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皮病說來就來了!夏季高溫多雨,5月開始你要上心防治砂皮病了

柑橘樹脂病通常將侵染枝幹所發生的病害叫樹脂病或流膠病;侵染果皮和葉片所發生的病害叫黑點病或砂皮病;侵染果實使其在貯藏期發生腐爛叫褐色蒂腐病。發生嚴重時常造成大面積柑橘園毀滅,或在貯運中造成大量爛果。

發病條件:

在有水溼的情況下,孢子才能萌發和侵染。分生孢子形成、萌發和侵染的適宜溫度為15~25℃。此病菌為弱寄生性,孢子萌發產生的芽管只能從寄主的傷口(凍傷、灼傷、剪口傷、蟲傷等)侵入,才能深入內部。在沒有傷口、活力較強的嫩葉和幼果等新生組織的表面,病菌的侵染受阻於寄主的表皮層內,形成許多膠質的小黑點。因此,只有在寄主有大量傷口存在,同時雨水多,溫度適宜時,枝幹流膠和乾枯及果實蒂腐才會發生流行。而黑點和砂皮的發生則僅需要多雨和適溫,在雨水較多的柑橘產區,常年黑點和砂皮均可流行。

危害症狀:

流膠型:甜橙、溫州蜜柑等品種枝幹被害,初期皮層組織鬆軟,有小的裂紋,水漬狀,並滲出褐色膠液,並有類似的酒糟味。高溫乾燥情況下,病部逐漸乾枯、下陷,皮層開裂剝落,木質部外露,疤痕四周隆起。

乾枯型:在早橘、本地早、南豐密橘、硃紅等品種上,枝幹病部皮層紅褐色乾枯略下陷,微有裂縫,不剝落,在病健部交界處有明顯的隆起線,但在高溼和溫度適宜時也可轉為流膠型。病菌能透過皮層侵害木質部,被害處為淺灰褐色,病健部交界處有一條黃褐色或黑褐色痕帶。

砂皮或黑點型:幼果、新梢和嫩葉被害,在病部表面產生無數的褐色、黑褐色散生或密集成片的硬膠質小粒點,表面粗糙,略為隆起,很像黏附著許多細砂。

柑橘砂皮病是柑橘樹脂病的一種類型,根據發生部位和時期的不同,樹脂病又包括髮生在枝幹上流膠病,貯藏期果實上的蒂腐病等。

近年來,柑橘砂皮病的發生比較普遍,葉片、果實受害後在表面形成砂粒狀麻點,嚴重影響光合作用及果實外觀,一旦發生,防治苦難。病果地頭批發價低得可憐,嚴重影響種植農戶的效益。

為害症狀圖解

砂皮病主要危害柑橘的梢枝、葉片及幼果,受害表面散生許多黃褐色或黑褐色小粒,密集成片,手摸感到粗糙,凹凸不平。

砂皮病說來就來了!夏季高溫多雨,5月開始你要上心防治砂皮病了

發病初期,產生透明退綠的針狀小斑點

砂皮病說來就來了!夏季高溫多雨,5月開始你要上心防治砂皮病了

病情加重後,形成褐色或黑褐色硬質小粒點

砂皮病說來就來了!夏季高溫多雨,5月開始你要上心防治砂皮病了

病菌侵染未成熟的果實,發病情況與梢枝、葉片類似,病部表面形成褐色或黑色點狀、線狀、曲線狀、環狀或不定形的硬質小粒點。

砂皮病說來就來了!夏季高溫多雨,5月開始你要上心防治砂皮病了

病菌濃度高時病狀呈泥塊狀或淚痕狀

發生流行特點流行途徑

砂皮病說來就來了!夏季高溫多雨,5月開始你要上心防治砂皮病了

病菌主要以菌絲、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樹組織內越冬。當環境條件適宜時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器,溢出的分生孢子借風、雨、昆蟲等媒介傳播。

柑橘砂皮病病原菌有三種,均為弱寄生菌。病菌是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枯枝、枯樹皮及病樹枝幹、葉等病組織上越冬。

