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成父母的样子?!孩子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此了!

活成父母的样子?!孩子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此了!

01

你家的儿童房,真的是你孩子的吗?

如果它是按照你的意愿布置的;

如果孩子弄得脏乱点就会被训斥一顿;

如果孩子不能请小朋友来玩,因为妈妈喜欢整洁清净……

那么,孩子看起来有个房间,其实是没有自己的空间的。

另外,在孩子专心玩的时候,妈妈让干别的;孩子看花呢,妈妈让看人;孩子看人呢,妈妈让看花……

有个朋友说她见到一个妈,问孩子今天中午吃什么啊,孩子说比萨,妈说,比萨有啥好吃,咱们吃鱼头泡饼,不给孩子任何做决定的机会,什么都替孩子决定了。

还有,妈妈老想着帮孩子,比如孩子抢玩具,妈妈赶紧说,别抢别抢,妈妈再给你买一个;生怕孩子吃亏,着急地给孩子灌输如何讨人喜欢,着急地支招如何胜过小朋友……剥夺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把孩子所有时间都排得满满的,给孩子报各种班:画画班、游泳班、钢琴班、讲故事班、思维训练班……生怕孩子荒废了光阴,不给孩子留白,不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发现自己的兴趣。

而且,不允许孩子那些看起来没出息的兴趣:玩烂泥、捡树棍、淋雨、无缘无故欢笑……每当这个时候,就泼他们的冷水,呵斥他们,把他们从兴高采烈变得缩手缩脚。

如果你也是这么当妈妈的,那么,你的孩子就整个儿被"妈妈"占满了,孩子并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大人经常无意识地强制孩子,不知不觉间,我们打着"爱"的旗号,以"为孩子好"的名号,肆意践踏着孩子的心地。

粗暴施压会"成功废掉"孩子!

如果孩子的反抗能让我们清醒些,看到我们的自以为是实际上在干扰和破坏孩子的成长,赶快调整和改变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我们做父母的水平就提高了一截。

极端的情况是:如果我们坚决认为孩子"不听话","不乖",甚至认为孩子有问题,更强制和粗暴施压,好让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做,那个"听话"的孩子,可能真的被妈妈摧毁了。

活成父母的样子?!孩子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此了!

02

长久以来,中国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容易呈现两个极端:一种是“管生不管教”的纯天然野外散养方式,孩子拜天地为师,非常容易长成一个疯子;一种是“规划至咽气”的为你好式监狱化教育方式,父母为孩子用自己的规矩画一个小圈子,画出了从出生到死的路线,这俨然是一座森然城堡,每一根冰冷的钢筋都经过父母的深思熟虑,子女不得反抗。

对尚未出世的孩子的恐惧还在于,害怕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地活成了曾经我的样子,或者说渐渐地活成了我潜意识中的模样。

活成父母的样子?!孩子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此了!

有那么一段时间,市面上流行一种异形水果,西瓜不再是椭圆形,而变成了方形乃至心形,十分新奇,不少人趋之若鹜地买回家。

我一直对这种人为的怪胎敬而远之,因为我知道那些正方形西瓜,都是在幼小时被禁锢在一个方形的铁盒子中,欲得自由而不能。外表四平八稳,内心却极度扭曲!这种西瓜扭曲的表现就是,不仅难吃,而且皮异常之厚,尤其在方形的棱角处。

人总是喜欢扭曲一些原本应该舒展的生命,对于为人父母者也是一样,何况孩子不是西瓜,强扭之下,只能结出来心理变态的果实。

我总觉得,在中国的家庭教育观念之下,年轻人要想真正成熟,就一定要尽早和自己的父母分开,独立生活,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这话未免武断,但不可否认,为数不少的中国父母,在培养孩子个性层面,并不合格。

我觉得这世界上最惨的孩子就是那种变成方形的西瓜。

活成父母的样子?!孩子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此了!

03

许多父母将自己人生中的不完美和不完整刻在心里,然后成为自己不合理教育的规范,这种带有父母人生阴影的潜意识中的教育愿景,常常会令父母们错误地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

他们会开始梦想自己的孩子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自己曾经错过或遗失的美好,这其中甚至包含了许多父母曾经梦想却未尝试过的事情,比如很多父母连乐谱都不认识,却立志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成为一个钢琴家,“你就是下一个郎朗”什么的,而他们的孩子要么反抗,要么用孝顺的绳子将自己五花大绑,跳进方方正正的“铁盒子”中,成为祭品。

的确有不少父母完全不懂教育和儿童心理,却在孩子降生的那一天,神奇地在自己的脑门上贴上了一个“教育大师”的标签,觉得只要孩子按照自己规划的路线行进,一定会抵达极乐世界,然后带着全家鸡犬升天。

活成父母的样子?!孩子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此了!

