁山的好汉们也并未得到最基层还行的支持和爱戴,毕竟他们是一群草寇,而不是一个有着明确刚领的军队。即使像方腊那样一开始就有明确行动纲领和终极目标的“农民起义”最终也是被以水泊梁山好汉为主力的官军所剿灭,说明那个时候“天时”的条件还是不成熟,不充分的。

再说“人和”,水泊梁山的好汉们的大多数都是“打家劫舍”或者“单打独斗”的好手,能够统帅正规军队的人并不多,这个缺陷实际上也导致了在剿灭方腊的过程中折损了一大批好汉性命。

水泊梁山有着带兵打仗经历的“科班出身”的将领不超过十五个人,并且没有真正的经历过大规模的集团作战,最多算是“攻城拔寨”。所以,当和朝廷的军队进行大规模集团作战的时候,显然人手的数量和专业性都不够。

不仅仅是武将的数量和结构有问题,水泊梁山最大的问题是挺帅的能力不够包括智囊人物严重不足。

宋江统治一帮土匪,靠小恩小惠,靠拉帮结派,那点小聪明还算够用,但面对夺取江山这么艰难的任务,宋江的统帅能力和领导力显然不足,他根本就不会是朝廷里蔡京集团的对手。

事实也是如此,宋江还是没有斗过蔡京。

再看智囊团,宋江的班底,智囊团人物数量少得可怜,只有两个任务可以依仗,一个是吴用一个是神机军师朱武。

论打仗排兵布阵,运筹帷幄,阴谋家吴用真的不如朱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水浒传后半部分(招安后)朱武的表现就会明白。

吴用搞破坏,搞阴谋有一套,但是帮助宋江多去天下的智谋肯定没有。

这样的人才结构,恐怕在宣布“造反之初”就会被朝廷迅速剿灭。

当然,地利也不好,水泊梁山作为强盗的世外桃源很不错,但是作为造反的根据地就是自取灭亡,那个地形一旦被大军包围,就像三国的马谡,不用攻下,饿两个月就基本没有战斗力了。

所以,宋江很聪明,选择招安很理智。


步武堂

答案肯定是:不可能!

成事无非天时地利人和,梁山看上去都占但是都经不起推敲。

先说天时,宋朝是封建王朝历史上农民起义次数最多的——400多次,但是宋朝并不是亡在农民起义上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是大宋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民族矛盾,而非社会内部的阶级矛盾。

地利,八百里水泊梁山如果是做土匪占山为王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他根本不可能作为造反的根据地大本营,否则朝廷围而不打梁山根本撑不了几年就全饿死了。在地利上梁山和方腊都没得比,方腊是靠长江天险,但事实还是方腊被灭了。

如果说前两样梁山没有还不打紧,梁山毕竟一百单八将占个人和不一样可以封疆裂土进而图王吗?梁山最不行的就是“人和”!

一:无将,梁山一百单八将真正有战斗力能带兵打仗的就那二三十号人,核心力量就是三十六天罡,其他的偷鸡摸狗打家劫舍还可以。而这二三十号人里面有好一部分本来就是朝廷军官投降过来的,说是投降还不如说是被宋江一句“他日朝廷诏安可以继续为朝廷效力”骗下来的,如果梁山排完座次酒宴上宋江宣布放弃诏安选择造反那他们会不会反水梁山?直接关胜秦明一帮人一商量找机会砍了宋江吴用去邀功了。而且梁山一百单八将本就没几个想造反玩命的,具体分析可以看我之前发表的文章。

二:无兵,梁山一直到诏安顶多就两三万人马,还是施耐庵给的,这帮人估计也就是图个打家劫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杀富济贫”,你说带他们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造反肯定有一部分要开溜的。宋朝呢?林冲的官职是什么?“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这是个多大的官不在我们现在考虑的范围,透漏的一个信息是什么?大宋光禁军就80万!还不算边防部队,民兵乡勇什么的。

