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魯迅寫的“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會成為名句,而不是病句呢?

遊走在機械的線條裡

魯迅這樣寫,正是體現了他的高明之處!

這是出自魯迅的散文詩《秋夜》,原句是這樣: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大家都知道,魯迅喜歡寫諷刺文,而且以他的文學涵養,應該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那麼這句話想必是有些含義的。


就像《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裡面,他說他因為四周黑洞洞的,經常碰壁,所以把鼻子碰扁了。

但是這並不是真的鼻子觸碰牆壁,而是人在社會四處碰壁。

那麼這兩顆棗樹是什麼回事呢?

先看看魯迅創作《秋夜》時候的社會背景,寫於1924年9月15日,那就來看看那時候,有什麼大事情。


原來9月3日那天,就有一件大事情,浙江軍閥發生戰爭。4日,張作霖發電響應浙江軍閥盧永祥,以及責備曹錕和吳佩孚通電。同時向山海關、熱河一帶增兵。

15日,也就是魯迅寫文章的那天,張作霖致電曹錕,向其發出挑戰。

此時,山雨欲來風滿樓,得知馬上就要打仗了,魯迅匆忙寫下此篇文章。仔細想想,那兩顆棗樹,不就是代表著直系和奉系的政府嘛!


直系為吳佩孚、孫傳芳為代表的軍閥,奉系為張作霖為代表的軍閥。

果不其然,兩日之後,也就是17日,曹錕發佈討伐張作霖令,任命吳佩孚為討逆軍總司令。

結局是以直系失敗而告終,具體細節就不再提。

而魯迅的這句話,暗指的就是直系與奉系兩大軍閥,如果直接寫兩株棗樹,那也體現不出來那種感覺了啊。


戲曲說

我是寫代碼的,有一些寫代碼的經驗可以先分享一下。

一般來說,為了實現某種功能,都會有一些通解,例如要求你得出從1加到100的和,並且顯示出來,這時候會有哪些做法呢?一個通解是寫循環,我用偽代碼寫一下:

數字等於1

如果 數字小於等於100

那麼 和等於和加數字

數字加一

輸出和

這是一個會循環一百次的條件判斷,是一個無可挑剔的解法,不僅可以算從1加到100,從1加到10000也是可以算的,任何一個有代碼基礎的人都能寫出來,這是一個通解。

但是,如果用高斯算法,這個問題就有另一種解法

數字等於100

和等於(數字+1)*(數字/2)

輸出 和

沒有循環,只需要做幾次計算便可得出結論,省時省力,我們把這看作為一個妙解

在某些極為特殊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這麼寫

輸出5050

這樣一來,程序都不用做任何計算,都可以直接輸出通常情況下至少需要很多步計算的結果,雖然這樣的寫法會有很多問題,例如如果要求你求從1到1000的和,就完全錯了,而另外兩個卻可以得出正確結果。但是那又怎麼樣呢?在要求的情況下,它是得出了需要的結果的,我們把這種事實上並沒有解決問題,只是某種情況之下的權宜之計,叫做hack

從語言文字的角度來看,沒有語病的句子是通解,頗有文采的句子是妙解,而魯迅的這句話,是hack的句子

有的人可能不太明白,我用程序做比喻所想講的意思,在這裡再解釋一下,寫一句話,不管這句話寫得好不好,都是為了表達一個意思,那麼,只要把意思表達出來了,不管這句話是如何表達的,都可以看作是達到目標了,而在不同的情況下,某種特定的方法,是最好的,卻不一定是理論正確的


超級王登科



這是病句嗎?來分析一下:

1、非病句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單看這一句,以通常的眼光來看有點囉嗦。但是,當你看完全文就可以理解了它非病句。

2、文章的主題

這篇文章是《秋夜》,文的主題是描寫高怪寒冷的夜裡的棗樹。夜晚光線不好,發現一棵棗樹又發現一棵棗樹,從邏輯上看是合情合理的。棗樹是本文重點,所以文章開頭也由棗樹展開。