我得对自己说,还有一种“来自父母愚蠢的爱”必须在未来警惕:出于对子女全然无私的爱,父母们尽自己的一切能力,将子女托举至自己的头顶,动用一切手段,让子女服从自己的规范,他们希望子女绕过自己曾经掉过的坑。

父母在如此的任劳任怨之下,不免开始天真地认为自己的辛苦与血汗不会白费,孩子一定会按照自己心中的预期一步步走高。因此,当子女的路线和思想稍稍出现一点预期之外的偏差,父母的失落和怒意即呈现一种不可抑制的状态,实际上,这更多的是父母对自己潜意识之中那个“完美孩子”的期盼所导致,而那个“完美孩子”往往源于父母对自己曾经人生过往的不满意。

我常常觉得,中国父母最不可理喻的教育观念恰恰在于:不允许孩子犯错!

我将时刻提醒我自己,千万不要将自己心中的“未完成”绑到孩子身上。比如,但凡读过几本书写过几篇文章的人都不免有个作家梦,我的文字写的很烂,这辈子与作家无缘。但我绝不该将这样的夙愿转移到自己的女儿身上(除非她自己愿意)。海明威说,幸福的童年是作家最大的不幸,我可下不去这个手,把自己女儿的童年毁的支离破碎,我实在希望我能给自己的女儿一个幸福和完整的童年。

活成父母的样子?!孩子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此了!

你抚着满身的伤口说,我都是为你好,我是怕你受伤,所以你不要去接触那些危险和脏污的境地与人。你说粗茶淡饭才是真,平平淡淡才是美,这些发心和劝慰本身或许蕴含一定的人生经验,问题是,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陷阱里的臭狗屎,孩子都没碰过。

所以,你觉得这些自以为是的规划和劝慰,对一个充满好奇感的孩子,能有多大的说服力呢?这么说吧,除了溺水的人,又有谁会觉得空气珍贵呢?

如果她真的遵从你划定的路线和生活准则,按部就班地在“围城”中打转,并且心甘情愿,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这更可怕了,因为作为父母,你成功地扼杀了一个孩子,扼杀了一个新鲜世界观的好奇心!所以,我一直觉得过于听话的孩子其实挺可怜。

父母看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世间皆墨,唯你惊艳”。舐犊情深,这无可厚非,但最好不要看着自己孩子远去的背景,夕阳斜晖,倒映的却是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你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他们该有自己的轨迹和思想。

活成父母的样子?!孩子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此了!

04

爸爸妈妈的很多出发点自然是好的,想要保护孩子,想要让他们拥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当孩子们提出自己的想法时,爸爸妈妈们都很快会否定,并且跟进一大堆的道理。有时候,也会在孩子提出想喝牛奶或者吃糖果时,马上否定她,并且告诉她一些“正确的道理”。后来,才发现,当你那么做的时候,孩子并不能接受到你的那些正确的道理,反而会在你看不到的时候去想办法获得,甚至会学会撒撒谎。

至少要让孩子有表达自己的空间。然后再一起讨论出能解决的方案。如果连表达的空间都不给她,这种限制是无法让孩子理解爸爸妈妈的想法,更不用说会接受到爸爸妈妈的关心和爱。

活成父母的样子?!孩子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此了!

所以,还是要自省,你是会给孩子空间的父母吗?还是直接用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去填满孩子的空间,淹没他们探索世界的欲望和能力。若你是高焦虑的父母,你会忍不住的想要去侵占孩子的空间,那么,你的孩子要么就逆反的让你头疼,要么就顺从的没有一点生命力。愿你是能够通过自省,有能力面对自己内在焦虑和恐惧的父母。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将你气的半死的时候,你觉得你的孩子俨然已经离经叛道到令你想断绝父子关系的时候,也许你可以读读下面的文字:

  •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借你而来却不因你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纪伯伦(Kahlil •Gibran)

  • 当孩子编织美丽的梦想时,不要用你眼中的现实去纠正他。你可以给他爱,却不可给他想法,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执意把孩子引上成人的轨道,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正是在粗暴地夺走他的童年。——周国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