三:无相,夫欲成大事者,盖因得占天时以举事,进图地利以屯兵聚粮以资杀伐。运筹帷幄攻城略地是为将,高瞻远瞩辅君治国选贤任能是为相,如昔高祖刘邦皆赖良相萧何守汉中,以供其兵源粮饷进而王天下。刘备将只关张兵不过数千数易其主却能数年间三分天下者亦为卧龙之谋,后世房玄龄 杜如晦 刘伯温等皆得一可争天下不世之材。反观梁山,卢俊义略可为领兵之将,吴用虽号加亮,实无运筹之奇谋定国之良策。


持节云中

造反的成功率超级低,在中国历史上是不争的事实。

但具体到宋江不招安,一心一意造反能不能成功?这要看从哪个角度来看了。

如果是历史角度看,不能成功是没有疑问的。

但如果我们按小说中的角度来看,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有人说梁山弱,宋江弱,这些都是次要的。宋江再差,也比朱元璋刘邦造反时的条件要好吧。

况且一分析宋江就是宋江不行,这都是建立在宋江招安的前提下,宋江的所做所为的分析,而不是建立在宋江造反的前提下。

举个例子吧,一个员工给别人打工的状态和自己创业的状态是不一样的。给别人打工就不会学那么多东西,不会那么拼命工作。但一旦创业了,刚开始人少资源少,好多事都要自己搞定,都要自己去学着做,慢慢就成了多面手了。争扎着前进,只要能走地生存期,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同样宋江如果考虑招安,那他就只尽臣子的本份,去做征战或治理一个地方的事,不会对全局负责。

如果宋江要造反了,就会自觉补足自己的短板:接纳有战略思想的文人,找能训练士兵的战将,找能理政务能收粮征兵的干才。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理想去做布局,招安时是一种布局,造反时又会是更一种布局。

如果宋江要造反,就会结交地方上的绅士和读书人,打造后方治理和征兵的好环境,吸纳更多的人才进来。

然后加大军事训练。当匪不用怎么训练兵,但一旦决心造反征战天下,就会碰到很多强大的对手,军事训练水平和战术素养会决定最终成败。

同时会结交天下各路绿林,比如方腊田庆王虎等,共同举事,从不同的方向给北宋政府施加压力,减轻单方面应敌的负担。

然后转进江苏安徽江西,以这几个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区域为根据地,作为向全国进军的跳板。

有了稳固的根据地后,采取向南发展,向北防御的政策。基本上不主动向北宋所在地进攻,先拿下南方几省,比如广东四川等。

这时候最主要的任务是打造强大的实力:财力和军事实力,这也是争夺天下的本钱。

在南方基本平定的情况下,联合方腊田庆王虎等起义军,向东京进发,直到打下东京,北宋灭亡。

到了这个时期,就要派出大量北宋降将去对其它地方如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的北宋官员和将领进行劝降。不降就给予坚决打击。

最后的大决战开始了,灭亡北宋只是个序幕。

这时除了宋江,还有方腊田庆王虎等起义军,只有消灭掉他们,才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才能真正称得上造反成功。

联合田庆王虎打方腊,借口嘛,随便找了,搞阴谋这是中国人的长项,我就在这不多浪费口舌了。

联合小的打大的,最终能活下来的都是力量不强的起义军。

这就好办了,要么招安,要么镇压,直至最后统一。

统一以后呢,就象正常的王朝一样,派出官员治理地方,征收钱粮和士兵。

有人说,那些爱打仗的功臣怎么办?

哈哈,下一步就是说他们的事了。

爱打仗的人是天下稳定的重大隐患,必须合理处置。正好北宋时,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在辽人手中,正好给这些在战争的血与火中成长起来的战将一个宣泄的口子。

好打仗的人派出去和西夏辽国进行血拼,这些北宋的近邻不好惹。最后的战争一定非常血腥,如同水浒传征方腊一样,死伤惨重。

好战的人死的差不多了,这部分人的隐患也基本解除了,王朝就基本稳定了。

更有可能这些人在死之前,把燕云十六州收回来了。这也可能是重大收获。

至此,宋江宣布造反成功,天下大治,姓宋的统治中国的朝代来临了!