3、深層含義

文中的棗樹含義是什麼?一是,一棵棗樹指作者自己;二是另一棵棗樹指和自己有一樣目標的人。所以在魯迅看來,兩棵棗樹是有區別的。

4、時代不同

現代人單看這句確有病句的嫌疑。想象當時的社會,魯迅這篇文是寫給誰看的。當然是看懂他文的人,尤其是和魯迅有同樣思想的人。

所以說,“明白人”都能看懂這句話。他們不僅不會把它看成病句,反而看成妙句。這大概也是它變成名句的原因吧。



作者用《秋夜》當武器,用冷峻峭拔的語言,著力渲染蕭瑟森然、幽遠清寂的秋夜氛圍。在這冷寂深邃的意境中,既蘊藉又強烈地表達了一個既彷徨又執著的孤獨的求索者的心緒。

棗樹的枝杈“死命的”刺向寒冷高怪的鬼魅秋夜,寒月嚇的蒼白,鬼魅的寒夜瑟瑟發抖。


表現了作者與“志同道合的人”的堅定和不畏艱難的滿腔熱血。

在此,深深地感謝這些勇敢的人。因為你們,我們才有美好的生活環境。


紫藤講故事

分享我讀這句話的心路歷程!

課文記得好像是在高二的語文讀本上看到的。

當時我一腳懵逼,作者為什麼要寫: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當時我一臉懵逼,這不是病句?!

但一想,嗯,不對,魯迅這麼牛掰的人怎麼可能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不可能!那一定是有深意。但這深意有是什麼呢?!

不知道。



不久後,翻書看別人點評,一頓分析,這是反映了某某的黑暗現狀,渲染了某某氣氛。

然後我一看他的履歷。臥槽,點評的這人是作家、思想家以及詩人等等,總之各種名號頭銜一大堆。

你看,連這種人都這麼說,肯定要深意,嗯,肯定錯不了。



於是,某年某天,某青年讀到這篇文章,看到這麼一段話竟然憤懣丟書而起,啥玩意。有人見次情況便好心提醒,這是魯迅的文章。

啊,原來魯迅老師,失敬失敬。遂重新拾起次書仔細端詳。開玩笑,這麼有名的人,絕對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於是咬盡腦汁一想,嗯,這一定是揭露了某某現象,渲染了某某氣氛。你看,其他名家都是這麼點評的,看來以後還的多多點醒後代謹記呀!

遂無盡流傳下來。



再看與之相對的另一部作品。不同領域的。

就是大話西遊。

本來簡簡單單的一部電影,沒有受到某些人喜愛很正常嘛!可是,北大的學生看到了,搞笑、無厘頭,以及悟到人生的責任與無奈,很喜歡也很正常嘛!

因為我也是這麼解讀的。



可是,後來大家又解讀到什麼後現代主義,什麼哲理思想啊。簡直什麼都可以套用進去。這就厲害了。

其實,我不是否認這部電影,包括愛情以及其他哲理思考。只是因為其信息量太豐富了,為多意闡釋提供了可能性。難怪導演本人都要跳出來說,大家過度解讀了。

回到魯迅的棗樹。



想起高中讀書時,看到一篇有趣的報道,韓寒說他有篇文章被選入某中學考試試題。然後他就找到了這張卷子來做,完後看參考答案,結果這道閱讀理解題全特麼錯了。

所以,筆者只想說,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林黛玉,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所看到的也就不同,除了知人論世外,也不必用其他名人的點評來做標準答案,畢竟,也許他根本就沒有想那麼多,你說呢?

最後引用餘華的觀點作結,文學就是這樣,它講述了作家意識到的事物,同也講述到了作家所沒有意識到的,讀者就是這時候站出來發言的!


