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郭沫若、胡適等人,誰的文學水平更高些?

jin61312


魯迅吧

對魯迅,我向來是敬仰的,我不敢相信有人能夠真正看透一個社會,人群,並且將其中的腌臢,惡臭無情的裸露在世人面前。從古至今,恐怕就他一個人而已。

對文學作品,我個人比較推崇的是語言文字的絕妙組合,類似王勃《滕王閣序》那樣的,或者向李白的《夢遊》,《蜀道難》這種。現代的話,多是一些對於古代文學的賞析,對文學派別,文學詞彙的整理和規劃。所以這要求作者要讀很多書,擁有豐富的積累。這類人,我們通常說他有文化,而不是他是一個文學家。

講到這裡,意思就是,除了像王勃那樣不世出的天才。魯迅這種,就已經是文學上的第一梯層了。他的文字,是有思想的,這和那些喜歡引用的人不同。

那麼魯迅究竟厲害在哪裡?

在於時代和他意志的完美契合,時代需要他。

他開創了文人的自我解剖的序列,他將自己的劣根性和群體一同討論。這在《祝福》中,《社戲》中顯而易見。他不是在罵別人,他是連著自己一起在罵。有一遊魂,化而為蛇,不以齧人,反齧己身。這是他在自己的《墓碑文》中所寫的。

很多人對於他,不屑一顧,認為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屌絲,憤青。這是因為他們完全沒有理解魯迅的作品,或者是受道聽途說,街邊文學的影響。

閱讀魯迅,不需要什麼門檻,但是看見魯迅,是需要門檻的。


量力而活


魯迅先生在文學水平上是最高的,在一些小說和散文中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例如《孔乙己》、《祝福》、《傷逝》、《阿Q正傳》等小說是我的最愛。還有散文《故事新編》,其中《故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是我的最喜歡的。

魯迅先生最厲害的地方,是把人生的真相撕破給人看。魯迅評價《紅樓夢》:“悲涼之霧,遍被華林”,這其實也是他自我的寫照。魯迅的雜文猶如匕首投槍刺入敵人的心臟。例如,《吶吶自序》、《紀念劉和珍君》等,是我的最愛。但是,在魯迅雜文中,刻骨的銳利和陰冷後面,還有一顆火熱的心,一顆悲憫的心,用今天的話來說那找就是“情懷”,例如,《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一代偉人,新中國開拓者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我看要算是中國的第一等聖人。孔夫子是封建社會的聖人,魯迅則是現代中國的聖人”。郭沫若先生在社會上無疑是爭議最大的一個人,在文學造詣、歷史考古等方面有著很高的讚譽,例如,他的《女神》、《甲申三百年祭》等。但他在節操和女人方面,實在不堪入目。而且,後期他的奴顏婢膝,也不過是明哲保身罷了!

我個人認為很多現代史學家認為,對郭沫若的評價中,胡適先生的說法最為貼切,他說:“郭沫若這個人反覆無常,我一向都是不服的”。胡適先生因提倡文學改良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先生是第一位提倡白話文、新詩的學者,致力於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

胡適是一位學者,教育家,但他不是文學家,也不是作家,曾擔任北京大學校長、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

先生著有《中國古代哲學史》《白話文學史》《胡適文存》《嘗試集》《中國哲學史大綱》等書。另外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對於胡適先生那種做學問的謹慎的態度,至今還留在我的記憶中……


安慶雜談


很遺憾,上述三位大師的在當時的文學水平並不算頂尖,只不過是因為政治因素,抬高了而已!

個人覺得,梁實秋和林語堂的水平更高

理由如下:

梁實秋和魯迅一直是筆戰不斷,但從筆戰的結果來看,魯迅確實略輸一籌!

林語堂和魯迅關係比較好的時候,地位就比魯迅高,而且還有1940與1950兩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加持!