次年春季溫度15-30℃,多雨潮溼時,越冬病菌開始大量繁殖,並藉助風、雨、露水等傳播到新梢、嫩葉和幼果上。

流行規律

柑橘砂皮病全年均可發生流行,夏秋雨水多為發病高峰期,冬春嚴寒時柑橘受凍害也是誘發砂皮病的主要原因。

春梢期:危害新梢、葉片

謝花期:危害幼果

夏梢期:危害夏梢和果實

果實發育期:葉片、枝梢、果實

秋梢期:危害新梢、果實

流行原因

(1)施肥不當,土壤通透性差,樹勢差,易感病。

(2)管理粗放,柑橘園過密或修剪不及時,導致柑橘園通風透光條件差,易感病。

(3)排水不良,易引起樹勢衰退,樹體抵抗力下降,易感病。

關於砂皮病的認識誤區

砂皮病說來就來了!夏季高溫多雨,5月開始你要上心防治砂皮病了

弱寄生性病害

柑橘砂皮病病原菌,有性態為柑橘間座菌,無性態為柑橘擬莖點黴菌,均屬於弱寄生菌。

弱寄生性病害是指植株被寄生性較弱的真菌、細菌侵染後所引發的病害。該類病害的發生常與植物遭受環境脅迫有關,而且一旦發生,往往具發生普遍、危害嚴重、難以防治等特點。而無論哪種環境脅迫,如高溫、凍害、旱澇或是其他病蟲侵害等,均會不同程度的影響樹勢,給砂皮病以可乘之機。

所以要防好砂皮病,加強栽培管理,穩固樹勢顯得尤為重要。

砂皮病的小黑點到底是什麼?

由於砂皮病病原菌是一種弱寄生真菌,病菌入侵後,很快受到寄主的防衛反應:分泌膠狀物質包圍病菌,同時油胞破裂並釋放揮發性化合物殺死病菌,致使病菌的擴展受到限制,被感染組織形成突起且肉眼可見的黑點。

簡單來說,柑橘砂皮病的黑點是寄主防衛反應的產物,病菌一旦感染,黑點就會發生。但要命的是,小黑點沒有辦法消除,對果實商品率影響很大。

所以,砂皮病的防治重心一定是在預防病菌的感染上。

綜合防治方法

砂皮病說來就來了!夏季高溫多雨,5月開始你要上心防治砂皮病了

柑橘砂皮病的防治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結合田間栽培管理和化學防治進行綜合防治。

1、加強田間管理

進行合理的修剪,保證樹勢的穩定,協調好結果和生長之間的關係;每逢雨季應當及時做好排水工作,及時進行病蟲防治,避免出現機械傷口和病蟲傷口;增施有機肥、生物有機肥,配合使用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淋根型),均衡土壤營養,提升樹勢與抗病抗逆能力。

2、清除病原菌

冬季對柑橘的樹幹進行塗白處理,不僅可以有效的防止柑橘樹遭受凍害,而且還可以消滅在樹幹上越冬的病菌及害蟲。

冬季進行清園消毒,刮除流膠硬塊及下部的腐爛皮層和木質層,集中起來深埋或者燒燬。春梢萌動前,噴石硫合劑等殺菌,清除果園中的枯枝,落葉集中到果園外燒燬,減少病原。

3、藥劑防治

根據砂皮病的發病規律,在清園期、春芽萌發,謝花2/3、幼果期、果實膨大期、秋梢萌發期抓準時機施藥。

第一次用藥,清園期:

15%笨醚甲環唑·15%丙環唑3000倍。冬季病菌生命力弱,使用強內吸性、活性高的殺菌劑,可大大減少病原菌基數。

第二次用藥,春梢萌發期(1釐米):

48%苯醚甲環唑·嘧菌酯4000倍或30%醚菌酯可溼性粉劑+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春梢萌發1釐米時應打藥。消滅砂皮病菌,防止侵染春梢幼葉;可加入有機碳類+微量元素葉面肥,促進春梢的提前轉綠、老熟、壯實,病菌不易侵染。

第三次用藥,謝花2/3:

48%苯醚甲環唑·嘧菌酯4000倍或30%醚菌酯可溼性粉劑+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或丙森鋅600倍。有效消滅幼果砂皮病菌,促進幼果發育。

第四次用藥,幼果期:

4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80%代森錳鋅600倍或丙森鋅600倍。幼果期雨水較多,使用內吸性強、持效期長的藥劑可有效預防砂皮病侵染。

第五次用藥,果實膨大期:

32%苯醚甲環唑·嘧菌酯懸浮劑3000倍。果實膨大期時皮層脆弱,此時期高溫多雨,砂皮病容易上果,是全年防治的關鍵時期,藥劑內吸性強、活性高、持效期長,可有效剷除病菌。

第六次用藥,秋梢萌發期(1釐米):

32%苯醚甲環唑·嘧菌酯懸浮劑4000倍+80%代森錳鋅600倍或60%吡唑醚菌酯·丙森鋅。秋稍是來年主要的結果母枝,保護秋稍防止砂皮病侵染幼葉,培養健壯秋稍很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