新知传习阁

宋江集团称不上是一方割据势力,只能说是相当于黑社会。如果造反,一没有民心,而没有资本。

宋江集团不得民心

宋江集团在梁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丝毫没有一点作为,而且大多是一群犯了刑法的人。就来矮脚虎会去抢民女,还有一些滥杀无辜的事件出现。百姓会选择他们,还是选择宋朝,宋朝虽然无能,但至少百姓富足,没有苛政暴税。

所以宋江集团造反,不得民心是一定会失败的。基本上是没有胜算,就算他们凭借他们义气,也只能招来一群亡命之徒,没有兵源补充,打一个少一个,不可能可以成功。

没有地盘,资本太少

造反首先需要的就是根据地,但是梁山这种小地方,在当时只要宋军下定决心,围都可以围死你。而抢地盘更是不可能,攻不下战略要地,造反就没有意义。

宋江识时务,不可能会去造反

宋江作为大哥,他心里非常清楚,他们这点实力不可能能成气候,他更愿意通过投降朝廷,来换取荣华富贵。至少可以洗白所以人,还可以做官,这简直比造反这种要好的多。所以宋江才坚持投降朝廷,事实证明其实宋江的决定还是正确的。


小司马迁论史

这个问题实际上半对半错,因为宋江实际上是已经造反了,而且是造反之后才接受招安的,按照实事求是原则,宋江造反是有预谋、有动机而且有行动的,所以宋江造反这个罪名是成立的。

宋江造反的预谋,其实在他把清风山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和清风寨花荣以及吕方郭盛送上梁山,就是在为自己铺路,也是在为自己夺取梁山领导权埋下伏笔。而最能证明宋江有谋反之心的,当然是他在浔阳楼上题反诗“血染浔阳江口”、“敢笑黄巢不丈夫”,黄巢挖塌了大唐墙角,宋江无疑是要做大宋的掘墓人。

为了坑害秦明,宋江指使花荣王英屠杀青州城外数百户人家数千条人命,打祝家庄、曾头市、高唐州、大名府、东平府、东昌府,实际上已经攻城略地,先后打败前来征讨的呼延灼、关胜、高俅、童贯,杀了不计其数的朝廷官兵,这要不是造反。还有什么能叫造反?所以我们不要被宋江“替天行道”的幌子骗了——替天行道是天子才有的资格,宋江所谓的“替天行道”,实际上已经以皇帝自居了。

我们再来看看宋江造反能不能成功,这时候我们就会很欣慰地发现:宋江造反连万分之一的成功机会都没有,因为他手下一百零七个人,得有一百个垃圾渣滓:吃人肉的山贼、浑水摸鱼的水贼、小偷小摸的盗贼,再就是戴宗李逵雷横那样的害民之贼,然后就是有贼心没贼胆的朝廷军官——攻打梁山前豪情万丈,像祝家庄那几个土财主一样发誓“填平水泊擒晁盖.踏破梁山捉宋江”,但是一打就败、一败就投降。

梁山上武将乏人,文官更是几乎没有,一个连秀才都考不上的瞎参谋吴用当了军师,刻假章造假信的萧让和金大坚都算文化人,这些人开一个造假公司都赚不上钱(造假被黄文炳识破了),还指望他们能安邦定国吗?

所以对于宋江来说,招安,就是潘金莲端给武大郎的汤药——他喝是死,不喝也是死……


半壶老酒半支烟

假如宋江不招安,而是带领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造反,成功的几率和国足在十二强赛的几率是一样的0.02%,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宋江并不是一个明君雄主。

众所周知,宋江是个好助乐施的仁义之士,仁德广撒天下,被世人尊称为“及时雨”,同时,他心胸宽广、并且颇有领导艺术才能,也正是因为这样,晚上梁山的他能力压晁盖当上梁主寨主。

