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棋布波光荡漾,沟渠纵横阡陌交错――就是银川72连湖的缩影

银川市历史上有“七十二连湖”之称,自秦、汉以来,兴修了秦渠、汉渠、唐渠等水利工程,富庶的引黄灌溉区,孕育了“塞上江南”的自然环境。明、清时期,“月湖夕照”、“汉渠春涨”、“连湖渔歌”、“南塘雨霁”等湖泊景观成为当时西北盛景。银川湖泊棋布,波光荡漾;沟渠纵横,阡陌交错;稻香四溢,鱼跃鸟鸣。


湖泊棋布波光荡漾,沟渠纵横阡陌交错――就是银川72连湖的缩影​秀美的湖光景色融于粗犷的北国风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中文名七十二连湖简介银川湿地位于中国西部黄河上游干旱地区,银川湿地具有显著的湿地生态特征和生态过程,湿地景观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又是全球东亚-澳大利亚及我国西部地区重要鸟类迁徙中转站。湿地处于宁夏银川平原,周边有黄河、黄土高原、鄂尔多斯台地、风蚀荒漠等多种景观地貌,融合了精巧秀丽的江南水乡风情与雄伟广袤的大漠风光;湿地包涵了湖泊、沼泽、河渠、鱼塘、稻田等湿地类别,湿地类型丰富多样,具有相对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作为干旱地区的湿地,具有长期稳定的补水来源;银川湿地承载了古老的黄灌文化,又具备了独特而丰富的湿地人文旅游资源。

湖泊棋布波光荡漾,沟渠纵横阡陌交错――就是银川72连湖的缩影​银川湿地分布密度大、范围广、数量多,在西部干旱地区少见。全市有湿地400多处,湿地面积5万多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占52%。全市有自然湖泊近200个,其中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湖泊有20多个。银川湿地野生动物共有6纲23目49科153种和66个亚种,占自治区湿地野生动物种类总数的86.1%。特别是水禽资源丰富,全市有湿地水鸟159种,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小鸨、大鸨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等19种;自治区级保护动物24种。几十年前的银川城周围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大约有300多个大小湖泊分布在城市周围。所以有七十二连湖之说。

湖泊棋布波光荡漾,沟渠纵横阡陌交错――就是银川72连湖的缩影​七十二连湖银川--西依贺兰山,东吮黄河水,中国西部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塞上古城。广袤的银川平原得于黄河自流灌溉之利,沟渠纵横,天然湖泊众多,湿地不但数量多,且分布广,呈湖群特征,这在西部干旱地区实属少见。据初步调查,目前全市有湿地面积三万二千多公倾,占银川市土地面积的近百分之十。形成历史银川湖泊湿地众多,一个众所周知的说法便是“七十二连湖”,而这些湖沼和引黄灌溉区的开发有很大关系。
湖泊棋布波光荡漾,沟渠纵横阡陌交错――就是银川72连湖的缩影​自汉代以来,宁夏引黄灌区不断得到开发,明清以后,宁夏平原灌溉面积大规模扩展,特别是清康熙、雍正两朝,兴建了很多水渠,而排水设施未得到相应建设,灌排不平衡的问题非常突出,造成大量的渠间洼地积水成湖。[1]银川平原引黄灌区,在古代无坝引水条件下逐渐形成了多首制渠系,各干渠与黄河平行排列,将灌区土地分割为南北长条,造成直接从干渠开斗渠、农渠口,灌溉时常易决口。

湖泊棋布波光荡漾,沟渠纵横阡陌交错――就是银川72连湖的缩影​以银川地区来说,由于渠道阻隔,除最东侧的惠农渠外,其它干渠均不能安全退水入河,在河水上涨或暴雨时,渠水只能泄入湖沟,这就造成了历史上银川平原中下游地区沟道混乱、洼地积水、湖沼密布的局面。这种湖沼是随着灌区开发而出现的次生湖,自汉唐开始,至清初以后达到高峰,可称之为渠间洼地湖。清代乾隆年间,仅宁夏府城(今银川)附近即有长湖、月湖等有名的较大湖泊48个,河东河西均有“七十二连湖”之说。“连湖渔歌”为当时“朔方八景”之一。
湖泊棋布波光荡漾,沟渠纵横阡陌交错――就是银川72连湖的缩影​由1935年测绘的“宁夏全省渠流一览图”“唐徕渠流域图”等图可见,几乎大多数支渠末端均为湖沼,比如较大的有沙湖、长湖、马家湖、农湖等。人为造成的这种渠间洼地湖众多,使银川湖沼面积在清代和民国期间达到历史时期最大值。解放后,由于建成了比较完整的排水沟系,许多浅水湖泊与积水洼地疏干了,湖泊面积也大大缩小了。近况银川平原位居贺兰山脉和鄂尔多斯高原之间陷落地带,低洼地星罗棋布。黄河千百万年来摆动,加上贺兰山山洪不断侵袭,地下水位抬高,给银川平原留下丰富的湿地资源。

湖泊棋布波光荡漾,沟渠纵横阡陌交错――就是银川72连湖的缩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银川市周围仍然湖泊遍布,组成了“塞上江南”一幅清波荡漾、鸥戏鹭翔的写意水彩画。近年来银川湿地无论是由于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协,有些湖水水质出现退化。银川市湿地保护办公室主任孙胜民称,造成这种局面可归结为“少、多、差”三方面。少主要指黄河上游水量逐年减少,水源面临不足;多指黄河泛洪平原湿地许多被改造成农田,创地增多;差则指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农田退水排入黄河,造成黄河水质下降,从而也影响到植被和鸟类资源的不稳定。

湖泊棋布波光荡漾,沟渠纵横阡陌交错――就是银川72连湖的缩影按照有关法律法规,银川同时借鉴其它地区的先进经验,制定了《银川市湖泊湿地保护管理办法》,办法中对银川湖泊湿地保护管理体系、湿地保护范围、合理利用湿地、防止污染和破坏湿地等作了规定,并对该市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了初步规划,确定了“城内湿地以治理为主,城边湿地以恢复为主,城郊湿地以自然保护为主”的总原则。“二OO二年在部分重点湖泊湿地区域,我们对一些低产田、鱼池进行了还湖工程,现已完成约四百公倾,”孙胜民表示,“银川还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全市退地(池)还湖二千公倾,以扩大湿地面积,发挥湿地生态功能。”

湖泊棋布波光荡漾,沟渠纵横阡陌交错――就是银川72连湖的缩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