鹿遙知林深

這是典型的閱讀題的問答啊,作者寫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話,出題人非要讓學生去揣測傳說中作者的深意,好似名家口中從來沒有廢話。這樣的想法自然是有些離經叛道啦,但是魯迅作為一個用筆桿子打仗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的方向代表了中華民族新文化進行的方向,還是有必要對他所說的每一句話剝絲抽繭地進行分析的。


慢慢體會這個句子,一種孤寂感會油然而生。 院子裡什麼也沒有,一眼望去,是棗樹,再看一眼,除了棗樹還是棗樹,勾勒出了一種孤寂的畫面。 此般的意境絕非“我家門前有兩棵棗樹”這樣平鋪直訴的句子可以達到。



從不同的表達中,我們可以體會說話人不同的情感。從不同的表達中,我們可以體會說話人不同的情感。在這種心境下,還表現出了對這種孤寂的不滿。就像你問隔壁重男輕女的婆婆媳婦生了幾個孩子,她會說,“兩個孩子,一個是女孩兒,另一個還是女孩兒”。



魯迅一直期盼出現新鮮的社會現象,希望能有“別的樹”出現,可是沒有。在失望之下,自然就會有這樣的心境流露出來。 有人問,難道魯迅下筆之前會想到這麼多? 如果事前沒有想到,那就是偶然的靈感,我們就不必費心在這裡討論。 這又是一大謬論。 就好像拍照,難道作者事先會知道自己拍出來是什麼效果? 我看肯定不能。 大師們靠的就是感覺。 魯迅創作的時候,必定也是憑感覺寫下這一句的。 也許他當時考慮的,還沒有我們多;但是我們不能否認是他的靈感在起作用。這就是筆者為什麼在開篇會說這個問答是給做閱讀題的學生準備的。


儂好女神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這是魯迅的名句,備受爭議的名句。

因為魯迅是名人,才備受爭議。假如是無名小卒寫的,根本就不存在著爭議。很明顯它不算病句,只是囉嗦而已。可讓人不甘心的是,魯迅可是大文豪呀,一向文筆凝鍊,入木三分,怎麼可能出此昏筆呢!一定會暗藏玄機,只是我們眼拙,無法發現而已。面對權威都不自信了,而且就像皇帝新裝的故事一樣,怕被人看成是傻瓜,誰心裡都知道,其實皇帝什麼也沒穿,但都做興奮狀,說新裝太漂亮了,而皇帝更加得意洋洋,穿著根本不存在的漂亮新裝在裸奔。

還有一個故事:一位常勝將軍,被人崇拜至盲從的地步。一次視察某防區,手拿鋼筆在防區地圖上沉思良久,最後一言不發離開了地圖。將軍走了以後,大家就圍著地圖琢磨將軍為何沉思良久,他想做什麼指示而又沒做指示?經過長時間的討論,無果。後來,細心的參謀發現地圖有一滴很難被人發現的墨水點,人們好像發現了新大陸,又經過熱烈討論,一致認為這是將軍指點在此修一個防空洞。若干年後才搞清楚,那是將軍的鋼筆滴下的墨點,根本沒有什麼秘示和意義。

有人過度解讀魯迅這個名句,說什麼渲染氣氛、烘托環境等等,也有人半開玩笑地說,魯迅不想塗改,因為塗改,頁面不潔,撕了還浪費紙張,也可能想,多就多幾個字吧,也多掙點稿費,都讓人不可信。

其實,你知道魯迅家門前有兩棵樹,而且都是棗樹,就可以了。一碗豆腐和豆腐一碗,有什麼區別?


歷史沉澱的理性

因為這是魯迅寫的。

如果感性的說,就是魯迅此時的名聲口碑作品的影響力已經可以超脫於傳統的句子語法規矩了。當一個人具備了強大的影響力和口碑之後,所說所寫,已經可以無論對錯了。比如馬雲聊房地產,就是這個感覺。

甭管對不對,掌聲肯定雷動。

理性的說,這種簡單的病句,其實也是一種文學表達中的“技術”。

在書寫的時候,適當的不符合常規語法的句子,其實也是有效表達情感的手段。

只是很多時候,很多人,在判斷很多事時,喜歡先問人,再看物。

舉個例子:

我願意守著你,然後守著你。

你看,這句話如果是趙麗華寫的,估計也能拿到稿費。但這是我寫的,首先是病句,其次是病句。

就是如此,棗樹不棗樹的,魯迅說了算。


新觀點評說天下

這是加強語氣,是一種修辭手法。這個如果你不懂的話,我給你打一個比方吧,某一天你出門時發現自己的電動車丟了。這是你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咋辦咋辦咋辦呀?你的這句話跟魯迅的是一個道理。