但是宋江他也有致命弱点,一是眼界低,在他的眼里只想为贫苦大众解难,打抱不平,让他们不受官府欺凌,除此之外并无远大的政治抱负。他的眼光里并没有拥有整个天下的构想,他加入梁山也是被逼的,并没有想到谋天下、夺天下、坐天下。因此,当朝廷对他进行招安时,他便蠢蠢欲动,因为在他骨子里还是效忠朝廷的,他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禁锢了他思维的创新和眼界的提高。换句话,如果他不接受招安,以他的政治眼光和政治手腕,并不能当好“带头大哥”,如此一来,夺天下也就是痴人说梦了。

其次,百姓并非都热衷革命。

宋朝虽然腐败,但并没有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而天下百姓也没有到无衣穿无饭吃的地步,他们也没有到为了生存而群起造反的地步。因此,如果宋江率梁山好汉造反,只有少量活在最低层被欺凌的百姓会加入其造反队伍,而绝大多数因为还没有被逼上绝路的百姓会执观望态度。因此,失去了天下百姓这个“护身符”的支持,梁山好汉在梁山自营一亩三分地还能暂时维持下去,而要想夺取天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再次,宋朝并非一只纸老虎。

宋朝官场虽然腐败黑暗,但朝中却不乏良忠勇将,各地均驻扎精锐之师。如果梁山好汉想夺天下,走出梁山这个易守难难的老窝,必将处处受到宋军的围剿和镇压,征伐之路可谓步步艰险,难于上青天。

当然,宋江如果带领梁山好汉造反,立志推翻宋朝,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也不是一线机会都没有。如果能和南方方腊这只革命达成革命联盟,南北呼应,以方腊的军队牵制住宋军主力,宋江再出奇兵直攻京城,也有一举拿下京城的机会。毕竟方腊大军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这个在宋江招降后在征伐方腊时,梁山好损折大半就可见一斑。当然,这个就不是宋江一个人所能主宰的了,存在很多不可预料的因素,成功的几率不会高于0.02%。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首先我们来看看北宋时期的社会大环境,宋这个朝代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魏晋南北朝,经历了“五胡乱华”之变故,北方游牧民族,趁西晋王朝内乱,相继建立政权,对中原经济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到了宋朝,中国的政治经济格局明显南移,北宋建都汴梁即河南开封,南宋就已经移到了临安即南京地界。



除此之外,北宋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当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才创立了大业。为了防止事态重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抽调各地精兵充实中央禁军,以至于地方上士兵羸弱,地方官权力分散,又无财权,无论是外敌入侵还是百姓造反,政府都无力抵抗。才有了:林冲担任庞大的80万禁军教头,地方一叛乱,中央就无法镇压,需要派遣禁军去镇压地方这样的策略。

因此,这种情况下,为梁山义军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以至于在很短的时间里,梁山军队频频捷报,大闹江州,劫掠高唐州,积累了许多的兵器粮草。一时间已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名列四大贼寇之首。令人遗憾的是,梁山宋江不像江南方腊,方腊称雄江南,便登基称帝,开元建国。



可是梁山好汉无论是主动进攻还是被动防御朝廷得攻伐,他们只知道劫掠兵器粮草,之后烧杀抢掠一番,便退回梁山,固守水泊。可以说不思进取,到最后思来想去,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并且宋江自以为为兄弟找到了一条好的出路。

其实,北宋朝廷昏聩,既饱受外贼欺凌,又有奸臣误国害民,正是英雄建功之时,若要建功立业,先要建立美好的愿景,有一位有大志又性格坚毅的统帅,可以说这两点梁山好汉都不满足,他们对自己的定义就是强盗、山匪之流。

可以说:他们有进取大业的基础,却没有平定天下的雄心壮志,这既是当家人的格局不够,也是小民百姓的局限所在。

故: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示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爱创作的小果


夺得天下未必就可称王,未必就能立国,更何况当时自立为王人称主公的江南方腊,已对大宋江山虎视眈眈!四大奸首的杨戬一个“以寇制寇”的阴损之计就使梁山元气大伤,从此走向灭顶!看来这自立为王自封立国的梦想,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一)政治基础方面,政治背景是一个集团能否成大器成气候的关键因素,梁山虽有一百单八将,个个骁勇善战,但充其量都是一些乌合之众,不是打家劫舍的强人就是开黑店的路霸,不是负罪在身有人命案的逃犯就是偷鸡摸狗的强盗,虽然也有个别曾经效命朝廷的小官小吏比如呼延灼、关胜、徐宁等,但都不是呼风唤雨的人物!政治基础人脉岌岌可危!这是一个不具备!



