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擦亮旅游“金招牌” 重量级文化遗存移步走出“闺中”

甘肃武威擦亮旅游“金招牌” 重量级文化遗存移步走出“闺中”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凉州,即如今的甘肃武威,历史上曾是“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丝绸之路”要冲,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关键所在和主角之一。

作为国务院命名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武威有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稀世珍宝“活字典”西夏碑、“陇右学宫之冠”文庙、“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鸠摩罗什舌舍利塔等珍贵历史文化遗存。

此外,汉唐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历史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境内多样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民族风情交相辉映,旅游资源丰度优势明显。

坐拥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中国旅游标志出土地的武威市,却一直面临“名未归、实未至”的尴尬境地,重量级文化旅游资源“深藏闺中无人识”。

此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滞后、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要素不完善,文化旅游产品和商品短缺等现状严重制约武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2017年6月,武威市委提出“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

乘借改革发展的春风,武威市积极推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2017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3.3亿元。

武威市出台《武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给予全方位的政策资金支持,扶持奖励办法包括资金支持、融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人才培育、文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等六个方面、四十项具体奖励措施,单项奖励最高达到1000万元。

武威市组建武威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专业管理团队,采取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方式,对雷台、文庙、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白塔寺4家重点旅游景区进行市场化运营。

此外,武威市建成凉州区康宁庄园、普康田园综合体、高坝镇蜻蜓村名仁生态庄园等一批乡村旅游点,培育了凉州蜻蜓、民勤红旗谷、天祝大红沟、天堂镇天堂村、古浪金水源等特色旅游示范村,去年一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242.4万人次、旅游收入4.89亿元,分别增长22.5%、26.8%。

据悉,武威市今年还将在全域旅游发展、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培育、宣传营销等方面着力,力争全市旅游总收入增长30%,达到82.3亿元;旅游接待人数增长25%,达到1481万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