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最美禁毒人”候选者金仙:常开不败的禁毒之花

每年全世界约有10万人死于吸毒,另有约1000万人因吸毒而丧失正常的智力和工作能力。

浙江毒品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禁毒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一批又一批“禁毒人”为“天下无毒”这个梦想负重前行。

现在,我们推出最美禁毒人候选人系列报道,带你近距离地了解他们。

金仙,现任桐乡市公安局民警。从干禁毒开始的那天起,她始终保持扎实肯干、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几乎一刻也没停下来过——她和队友们将禁毒工作搬到桐乡汽车站、高铁站,学校……她一直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立足本职,服务社会,为禁毒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着。

浙江省“最美禁毒人”候选者金仙:常开不败的禁毒之花

(网络图片,图文无关)

浙江省“最美禁毒人”候选者金仙:常开不败的禁毒之花

1

浙江省“最美禁毒人”候选者金仙:常开不败的禁毒之花

眼尖的缉毒女警

2000年1月,嘉兴市第一支禁毒专业队伍——桐乡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成立。在挑选人员的时候,档案员金仙脱颖而出,成为大队成立以来唯一的一名缉毒女警。

金仙很快进入角色,成了内外勤兼职的多面手。17年来,在参与案件侦破时,跟踪、蹲点、守候、审讯,金仙不畏艰险,发挥了一名女警特有的作用。

2006年2月的一个夜晚,嘉兴市的某小区里,专程从桐乡赶去的缉毒民警在这里设伏,准备抓捕毒枭韩某。金仙就是其中一名抓捕队员。

之前,警方获悉,以韩某为首的贩毒团伙在桐乡一带活动,团伙成员共6名,均是嘉兴人,其中包括韩某的妻子。他们从广州购买冰毒后,在桐乡租了房子,专门从事贩毒勾当。当晚,寒风“嗖嗖”地刮个不停,金仙与同组的另一名警员躲在小区一个垃圾筒后面,两人的双眼死死盯着韩某住处的出入口。两个多小时过去了,穿着羊毛衫的金仙和同事冻得打起了冷颤。

晚上10点多,一名中年女子走进小区。远远望去,这名女子体态丰腴,穿了件红色上衣,看上去有四五十岁。嗯,很正常,没什么异样。因为金仙他们事先做了功课——韩某的妻子不过30岁,跟这名女子的年龄相差太大了。

又一个小时过去了。刚才进去的那名女子从楼梯口下来,此时,她换上一身灰白色羽绒衣。“有情况!”金仙眼尖,一眼看出这名女子的紧身羽绒衣明显地凸起。金仙与同事追上去,拦下这名中年女子。金仙伸手在她羽绒服凸起的地方一摸,这时,两大包用透明尼龙袋包裹的货物露了出来……

原来,中年女子是韩某的丈母娘,她是来帮女婿转移毒品的。金仙从她身上的尼龙袋里当场查获了冰毒、K 粉以及麻古。几天后,6名团伙成员悉数落网。

2

禁毒宣传的好手

侦查破案,金仙屡立战功。禁毒宣传,她同样是一把好手。

每年的6月份是“禁毒宣传月”。这时的金仙格外忙,她要挑主题、想点子、谋方案、定样稿,还要与禁毒成员单位联系搞活动;要制作禁毒宣传品和宣传资料,真正把禁毒宣传落实到“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

为让禁毒宣传形式多样又生动活泼,金仙想了个好办法,用桐乡市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民间艺术“三跳”来进行表演。她请来市文联的艺术家,创作了宣传毒品危害的“三跳”节目《张老板沉沦记》,此戏一经演出,便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针对桐乡市个别镇和街道禁毒办专兼职社工禁毒知识薄弱、宣传方式单一的情况,她上门对这些社工、志愿者专门进行禁毒法律知识培训,并借上门的机会,将镇、街道中的涉毒人员集中起来,有的放矢地做好禁毒宣传工作。

此外,金仙根据桐乡市易制毒化学品使用企业中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情况,在春节放假前,将禁毒宣传“流动课堂”搬到大型企业,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小册子,广泛听取企业管理人员及务工人员对禁毒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少新增一名吸毒人员,多挽救一个家庭;少发生一起涉毒案件,多一份社会安宁。”这是金仙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这些年她坚守禁毒阵地的力量源泉。

喜欢看这篇的你可能也喜欢:

浙江省“最美禁毒人”候选者金仙:常开不败的禁毒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