(二)群众基础方面,梁山虽打的“替天行道”的义旗义举,但治军治兵治队方面还不够严明还缺乏条规,很少有触犯群众百姓利益而勒令严处严罚的先例,还是江湖匪气、哥们义气占据了上风,这样就很难取信于民,民心项背老百姓未必就能占到你这一边!这是第二个不具备!


(三)经济基础方面,其主要经济来源还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那种占山为王的经营模式,靠劫富致富,靠掠夺靠抢夺丰殷府库以绝供给不足,这都不是长久之计,坐吃山空难免遗患无穷,要学会屯兵养田自给自足才能谋求长远发展,这一点梁山没有做到,头领们也没有想到!这是第三个不具备!

(四)组织基础方面,宋江上的山来仍然沿袭晁盖旧制,只是提出一个轮功劳大小重新排定座次的想法(结果这个想法一出就把晁盖的命送了)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作为一个草莽集团或称乌托邦还行,作为一个国家其实连一个部门的人员摆布也不够!加上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组织即便是组织机构设置齐全,也开展不了工作!这是第四个不具备!



(五)管理基础方面,管理是一门科学,它依赖的是严格的人财物事管理制度,一切照章办事,可纵观梁山的内部管理,严重缺乏民主集中这一最基本的管理规则和细则,更多的是一言堂家长制管理模式,只是个别人说了算,由于下边的人没有发言权,故缺乏强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旦发生变故,难免会有人开小差或分道扬镳!



冀之笔

根据历史上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的经验来看,成功需要具备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黑暗、百姓穷途末路;

二、揭竿而起、一呼百应;

三、有着夺得天下的思想路线。

梁山泊并不是真正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起义军

按照《水浒》书中的描写:当时宋皇室衰颓、腐败。宋微宗贪图享受,滥用奸臣蔡京为宰相,穷奢极侈,对人民又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逼得许多人铤而走险,盗贼四起,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但整个梁山好汉真正符合官逼民反的并没有几个人,其他相当一部分都是些不干正事能作死的主,崇尚的是大碗喝酒、大秤分金的兄弟情义。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并不算是代表着大多数苦难劳动人民利益的农民起义,这是最根本的。

缺乏较好的群众基础

最初王伦开创梁山泊时,完全就是山大王做派,『 阮小七接着便道:“这个梁山泊去处,难说难这!如今泊子里新有一伙强人占了,不容打鱼。”』而后宋江打出“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大旗,初衷还是不错的,但执行的力度并不到位。

攻打祝家庄,宋江吴用踅摸着要把这祝家庄村坊洗荡了,最后石秀提起锺离老人指路之功,方得幸免。『 宋江取一包金帛赏与老人,永为乡民:“不是你这个老人面上有恩,把你这个村坊尽数洗荡 了,不留一家;因为你一家为善,以此铙了你这一境村坊人民。”』而后每户人家赐粮米一担,以表人心,但事实是打下祝家庄夺得了五十万石米粮,这九牛之一毫只算是劫后余生施舍的,水泊梁山并没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缺少能够总揽大局的智囊团

以明末李自成为例。初期是打得赢就打,而后劫掠一番,打不赢就跑;梁山与此类似,也攻打过祝家庄、曾头市、大名府等地,本质也是打家劫舍的勾当,搂了油水就走,并没有真正建立一个稳固、有着回旋余地的大后方。李自成开始也是这个问题,结果几次险些被剿灭,而后李岩、牛金星等智囊的加入,使得李自成的农民军有了极大的改观,“闯王来了不纳粮”这种镜子里的烧饼在百姓口中交耳相传,争得了民心,最后直指京师。

反观梁山泊,智囊团基本被吴用把持,在梁山何去何从的路线问题上,始终拿不出符合当时客观形势、有着战略眼光的部署,一切唯宋江马首是瞻,缺乏对大局的决策能力。

以上的三点都是梁山起义欠缺的,夺得天下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是夺得了天下,也只会是昙花一现。


浪里尔

如果宋江不招安,能取天下吗?

