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不够好,可以靠考研弥补吗?

这是一种常见的观点:找工作,名校背景身份最重要,第一学历(即本科学历)最重要,研究生哪怕考上了名校但是本科学历差也没用。

针对这一观点,我只从个人经历出发,分享一些微小的人生经验。仅仅是一家之言,肯定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绝无煽动、嘲讽、或打压他人之意图——如果你硬要这么想,那么随你好了。

为了避免会有阅读障碍患者断章取义说我在鼓吹读书无用论或者盲目考研,我要首先开门见山:

第一学历的确非常重要,但是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重要

研究生学历是否无法弥补本科学历的糟糕,到底是不是,这个得看你对什么样的人说,针对哪些行业说。

大学不够好,可以靠考研弥补吗?

1,针对不同指向对象,这种观点要分开讨论

如果你是对高中生说,那么自然,未雨绸缪,当然是越努力越好,考上越好的大学越厉害,不能不努力,想着学历无卵用,我现在不努力以后还是可以发财,或者本科不好也无所谓以后考研成功就姓,任何想在现在偷懒的想法都是不应该的。

如果你是对现在的大学生说,或者说对现在已经考上研的人说这个,这种说法就是非常荒谬无用甚至危害巨大的。

因为在这个人生阶段的思维不是未雨绸缪,而是亡羊补牢,亡羊补牢当然不可能把已经被吃掉的羊给收回来一点损失都没有,但起码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而如果什么也不做,就只能是眼睁睁看着羊被一只只叼走,自己闭目等死。

注:这里的亡羊补牢包括且不限于:在普通院校里拼命努力实习积累资历和能力;努力学习考上名校研究生;研究生阶段拼命努力;毕业了努力充电,努力通过不同的公司经理来跨越不同的台阶等等

网络上有关学历的讨论,有相当部分是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在讨论,或者说难听点,有相当部分是没考上名校但是却对名校非常渴望的大学生。

他们的讨论,首先就是犯了指向对象不明的错误,我看不出来他们到底是想提醒高中生,还是想提醒大学生,而且他们的言论里都散发着浓浓的末日情怀和教育恐怖主义,即考不上名校你这辈子就彻底完蛋了。

这种末日情节和教育恐怖主义还会有引申,变成失败者自我慰藉逻辑,即反正我读的不是名校,再怎么努力蹦跶也没用,不如接受定位,大学好好轻松该玩玩好了。

他们不断的在社交网络散播教育恐怖主义,一方面是自我慰藉,觉得自己玩耍有礼,轻松无罪,一方面是恨不能把所有人都一起拽下水,大家一起倒霉。跟老公出轨整天和小三斗智斗勇婚后因为避孕做的不好刮胎数次熊孩子不成器人生烦闷再无色彩的黄脸婆大妈长辈劝你早点结婚结婚就是好女人就是得依靠男人不结婚不行,性质极为相像。

我相信针对高中生未雨绸缪这个角度来说,怎么强调学历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但文明社会不是丛林社会,你死我活这种事现在不多见了,大部分人也不是一朝翻身就手执钢鞭把你打。

如果你只强调学历的重要性,那么有些人运气不好,志愿填报的不好,有些人高考时候生病发挥失常,有些人开窍的晚到了大学才开窍要努力,诸如此类,个体总是蕴含着无数的可能和无限的潜力的,那么这些人就注定要完蛋了吗?

2,针对不同行业,这种观点极为片面甚至错误

我们来看看,研究生学历永远无法弥补本科第一学历这种说法,针对行业是不是有区别

1)国企和公务员

我身边不少二本甚至三本的同学都在家乡当地考上公务员了,除了某些特殊单位,大部分只要是本科,就可以报考。

当然我个人工作经验较为局限,也很少和这类机构打过交道,所以不多赘言。

2)只看纯商业的外企和私企

有些行业,的的确确第一学历是最重要的

这些行业公司包括但不限于:咨询行业和金融行业的顶尖公司,国内和国际上的一些顶尖律所,等等

某位在投行工作的哥们喝酒吹牛时候说在俺们公司眼中,全国只有两类院校,我问哪两类,他说北清复交和其它院校,其它院校统统不收!(交是上海交大的交,不是别的交大)。

上面是我哥们的说法,不代表我个人观点,我只是陈述下我知道的现状,不一定就能准确的涵盖全部社会现实。

这类公司里有部分甚至国内985都看不上,非得是国外名校的才对胃口。

这类公司有例外的情况吗?就是有普通院校背景然后进去的吗?我知道的的确有,但极其稀罕。我有一朋友二本院校背景,想进海德思哲亿康先达这类公司,她花了三年时间积累了很多的工作经验和实战业绩,最后虽然也没有进入海德思哲,但进了一家差不多同级别同品牌同口碑的公司。

