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厚甜:书法教育最核心的是什么?(下)

洪厚甜:书法教育最核心的是什么?(下)

洪厚甜,中国书协理事、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专职副院长兼秘书长,四川省书协副主席。

书友:洪老师你好。跟您学书法懂得了线条质量的重要。但有关线条质量的几个问题请您指教: 一,高质量线条的标准是什么? 二,高质量线条的要素有哪些? 三,线条的张力、弹性、老辣定义是什么? 四,提高线条质量的方法途径有哪些? 谢谢!

洪厚甜:对线条的质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们理解的高质量线是丰富的视觉效果,变化自然的运动特征,还有那种力量转换明确、自然、丰富的线形。

你说做为一个艺术有什么标准呢?这个都是根据一个人审美的需求,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确定的审美理想所表达的这样一个东西,它没有一个工匠式的既定的什么标准,这个是靠不同层面的、不同修养的人的不同体悟和感悟。我们以古代经典为例,碑刻、汉碑和铸造文字青铜器的线,还有以二王这些帖学的线,书谱的线,还有历代很多很多帖学大师的线,清代碑学大师的线,它都能在不同的层面上给不同的人视觉和心理影响,那么它传递的信息越丰富,线的质量就越高,反过来说,苍白的线,那种无力的线和僵死、僵硬的线,那肯定不是高质量的。

至于线条的张力、弹性、老辣,这些都是根据一个人的审美视觉感受来定的。当然张力就是说这个线有延伸感,它张力就强,这个线的力量感强、转换的力量感强、本身有一种由内向外迸放的力,那就是弹性。老辣的线我的理解就是在运动过程中,变化莫测,有时候是单纯的,有时候是丰富的,有时候线与线状态转换得既含蓄、不知不觉的那种东西,我想运用得越精纯,线条可能就越老辣。

我觉得要提高线本身的质量,首先还是要加强审美修养,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提高审美对提高书法的理解认识的前提下,对优秀古代法帖范本的这种学习,对金文的学习,凝重又生动,对汉碑的学习,古厚又自然,对二王的学习,既流美但是里面又充满了古意。我觉得这些都是通过对古人的学习,不断加深理解。古人没变,我们通过学习古人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改变我们。

洪厚甜:书法教育最核心的是什么?(下)

洪厚甜作品

中国书法史上那么多经典,为什么我们选择这些经典,为什么聚焦在这几个点上呢?看可以尽量的看,但做是越专越精越好,还是那句话,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讲的就是深刻,讲的就是杀伤力。在写的时候一定要开动脑子,书写的快慢要追问,第一横下来就追问,不是写完这一张才追问,有没有比这个状态还好的形态。

一个人学习的有效与成功与否,是自我学术研究能力的强弱来决定的。为什么我要讲这些,开智是成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为什么同样一支毛笔,我们能够给它赋予那么多的生命元素?为什么不管你什么帖,我们用这个工具都能把它搞定,难道我用的毛笔比别人的多两根毛吗?

就是要去做技术上的开拓和研究,有人做梦都没想到,我们可以拿这么小的毛笔写半张毛边纸,乃至一张毛边纸大的字。我在书画频道示范魏碑的时候,就是用这支毛笔从头写到尾。我又不是天生就能做到这样子,核心是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怕就怕的是惰性,人的进步就是克服惰性去赢得一种东西。开阔的视野,对技术脚踏实地的精微的追问,这种才是能干大事的人。

人一辈子是真不容易,越不容易我们越要珍惜,越不容易我们越要努力,你们身边也不一定都是大师,但是你们要有对高端学术的向往和追求。我这儿不是电梯,你进来就能一下把你拉到楼顶,我这儿就是楼梯,每一步都要你自己迈,我教的就是你迈上每一步楼梯的方法和楼梯通向哪里。不是说你是我的学生,那我还要问一下,你是几楼的学生,你是哪一步楼梯的学生。

学术的研究不外乎几种状态,大家记住,究竟怎么来做。第一,老师给你指引梳理的学术的路径,是老师经过筛选的学术路径,是你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抓手。也就是说你进行学术研究以什么为你的核心内容,就是以老师指引的这条学术路径,从篆书到隶书,从隶书到行草到楷书的这样一段选体、选帖,是你基本的研究对象。因为我们在设计这样一个路径的时候是对它技术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梳理以后的选择,而且这些是每一个书体,每一个阶段这个技术内容的很充分的存在,它并没有因为艺术的个性化而让它丧失了艺术所需要的共性的技术内容,这就是我们选择的理由之所在。为什么那么多小篆,我们没有选唐代小篆,我们选的是秦小篆呢?为什么清代那么多写篆书的,我们就选择了吴让之,而没有去选择赵之谦呢?为什么我们行草书只选择宋以前,而不选择宋以后呢?都是基于学术判断来做出的,这个是你们基本研究的路径。