以上觀點是基於我在讀了幾個人的一點文章後的感覺,主要有莎士比亞、梁實秋文集、魯迅雜文集、魯迅散文集、吾國吾民、林語堂散文集等,文無第一,憑個人喜好來評論可能有失偏頗


陌上小樓


魯迅.郭沫若.胡適三人都是中國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暫且拋開階級性和服務對象,現在只能說這三個人對中國新文化運動各有貢獻且成就斐然,但他們的水平還是有差異的。

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這一地位直到今天都是無法憾動的,這也是毛澤東同志給予的高度評價。

魯迅的成就不僅在文學上獨樹一幟,創作了包括小說.雜文.詩詞.評論等文學題材,它的高度.深度.厚度無人可企;更重要的是,幾乎他的每一篇作品都在鞭撻黑暗.呼喚黎明。魯迅先生的影響力貫穿中外,在今天和今後都有著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郭沫若在政治思想上並不是長著媚骨的人。他在中國共產黨處境險惡的時候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北伐途中,放棄高官厚祿聲討蔣介石,被逼無奈東渡日本從事歷史.考古研究。

郭沫若一生中著述頗豐,涉獵範圍頗廣,其中以詩歌.歷史.考古俱多,也有劇本.政論等等。郭沫若的詩歌前期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雖然《女神》.《鳳凰涅槃》等受到推崇,但多是叫喊口號式的詩,文學價值不大,但後來自由詩寫的很好,如《武漢長江大橋》等,格律詩也中規中矩,受到文學評論家何其芳的讚賞。

郭沫若的歷史.考古研究造詣匪淺,政論也有深度,如《甲申三百年祭》,曾作為中央整風的重要學習材料。

胡適的漢語.漢語言文學功底深厚。在文學創作上沒有上乘之作,但文學評論.文學理論有很多著述,在當時也具廣泛影響。後來在國內被稱為反動文人,但這並不影響他對文化.文學事業的貢獻。

綜上所述,還應該是魯迅的文學水平最高,郭沫若次之,胡適再次之。

以上三人都不是完人,都有凡夫俗子們共同的毛病和缺點,但我們應該以客觀公正的心態去評價他們,不能以偏蓋全,也不能抓住一點不及其餘。實際上他們那個時代我們認識的不可能那麼全面,尤其是沒有\b他們的身同感受,是很難評價他們的毛病的,有時我們做出的各種評價並不會使他們蒙塵。我們所能評價的只能是他們的文學造詣。

歷史和時間還會對他們作出更準確.更公正的定論。


韓楓3897


魯迅是寫過不少文章,雜文眾多。被譽為文學戰場上的匕首和投槍,但大部分是投射中國人的。魯迅逝世於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日本鬼子於一九三一年製造九一八事變正式侵略中國。在這期間中國大批熱血文學工作者以實際行動為抗日鬥爭做出應有貢獻……然而,作為當時左翼作家聯盟的首領魯迅先生卻對日寇的野獸暴行沒有隻言片語的吶喊抗爭,他一躲了之,再也看不見他的匕首投槍的飛舞,他的骨頭再也不硬了,變成怯敵的軟骨頭了……為啥他這樣畏懼日寇?難道僅是他早年留學於日本之故?否!周恩來,郭沬若等人都曾在日本留過學,但他們都站到了抗日救國戰鄉的最前線,這到底是何原因讓魯迅對日寇如此懼怕呢?


冰山一角


一百年前的今天,波瀾壯闊的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就如一個可供各類英才施展才華的大舞臺,李大釗、陳獨秀、胡適、魯迅、郭沫若等就是當年文壇上的主將,為中國現代文學史貢獻了眾多色彩斑瀾的文學名著名篇。如若論及誰的文學水平更高,筆者比較後認為,魯迅第一,郭沫若第二,胡適只能屈居第三。因為這裡既然是討論文學,那就僅限文學而不涉及其他。魯迅對現代文學的重大貢獻是他的中短篇小說〈吶喊〉、〈彷徨〉、〈故事新編〉及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還有部分舊體詩。郭沫若對現代文學的突出貢獻是他的新詩集〈女神〉、〈星空〉、〈百花齊放〉及歷史劇〈棠棣之花〉、〈高漸離〉、〈蔡文姬〉、〈武則天〉等。而胡適對現代文學的貢獻,僅限於不多的新詩和政論、雜文、隨筆。




王榮聯1


看看這三位寫的詩,基本就是他們的文學定位。魯迅的古詩中規中矩,經過五四新文化運動和左聯運動的洗禮,對民國的強烈失望,國民黨右派的反動行徑,身邊友人陸續的犧牲,悲憤出詩人,近現代人寫古體詩的少有的結合時代特徵,體現戰鬥精神,他的詩是戰士的面貌,是我們學習古代詩歌的很好媒介。