不过这类案例太稀少,成功率上来看没有讨论的必要。

如果你觉得自己这辈子进不了麦肯锡波士顿罗兰贝格之类的公司,就了无生趣,不可能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再也无法有成就感,再也不会开心,但是不幸你又在一个二三本院校,你痛恨老天为什么让你在高考期间感冒拉肚子,你痛恨为什么高考安排你前座的是个穿抹胸的高挑大胸妹害你全程保持勃起大脑缺氧真实智商和水平发挥了不到50%的能力而且下考场还TM搭讪失败导致后面几场都无心答题了,你痛恨自己作为中考状元为什么要蹉跎高中忙着谈恋爱,等等等等等等。

你可以选择的是两条路:

一条是不要想着考国内的研了,直接申请国外名校且最好是顶尖的商学院,而且一定得是那种顶级名校,顶尖名校的招牌才能配顶尖公司,对你的本科学历可以达到一步到位的弥补作用,即让社会这头狼把你的羊彻底吐出来,但是普通院校背景,普通工作背景去申请国外的顶尖商学院,难度可能不亚于普通院校背景申请顶尖公司。

一条就是彻底忘了这个职业选择,选择去别的行业或者公司。

人生在世,最重要不是成名成家,而是幸福生活,幸福生活的保障就是经济宽裕,经济宽裕又不是非得通过咨询或者金融行业才能实现。

赚大钱的行业多了去,又不是只有咨询或者金融的人才能赚钱。

而针对别的行业或者公司,我还真很少发现所谓第一学历有网上的教育恐怖主义形容的那么重要。

3,社会招聘的真相

一般强调第一学历重要性的人,大多数都是没有过一天工作经验的学生或者入职不到一两年的新人,通篇都在胡说八道。我作为一个“别的行业”的人,带过团队做过招聘,只从我个人经验来说说招聘是怎么回事儿,如果你觉得有用就行,觉得没用那我只能说我很抱歉,就只能分享这么点微小经验了,非常很惭愧:

招聘的渠道一般是分成三种

校招、社招、实习生招聘

实习生招聘也属于校招里的一种,但很特殊,我们得专门分开说

1)校招

校招的时候,公司都是直接进驻到各大高校里宣传,所谓的学校好,对找工作的直接优势就是,有些好公司,只会去某一些学校去招人,比如我比较熟悉某大型IT公司,在广州只去了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做校招。

而在收简历的时候,只要你在场,简历都会收下来的,或者你投校招系统,关键词符合了,也会通过的。

所以你懂我意思吗?也就是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有一个关键词匹配,都会通过。

但是这不代表你肯定能被选上,为什么?

因为学历只是基本门槛,不是制胜因素。

很多人会犯一个简单的逻辑错误,他们看到XX公司只去XX学校宣讲,或者XX公司里的人,大部分都是某类学校的,他们因此就会把事情给搞反,在他们眼中就变成了,只要进了XX学校,就可以保证我高枕无忧的进入XX公司。

这里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学生思维,逻辑谬误,事实上哪怕是中山大学,也不可能做到所有人100%进500强。

学历只是一个门槛,达到了这个门槛后,你的简历闪光点就绝对不再是学历了。

我作为一个招聘者,收了这么多简历都是同一类别学校的,你会天真的认为我照单全收不再看别的条件了?