第二,老师的示范是你进行技术追问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过程中不示范是很难想象的,靠自己去摸索那确确实实是一个容易走误区的状态,所以我是坚决主张在书法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示范。通过老师的示范,给你提供一个走进经典的方便之门,但核心还是经典法帖。

我再累,都给你们认认真真的示范,那么老师的示范是你进行学术研究的一个前提,也就是重要的技术参照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做生发,什么生发?第一,我们这种教学不做过多的理论描述,也就是说所有字帖的风格定位、审美判断等这些都得你们去做。我们教了《乙瑛碑》,那么什么是《乙瑛碑》,它是哪一年的,都有谁写过《乙瑛碑》,历代对《乙瑛碑》的评价这些你们都要去追问。然后历史上有谁因为写它而获益,有人写它失败,失败是什么原因你要去研究。当今中国现在写这一路的有谁,这些都是你们要去做研究的。我写褚遂良,那么当今中国近三十年内写褚遂良能够在全国让人眼睛一亮的人都有谁,这个我们脑子里都清楚的很,资料的收集、情报的掌握、信息的掌控是进行学术研究的最重要的一环,没有这些你就是瞎子。

洪厚甜:书法教育最核心的是什么?(下)

洪厚甜作品

你要想参加国展,你手里面有没有国展最近几届的作品集?你写隶书的,你写小楷的,那么这几件里面你觉得他们的隶书跟你的隶书,他们的楷书跟你的楷书相比较,你的优势在哪里?你是不是现场看过这几件作品的状态是什么?你是不是又把这几个你看到的人的名字在你通过现在的信息把他收集出来对他进行观照?你看这一次全国青年展,我去当了评委,最后对评委的要求是什么?你自己在所有的作品中去选一件你觉得有学术含量的,你觉得能够推出来让大家关注的优秀作品,然后把你的理由写出来。我对当今中国书法楷书的学术的点我都把控不了,我怎么来评价你的作品的好坏呢?

你在掌控这个基础上再来做的学术研究、学术判断才能够真正的点在穴位上,所以我希望大家跟我学,能够把一个帖进入、搞定,这个是很好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培养出来的是一个具有学术研究能力的学术个体,就是今后没有在这个班上学习,或者是阶段性的学习已经结束了后你仍然能够保持一个自我的学术调控、把控和研究的状态,要的是这个东西。就是没有老师你也能够不迷失方向,你也能够有效的在学术上不断的往纵深堆积,这才是我要的效果,而不是离开了老师,你飞的高是风筝,别人飞的高是飞机,风筝是风把你吹起来的。

我们有了资料、有了信息以后又该干嘛呢?比较。所有的信息都要比较,有用的没用的,对你当下有用的和未来有用的,你要进行类比。你不对这种资料进行类比,你怎么来排查呢,怎么来选择呢?那么在汉碑,你是对汉碑的空间结构做研究,也就是说从汉人从空间的感觉上所透露出的秦汉时期的人对大自然的观照的意识形态把控做研究呢,还是对那个时期的人对线的美的内涵追问的研究,哪些是当时这个时代的人所具有的,我给你们示范的时候说过,点画与点画之间的距离跟部首之间的不同的组合,部首组合之间的这种一个板块一个板块的这种错动,这个就是汉人的思维形态。

洪厚甜:书法教育最核心的是什么?(下)

洪厚甜作品

那么摩崖的形态和碑板之间,碑板和汉简之间,汉简就是手札,就是小范围的书写,这几个之间的空间的感觉哪些是自己独有的,哪些是它应该有的、共同有的。那么小的东西什么工具最恰当,中的什么工具最恰当,大的书写什么材料工具最恰当,同样的工具要完成《曹全碑》这样的状态,应该是什么工具在什么状态下最恰当,要完成《乙瑛碑》的这种状态,什么工具在什么状态下最恰当,要完成《礼器碑》的书写,什么工具在什么状态下最恰当。这个是不是你应该去深度追问的东西呢?

每一种书体都可以如此追问,线条的状态在什么技术支撑下它会往一个更丰富的状态下走,在什么状态下它可以获得一种最单纯的状态,你要知道加法怎么做,还要知道减法怎么做。这个是老师要告诉你还是自己去追问呢?第一,有字帖。第二,有示范。第三,教你思想。你说老师还需要教你什么?饭给你点了,你也会用筷子,你不知道把饭送哪里吗?你要把它吃在你肚子里它才会长你的身体,不是看看就端走了。所以我希望大家最重要的是在学术的状态和学术的能力培养里面做学习研究,你们才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