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楊梅節上採摘忙土貨成了緊俏貨

隨著一陣雨,一陣太陽的催促,湖南靖州坳上鎮木洞村漫山遍野的楊梅,進入了“五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顆值千金”的倒計時。“今年楊梅節定在6月9日,我把家裡楊梅園全部對外開放,免費提供午餐、包裝盒,讓遊客高高興興地來幫我採摘楊梅。”木洞村貧困戶李昌彥興奮地說。面對今年楊梅產量高、品質優的特點,李昌彥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計劃採取新的楊梅營銷模式,全面放開採摘,最大化提高楊梅產業效益。

據當地人介紹,楊梅枝繁葉茂,樹冠圓整,初夏又有紅果累累,十分可愛,是園林綠化結合生產的優良樹種。孤植、叢植或列植於路邊都很合適;若採用密植方式來分隔空間或起遮蔽作用也很理想。果味酸甜適中,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加工成楊梅乾、醬、蜜餞等,還可釀酒,有止渴、生津、助消化等功能。

木洞村被稱為中國楊梅之鄉的發源地之一。全村有貧困戶90戶333人,其中低保貧困戶31戶94人。近年來,木洞村立足楊梅這一特色產業,積極籌措資金修建、拓寬通村通組公路,完善旅遊配套基礎設施,為發展楊梅特色鄉村旅遊打好基礎;與此同時,大力實施“科技興梅”工程,緊緊圍繞質量興果、綠色興果與品牌強果,優化品種結構、培植優良種苗,強化楊梅疏花疏果、樹體矮化、低產改造、平衡施肥為主的標準化技術和設施栽培技術推廣。如今,通過這條“楊梅+”的致富新路,楊梅成為了村民脫貧致富的“搖錢樹”。

“去年縣裡舉辦的楊梅節和‘楊梅採摘遊’,村裡都爆棚了!”木洞村黨支部書記唐自成高興地說,楊梅還產生了連鎖效應,農戶生產的楊梅酒、楊梅餞,飼養的土雞鴨和雞(鴨)蛋都成了緊俏貨。

“2014年以來,木洞村通過楊梅產業,幫47戶154位貧困戶實現脫貧。”唐自成表示,下一步,村裡圍繞“楊梅+”脫貧致富路,打造集休閒觀光、採摘體驗、產品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多元化鄉村旅遊項目,讓楊梅產業給木洞人帶來更多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