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現在的朋友圈廣告為何逐漸失去了投放優勢

馬凱:現在的朋友圈廣告為何逐漸失去了投放優勢

作為數字化營銷工作成員中的一名,在當下廣告媒體投放過程中,發現越來越多的甲方再不願將廣告費用投入在朋友圈。即便在媒體策劃部分有相當完整的人群及區域數據調查報告和媒體投放程序編排,他們都會搖搖頭說:“那個我不太看好,我認為沒有效果”。

那麼,朋友圈廣告投放到底還有沒有作用呢?就目前來看,作用還是有的,但是要有精準的市場與人群分析,不要盲目投放。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每一筆錢都用在切實可用的地方是每一位廣告人應有的職責。要問我朋友圈廣告現在的效果怎樣,我會很負責任的回答,朋友圈的廣告轉化率越來越低,而且在一年的時間內還會繼續降低。一年以後的事情,那就需要小程序嵌入的發展戰略與朋友圈分版概念的具體執行措施了。

朋友間不同想法的人也多,你發表不同的想法後,莫名其妙就會觸碰到某個人的神經,突然間評論的一句讓你大為惱火從而影響心情。前一段時間“在朋友圈曬18歲的照片”為什麼會火,因為那裡有著自己不同的特色。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曬朋友圈後,你會突然間問自己“我的朋友圈特色在哪”?大部分人只不過是生活中相同的普通人,沒有每天喝拉菲的日子,沒有遊艇美女的陪伴,“看看就好,還是別發了”想法越來越重,心情很複雜的。

第三,朋友圈的安全係數越來越低,輕易說話就會引火上身。就從前一階段的一件事情說起:銀川一女子朋友圈辱警被拘留8天。首先,辱警是非常不對的,但是我要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此問題。當我們把朋友圈看做是一個相對私密的空間來發出一些感慨時,卻發現朋友間處處充滿著出賣而讓人恐慌。這位女子在生氣時發出的不當言論出現在朋友圈,朋友圈裡的“朋友”發現此信息第一不是勸阻安慰讓其刪除,而是將信息截圖擴散在網絡空間當做看點流傳,最終讓發言者面臨拘留的災禍。朋友圈的安全從此變得很可怕,小人之心讓人們失去了一份網絡空間的從容。朋友圈裡有親人,有朋友,有同學,有客戶,冷不丁因為哪個言論讓人背後捅一刀卻不知誰捅的,所以不要加不該加的人。擁有兩個相同社交軟件,一個加自己信得過的人,一個加關係不熟的人,這也許是以後人們網絡發佈的標配了。你還敢把朋友圈當成你的私人空間嗎?

同時,朋友圈的廣告只是作為圖片及動態的形式展現。所佔位置有限的情況下不能將信息表達完整。在有著精品文案的產品都在轉化率上傷腦筋的同時,一個看不到文案的小框又有誰會點進去看。加上剛才分析朋友圈“四點”的苦惱,還有微商大量廣告的充斥,不會有人願意去專門點進廣告去看。能起到的作用也就是了解一下所做推廣公司的名稱罷了。我在給某個品牌做宣傳推廣時,用一個月來做朋友圈廣告的市場調查,整體分析中只有8%的人會點進去看。如果說朋友圈在現有的廣告形式上不能做出改變,只是依託於小程序的拯救,恐怕也是無力迴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