答案是,不能。

首先看一看北宋末年那个大环境吧,宋徽宗本身是一个艺术家,莫名其妙的当上了皇帝,于是开始宠信与他有着一样嗜好的蔡京,童贯等人,时称“六贼”。其实高俅那时还排不上号。就是这样一个“足协主席”领着一帮搞艺术的开始了亡国之旅。

但是宋朝人很和谐啊,皇帝领着大家天天歌舞升平,其实人心还是向着“赵官家”的。不然,也不会有高宗南渡还能建立南宋了。

所以,纵然有方腊这样的农民起义军,但也只是割据一方,完全没有威胁到大宋。相反,真正灭亡两宋的都是外族的入侵。所以在有宋一朝,凡是有点血性的都是想着保家卫国。所以,当小官出身并且自小耳濡目染忠君爱国思想的宋江也是如此,他也是最后不得已才上的梁山。实际上,他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封侯拜将,为大宋尽忠的。

可是,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本身在宋朝就是重文抑武,想想看,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就受了多少窝囊气。再看看卢俊义,河北世家大族,上梁山之前又是何等风光。说起玉麒麟,就不得不说说梁山的小环境了。虽然“聚义厅”后来改成了“忠义堂”,但是,这班人真的是天天杀富济贫替天行道吗?

我看未必,比如李逵这样的,一天不杀人就难受的。或者像王英这样整天惦记良家女子的。再或者像卢俊义这类,实际上是被“骗上梁山”增加政治筹码的。虽说108将紧密的团结在宋江周围,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出路,长此以往下去,小则生乱兄弟反目,大则真的沦为草寇了。

不过李逵说了,干脆就反了呗!宋江当皇帝,吴用当宰相,大家当开国元勋。可是没那么简单,古人常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想想看,当年的曹操多牛逼,最后还不是碍于时势和舆论,至死都没有称帝。

而且,依据水泊梁山的军事实力,自保尚可,真正与大宋开战一则可能师出无名,二则不一定就能打胜取而代之。再者说,梁山内部实际也暗流涌动,虽说有些人确实是被“逼上梁山”,但是那与转而造反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审时度势,宋江最终决定主动招安,也可谓用心良苦吧!

据史书记载,实际宋江起义军中只有36个头领,总数估计也仅有万人左右。《水浒传》写梁山好汉有一百零八将,那是小说家的虚构。起义军起事后不久,就离开了梁山泊,转战于山东与河南、河北一带,“横行河朔、东京,官兵数万,无敢抗者。”

约两年后,到宣和三年(1121年),宋江义军从江苏沭阳乘船进攻海州(今连云港),被海州知州张叔夜派伏兵包围,损失惨重,退路又被切断。在这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宋江不得不率众投降,接受朝廷招安,成为宋朝官军中的一部分。后来宋江部是否去江南出征方腊农民起义军和攻打辽国,史学界至今尚无定论。

不说正史接着聊,那么招安以后,大家的结局可想而知了,但是至少洗去了过去的污点,即使战死在沙场,那也算是为国尽忠了。或即被奸臣所害,那也是名垂青史了。自有后来人去评说。也许你会觉得,这不是迂腐嘛?也许是,但是,我还是要说,对于宋江来说,可能确实没有比招安更好的出路了。

当然,北宋还是毫无悬念的灭亡了。可是,南宋却继续偏安江南153年,不可谓大宋气数不绵长啊!所以,宋江还是明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