京東千里行書法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看似重複,甚至一般人認為,這有什麼?分明是囉嗦。分析這句話,不能離開魯迅的人品,思想和文章要表達的主題。

其實,這裡的重複,正體現了魯迅嫻熟,隨意而又手法的高妙風格。

這句話出自魯迅的名作《秋夜》的開篇。《秋天是美好的》。百果飄香,掛滿枝頭,美不勝收。魯迅為什麼單單要寫棗樹。喻意是深刻的。百姓有棵棗樹就不錯。棗花雖小,但潔白無瑕,秋天結果,帶給百姓是喜悅的享受。魯迅是名人,寫棗樹,樸實無華,將自已比做棗樹,無疑在以平民的身份,冷眼看世界。《秋天的夜晚卻是寒冷的》。象徵平民的棗樹,面臨的氣候一天天要惡劣,寒冷刺骨。秋天過後,還有寒冬風雪冰霜,棗樹的處境將更加嚴酷。意喻百姓生活會更艱難。……

《秋夜》與其說是一篇文章,倒不如說是魯迅先生刺向黑暗社會的一把鋒利的匕首。


匯燕1

這句話無論是誰寫的都不是病句,說他是病句,那麼語病在哪裡?但是以通常的眼光來看,有點囉嗦。如果死板教條的崇尚語言要簡潔,那麼這句話確實應當被小學老師批為“語言欠簡練”。不過如果你結合全文來看這四句才是是整篇文章最文采斐然的四句,一字不能刪,也就無所謂囉嗦了。至於為什麼,容我道來: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上面說的四句,一定會笑我不識數,但是不得不說題主的原文引用有誤,這句的原文是這樣的: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這當然是四句,而且還要說一點,魯迅不光是語言文字的大師,標點也是大師,正是配合這樣的標點才越發不是囉嗦。

閱讀文學作品必須具備想想力,要理解這四句話的妙處,不妨閉上眼想象一下這是怎樣一幅畫面。

這篇文章名叫秋夜,顧名思義,光線不很亮但也不太差,其主要寫的是夜而不是棗樹,這也可以從秋夜的名字推斷出來,如果秋夜是一幅畫的話,那麼棗樹是其焦點所在,所以全文由棗樹展開,也因此這四句正是全文開始的四句,在寫完了這四句之後,作者另起一段寫道:

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沒有見過這樣奇怪而高的天空。

看出來了吧,棗樹是其參照系,天空由棗樹展開。

之所以要說這四句好,必須參照上下文和標題。

在明確了秋夜是主題之後,作者在自己的眼前打開了一副畫,視線無論從左向右還是從右向走必然逐一的掃過兩棵樹,其看到的必然正是一株,還有一株。這樣的四句寫出了視線的慢慢轉移,這樣的轉移在實際上符合夜晚的光照條件,但是最根本的是其中逐一掃過兩棵樹,緩慢移動目光,慢慢悠悠的或是留戀或是深思的意味一下子就出來了,全文的節奏也舒緩下來,適合夜晚深思慢慢的展開思緒的節奏。試想這個節奏如果短平快想起一件馬上又另一件那不是深思,那是在想錢包究竟丟哪了。

如果你不信,不妨可以改一改,改的簡潔點,在我家後園,可以看見兩株棗樹,是不是一下就沒有了移動目光緩慢凝視的味道。但這不是最麻煩,最麻煩的是你這麼寫以後和後面的天空接不上,還是強調一下,這是全文開始的四句,如果寫成有兩棵樹,那麼接下來自然應該寫樹,才不顯得突兀,可是一旦開始寫樹和天空接不上不說,緩慢的節奏亂了也不說,視線緩緩轉移的味道沒了不說,這和秋夜的主題有啥關係,不如把標題改成棗樹。如果非要硬接下面的天空則視線斷了,思緒也斷了,而讀者讀著尤其亂了,這人到底要寫啥?

眾位想必都讀過,枯藤老樹昏鴉,這句話和這四句一樣,簡單的幾筆順序不能亂,既符合人眼識別的順序,又符合憂思思緒的展開,而且意境極美。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