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美術教育家陳盛鐸的素描藝術(下)

著名美術教育家陳盛鐸的素描藝術(下)

陳盛鐸曾用名陳曉蒼(小滄),江蘇省揚州人,是中國現代著名美術家、美術教育家。1923年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成為了劉海粟學生,1926年畢業於該校西洋畫系,後東渡日本深造,入東京川端美術學校讀研。1929年學成歸國後,適逢林風眠先生創辦國立西湖藝術院(即今中國美術學院),聘法籍教授柯羅多任教,陳盛鐸先生應聘擔任柯氏助教。30年代以後陳盛鐸先生又相繼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新華藝專等處任教,前後近二十年,主要從事素描教學。新中國成立初期,陳盛鐸先生先後在上海同濟大學工學院土木系,“上海青年會畫室”等處任教,並在上海新樂路自辦畫室“新美術研究所”教授學生。後陳盛鐸先生正式應聘擔任上海同濟大學建築系美術教研室教授,直至1982年退休。期間還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上海教育圖片出版社等處,為連環畫和年畫工作者進行業務培訓,教授基礎美術。陳盛鐸先生畢生致力於中國美術教育,尤以素描教學為主,桃李滿天下。

著名美術教育家陳盛鐸的素描藝術(下)

▲《黃山天都峰》 陳盛鐸 1962年9月 紙本素描 28.5 x 37.3 cm

陳盛鐸先生尤其鍾愛作為中國文人畫家澄懷觀道、寄託情志的風景畫。從五十年代開始,他就全力投入素描風景畫的創作,其作品顯現出中國山水畫的氣息,畫面兼具再現性的西洋風景畫形式和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節奏和氣韻。

著名美術教育家陳盛鐸的素描藝術(下)

▲《風景三十五》 陳盛鐸 1962年 紙本素描 29 x 19 cm 劉海粟美術館藏

著名美術教育家陳盛鐸的素描藝術(下)

▲《西海門》 陳盛鐸 1962年9月 紙本素描 18 x 26.5 cm

一支不削的6B鉛筆,在陳盛鐸手中形成或堅挺、或柔軟的線和起伏變化的面,曲直縱橫,變化多端,猶如中國畫用筆的中鋒、側鋒、拖鋒、逆鋒,所謂八面出鋒;用筆的輕重緩急,蹭擦塗抹使得素描工具竟然能在畫紙上表現出中國畫所特有的溼筆、渴筆,甚至焦墨、枯墨等水墨的變化效果。[1]

註釋:

[1]陳霆《陳盛鐸藝術簡析》,摘自《陳盛鐸畫集》劉海粟美術館編,p20

著名美術教育家陳盛鐸的素描藝術(下)

▲《風景十五》 陳盛鐸 1961年8月 紙本素描 28.7 x 28cm

著名美術教育家陳盛鐸的素描藝術(下)

▲《臨海》 陳盛鐸 1960年 紙本素描 29 x 19 cm 劉海粟美術館藏

陳盛鐸的素描剛勁有力,刪繁就簡,中西合璧。一方面,畫面始終保持了簡練精嚴的結構和明確清晰的空間秩序,大氣而又整體;另一方面,畫面又充滿富有表現力的明暗變化和豐富的細節。[2]

註釋:

[2]同2,p19

著名美術教育家陳盛鐸的素描藝術(下)

▲《風景五十四》 陳盛鐸 1960年 紙本素描 28.5 x 21 cm 劉海粟美術

著名美術教育家陳盛鐸的素描藝術(下)

▲ 建一臨摹用(16) 陳盛鐸 1966年2月18日 紙本素描 21.5 x 28.5

為了適應新時期的教學需求,在同濟大學建築系美術教研室任教期間,陳盛鐸先生便開始致力於風景畫的寫生創作,有些作為學生臨摹使用。學生門前森曾回憶到:“最能體現作畫必須先整體後局部思想的是建築配景—— 樹的畫法。你絕不能對樹冠的葉子一片一片盲目地畫,必須按照它樹幹、枝幹生長的方向、特點畫好,然後樹冠分組長在不同的枝幹上,畫葉子的筆觸要融合到它的體積 ——葉子的疏密和整體的明暗裡。”教學與實踐相結合,陳盛鐸先生創造出獨具個人特色的風景畫風。

著名美術教育家陳盛鐸的素描藝術(下)

▲《湖州之二》 陳盛鐸 1962年 紙本素描 19 x 29cm 劉海粟美術館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