郭沫若是中國現代詩的先鋒,早期的詩像火把和旗幟,開一派風格,可讀性強,熱情似火,和他後期的口水歌和給人的冷靜學者印象完全兩樣,倒是有郁達夫的小說人物抑鬱成疾的的樣子。少年人看了,熱情洋溢,激情澎湃。

胡適是個理性的人,從小理性的人我們一般認為詩性較為缺乏,特別是五四時期的狂飆突進更適合衝動的人演說寫作,理性的人做組織工作。如果看了胡適的早期詩,當然他也說了是實驗詩,實在不好意思,小學生都不如,沒有韻律,沒有味道,結結巴巴,確實是白話文,和詩毫無關係,他的詩叫嘗試集,可以找來看看,聞一多說簡直不能讀下去。朱自清說看了他的詩會懷疑人生,到底胡適是誰。是否因此自卑而要全盤否定中國文化不得而知,但這是一根刺,刺激得到了老年時期還研究新體詩。蘭花草是唯一的一首可讀詩,還是有點閒適感的,暗合林語堂的追求,回了一點中國味道。


吉星西行


俗話說老婆別人好 文章自己高 亦有說文無第一 武無第二 亦是說文是哲理 一種思維 精神上的一種看不見 抓不住 沒有質的東西 是虛無的 沒有實體從何處比較 學問水平不是誰多讀幾本書誰就最高 而是誰從學問裡的瞭解深度轉化而才而對有社會 有利國家及人仕 故亦稱才可興邦 亦可賣國 例子不說了 故我認為三人的學問比較方式 應從文人應該基本有的 風骨 思維 學問作何目的 私慾或是為公 郭沫若 學問只為做官 拍馬屁學問一流 胡適的學問成就是外國吹捧宣傳做成的 之後證明其亦為偏向西方思維去做事 其真的真心誠意為中國嗎 魯迅一個有學問的當代激進噴子 逮誰罵誰 用詞激烈 主觀性過強 這不重要 重要是他的內容評論是否公正 為何而罵 是為公心 不平 還是為私怨 私心 故三人學問之上下高低 標準不一樣 思雛角度各有不同 其他人看法雖各有不同 各人評論準則不一 如何評論 正如考卷沒準則答案 如何出分數 只是又引起一場無謂又無聊沒結果的文壇爭論 反正每人心內各有一把秤 別人說誰說 可不認同 但包容 自己的別人不認同 可堅持但不爭辮 正如臭豆腐 喜者聞之如瓊醬 惡者聞之如泔水 總不能逼人吃吧


逍遙冷眼看世情


魯迅與郭沫若、胡適相比,文學水平不僅更高,而且高到不止好幾個檔次,應該是一流與二流文學家的差距。

魯迅是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世界級的偉大,他的《阿q正傳》已無可爭議地進入世界名著之列,他的短篇小說,篇篇精彩,堪稱範式。他的雜文,無與倫比。他的散文與散文詩以及詩歌,堪稱絕唱。而他的文學史研究,特別是中國小說史研究,不僅成就獨到,而且具有開創性。

三人排第二當屬郭沫若,他的新詩與話劇,成就都在胡適之上。而胡適的文學成就主要體現在《嘗試集》上,與郭沫若的《女神》也不在一個檔次。當然,胡適的中國古典小說,特別是《紅樓夢》的研究有巨功,可與郭沫若甲骨文研究有的一比。這方面的成就,超過郭沫若,幾乎可與魯迅比肩。


大洲文苑


對郭沫若評價、要客觀、勿受時下某種抑郭諷郭之風影響。為取悅抑郭揚魯看者、在評價郭洙若時總要加點抑郭的話。郭著作等身、詩歌(郭是現代詩畫新詩的主要創始人、是浪漫派詩人)、雜文、小說、劇本、考古等內容繁多。不瞭解郭之著作可去圖書舘查閱《郭沫若全集》。從郭解放後所擔任職務如副總理、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長,作協主席等看、黨和國家一至給於其很高的政治待迂。郭逝世時還擔任著人大副委員長。郭如是抑郭者說的那樣沒有氣節、豈會擔任重要領導工作到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