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館藏出土器物,閒說南宋官窯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位於杭州玉皇山以南烏龜山西麓,群山環抱,風景秀美,幾棟南宋風格的仿古建築掩映綠樹叢中,清雅古樸。南宋官窯博物館是建立在南宋官窯郊壇下遺址上的專題博物館。博物館主要包括三個主題館:“中國陶瓷文化陳列館”,“南宋官窯歷史文化陳列館”,“南宋官窯遺址展示館”。其中“南宋官窯歷史文化陳列館”主要陳列南宋官窯兩處遺址出土修復器物為主,雖是修復器物,但還是讓我們能一窺南宋官窯的絕代風華。

觀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館藏出土器物,閒說南宋官窯

南宋官窯,在創建之初就具有擔負國家祭祀和慶典的功能,作為祭祀用的香爐,在南宋官窯遺址中出土頗多,器形也以仿製三代青銅器物造型為主,這件南宋官窯簋式爐,應該是其中保存最完整的器物。簋式爐是仿製夏商周三代青銅簋的造型而製作的青瓷香爐,釉色粉青瑩潤,釉汁厚薄不均,釉面玉質感,器形尺寸較大,是代替金銅香爐用於社稷祭祀之用,器形端莊嚴謹,釉色素雅靜穆。在遺址出土器物中還有尊式爐,附耳爐等南官典型瓷爐,仿自周、漢古器,小型器多見,為室內焚香用具,體積不大,但所表現的氣度,卻仍然不可漠視。

觀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館藏出土器物,閒說南宋官窯

南宋時期,士大夫階層的焚香,點茶,掛畫,插花四雅事,對南宋皇室來說也是極風雅之事,花器不可缺少,在南官遺址出土的器物中,造型別致端莊的的插花用器不在少數。這件器形較大的折肩瓶,盤口,長頸,折肩,直身壯碩,器形端莊,黑褐色胎,淺淡的粉青釉質,釉面厚薄不均,玉質感,挺拔敦厚,可以存託花枝的妖嬈美豔。遺址出土花器還有宋代典型的紙椎瓶,玉壺春瓶,梅瓶,貫耳瓶等。

觀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館藏出土器物,閒說南宋官窯

除了宮廷陳設用器,常見還有實用器和文房用器,盤、碗、碟,洗,瓶等,出土器物較為豐富,這件折沿盤尺寸巨大,月白釉色,胎深灰,厚胎厚釉,器形規整大氣。還出土製作巧妙的夾層碗,唇口洗,盞託等等。

古籍記載的 “澄泥為範,極其精緻;釉水瑩澈,為世所珍”的御用青瓷說的就是南宋官窯。從烏龜山南宋官窯遺址出土的殘器和瓷片看,南宋官窯的胎質有黑褐色、灰褐色、灰色及紅褐色等,但以黑褐色佔大多數,南宋官窯的"紫口鐵足"是由於黑胎上釉後,釉汁垂流,口稜部釉薄,而顯現了胎色,形成"紫口"。"鐵足"則是指圈足露胎部份的鐵紅色了。但從出土器物標本看,南宋官窯器並不都有紫口鐵足的特徵。南宋官窯的胎質輕薄堅緻,釉極厚,乳濁釉質,多次上釉,釉面追求玉質感,有"厚釉薄胎"之說法,有些器物施釉厚薄並不均勻。釉色以粉青、蜜臘黃色多見,也見月白,油灰等色,粉青釉是極淺淡的不同層次灰綠灰藍色調,極淡雅文氣。

觀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館藏出土器物,閒說南宋官窯

觀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館藏出土器物,閒說南宋官窯

觀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館藏出土器物,閒說南宋官窯

從南官遺址出土器物的底足看,早期盤洗等圓器都以裹足支釘裝燒,但支釘痕較汝瓷大且粗,支丁數目較多。大概晚期的器物,其燒造方法為圈足墊餅燒,明顯可見墊圓餅燒造的痕跡。足之內牆深而外牆淺,難以用手指提起。墊燒底足留下一道無釉的痕跡會塗上一層鐵質護胎漿,形成深色"鐵足",平底修足,較精細。 匣缽裝燒。從出土器物看,大多素紋無款,有款的話多為後刻款,刻的比較隨意。

觀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館藏出土器物,閒說南宋官窯

觀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館藏出土器物,閒說南宋官窯南宋官窯瓷繼承自北宋汴京官窯、有河南汝瓷端莊簡樸的造型,釉質渾厚的特點,又吸收了南方龍泉窯的薄胎厚釉,釉面瑩沏,造型精巧之特點。南北技藝的結合,創造了我國青瓷史的頂峰。 南宋王朝覆滅之後,官窯被毀,工匠失散,技藝失傳,傳世珍品較少。從南宋官窯遺址出土的修復器和殘片,部分還原了南宋宮廷御瓷的真實面貌,給了我們參考和遐想的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