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联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果显著 成都核心优势凸显

“高瞻远瞩的前期规划及战略部署是一个城市得以积极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意见深刻影响着这一年来成都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成都的核心优势愈加凸显,这将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竞争中最为坚实的发展基础。”

仲量联行成都分公司董事总经理谢凌表示。

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隆重召开,确立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同年7月,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召开,提出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等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性、实践性、开拓性指导方针。

在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一周年之际,成都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道路中稳步前行,成果显著。作为全球领先的房地产专业服务机构,仲量联行深耕成都十余载,见证了成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为之贡献绵薄之力。

通过多年的服务和观察,仲量联行对成都的核心优势有着深入洞悉和了解,认为成都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中能够取得如此成果,得益于其产业发展强劲、广阔腹地支撑及生活氛围舒适几大核心优势。

十分明显的产业发展优势

在2017年副省级城市经济发展的各项统计数据中,成都市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最为抢眼。在高速增长的外贸数据背后,是以成都为代表的中西部城市以相对东部沿海城市较低的经营、生活成本,持续深化的改革开放,以及不断完善的交通物流条件所引致的新一轮加工贸易转移浪潮。同时,这也昭示着成都这一西部地区具有强劲发展潜力的特大城市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重要外生机遇。

仲量联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果显著 成都核心优势凸显

产业转移带动下的外贸增长,体现了成都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所具有的产业发展比较优势,而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培育内生发展新动能更是成都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雄厚广阔的城市经济腹地

自唐以来,成都在全国城市格局中的突出地位,离不开西部广阔内陆腹地的有力支撑。同时,城市发展的路径依赖又持续强化经济发展要素在成都高度集聚。

从大都市经济圈发展的一般路径来看,一方面,成都广阔的发展腹地涵盖了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成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西部地区城市间交通体系的全面完善,腹地广阔的产业外溢承载空间和城市间跨区域协作发展将有效突破成都城市发展的空间瓶颈,培育城市经济增长新动能。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发展格局和成都平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机制即是大都市经济圈融合发展的充分体现。此外,成都立足“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城市的区位优势,把握四川自贸区建设的发展机遇,将打造国家向西向南开放门户和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作为目标。2017年,成都深入实施“蓉欧+”战略,加快建设“两港三网”国际物流枢纽,打造联通泛欧泛亚地区的物流贸易桥头堡。成都充分利用航空、铁路等多元交通方式,将有效实现由内陆经济腹地向西向国际经济腹地的持续拓展,以“走出去,引进来”实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共享共赢。

同时,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切实增强“五中心一枢纽”支撑功能,要求增强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打造“一带一路”的重要信息通信节点、数据中心、物流中心和国际信息港,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2017年,仲量联行针对位于青白江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的片区产业现状,为其产业发展规划与招商策略研究提供了顾问服务。

仲量联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果显著 成都核心优势凸显

改造前的成都国际铁路港

成都国际铁路港占地50平方公里,前期初步形成临港工业区、新型贸易区、现代物流区三大功能区。以国际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依托,国际铁路港区适铁适港产业得到初步发展。仲量联行参考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自贸区等多个自贸区的空间与产业发展经验,结合全国东部产业向西迁移的趋势,明确提出供应链物流、商贸服务业、临港新工业、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5大产业体系14个细分产业领域,对每个细分领域做出详尽的市场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作为内陆地区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向国际贸易大通道重要支点,对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舒适宜居的生活氛围

2017年9月,成都正式公布天府绿道规划建设方案,总长1.69万公里的市域三级绿道体系跃然纸上。天府绿道是成都市打造城市新名片的世纪性项目,将规划1920公里的市域“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主干绿道,其中的锦城绿道

是依托环城生态带,在绕城周围修建主线总长200公里的绿道重要组成部分。

仲量联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果显著 成都核心优势凸显

仲量联行战略顾问部受锦城绿道委托,对项目首期建设段整体进行业态定位,提出业态建议,运营建议和IP打造建议。在此过程中,仲量联行成功协助锦城绿道就“文体旅商农融合发展”工作内容进行了提炼和内容梳理,形成了锦城绿道独特的“文体旅商农”融合发展特色路径,构建出独特的产业消费生态链。这意味着,锦城绿道不仅仅承载慢性系统和绿色交通的功能,更加串联和融合了各种都市第三产业功能。以《蜀川胜概图》为脉络的文化内涵植入,以旅游为核心引擎的项目策划,加之体育属性的放大、都市农业模式构建,最终激活商业消费活力,使得锦城绿道充分展现天府文化,体现国际水准,描绘出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用多样、完善的功能,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提升整个城市的品质。

2017年,成都零售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03.5亿元,同比增长11.5%,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在副省级城市排位中,总量与增速均稳居第二位。基于成都全球知名的时尚休闲和美食特色,仲量联行助力成都市商务委为成都进行了定位建议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着力将成都打造为国际购物天堂世界美食之都。目前,大量全球知名一线品牌相继落户成都,商业资源集聚度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在成都便可以买到全球潮流前沿的心仪之物;而“世界美食之都”还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认可,地道的川菜和陆续来蓉的各地菜肴能充分满足对不同美食的需求;文化创意产业在成都蓬勃发展,逛博物馆、听音乐剧、亲自体验艺术品创作,这是工作之余心灵放松的最佳方式;此外,除了青城山、杜甫草堂、武侯祠等耳熟能详的天府文化资源外,成都周边美景各异的巴蜀山水亦是度假休闲的好去处。为持续优化成都的生态环境,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碧水蓝天的成都将打造人才聚集的乐园。人才在成都安居乐业,这个城市自然充满了发展的活力。

仲量联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果显著 成都核心优势凸显

在经济腹地市场、资源协作互补的高效支撑下,在创新引领全域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的驱动下,成都需把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发展机遇,持续深化全面改革,以开放、包容、进取的城市发展状态担当好国家中心城市的新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