这时候要看的就是你过往经历过往成绩了,这些考核标准参考量就构成了一个很复杂的评价体系,我们这里说不完,以后再说。

第一学历不好,第二学历闪光,在简历上的确不是优势,但已经满足了基本门槛,如果这时候你的本科或研究生阶段,有很多亮眼成绩和积累的努力成果,这时候会让你的简历充满闪光点,在面试时候也能脱颖而出。

2)社招

社招就是赤裸裸的坦白相见了,条件直接一一来看,做过哪些事儿,有过哪些经验,待过那些公司,是不是我们需要的,一一排查,很容易就搞定,比校招省事儿多了,用起来也好使唤。应验了那句话,处男有什么好的,啥也不懂还得慢慢教。

社招的逻辑反推过来就是,你刚毕业进不了一线公司,但是可以想办法进入有点小名气的二线公司,然后慢慢积累工作业绩,过个两三年写份好点简历,完全可以跳槽到业内的顶尖大公司。

尤其考虑到,进入职场后,你的人脉和生活社交方式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有着无限的可能,跟你狭隘的校园生活完全是两回事,所以我个人建议,如果你的人生目标就是为了经济宽裕,而不是学术成就,那么就尽快的离开校园去多实习,越早越好(在不影响成绩顺利毕业的前提下)。

读书当然可以读,觉得有必要,读研也可以(比如有些院校实在太差,能考上好的学校就去吧),但不管你是在读本科还是读研,不管是名校还是非名校,如果你的追求真的是经济方面,都请牢记着一件事:

尽早的接触社会,越早越好,这种接触包括但不限于,学习如何写好简历,找一些正规公司的实习抽空做做学学,在实习中努力学习多交朋友主动拓展人脉。这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世界突然变得很大。

大学不够好,可以靠考研弥补吗?

4,混社会基本原则

1)多拓展人脉和社交

大学生积累人脉的方法无非三种,一个是院系前辈的介绍(相对较难),一个是网络自媒体的运营,这个得用心经营,脉脉linkedin什么的都好好琢磨,一个是实习期间的交游,这个效果最好最佳。所以找实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实习期间努力工作表现较佳和多交朋友。

2)扬长避短,冷静分析,停止抱怨

混社会很重要一条就是扬长避短,既然明知道学历不行且无法改变,就不要沉湎于改变不了的部分,集中精力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学历不行,就别浪费时间再讨论学历,因为毫无意义;

学历不行,就不要浪费时间去找那些对学历特别重视的单位企业,比如卡学历卡的特别紧的公家单位,比如顶尖的国际投资咨询公司等等;

学历不行,那么就得好好想想怎么积累实习经验和实习成绩,通过这个来作为闪光点。

我向你保证,网上各种所谓第一学历至上的言论,一个个从自身的惨痛经历出发,告诉你研究生学历没多大用,起不到弥补作用,都是因为认知偏差,作为一个招聘甲方来说,拒绝他们的最大可能性不是学历不行,而是因为他们的简历和面试都没有闪光点,这样的人持有较硬的第一学历仍然不容易找到好工作。

光有个好看的研究生学历,没别的经历无卵用,同理光有个好看的本科学历没有别的经历也无卵用,死活抱着学历不放的人,忽略了自己的专业和技能特长相关领域成绩的人,再好的学历也无卵用。

因为学历真的只是个门槛,你达到了这个门槛,却没有其它素质,就只能被人挑挑拣拣,如果你本身素质强,上来就说一圈成绩如何,经历如何,有过实习经验,这些闪光点都一一呈现,大部分公司根本不会对你的第一学历挑刺儿。

所以不是研究生学历不好使,而是持有这个研究生学历的人不好使,没闪光点说服不了甲方,光有个学历证书,不管是第一学历和第二学历,说服力都太弱,不够。

5,高考至上最重是一种“死人思维”

针对社交网站尤其是知乎这种地方流行的思维认知,即学历最重要,我做啥也没用,想多说几句。

大三时候看福本伸行老师的《银与金》,里面主角森田铁雄问一个企业主,说你反正都这么有钱了,高枕无忧的吃喝玩乐不是很好么,干嘛还要努力奋斗承担这么大的风险,那位企业主说了一句让我终身难忘的话,至今仍然不断拿来自我警醒:

大学不够好,可以靠考研弥补吗?

在这些网站上我已经见过数不胜数这类死人的想法:

最重要的命运是18岁的录取通知书决定的,之后做什么都无用了

如果他们只是这么想想还好,但关键是说的好像考上名校就彻底高枕无忧了,这想法让我觉得挺不安的,对名校生也是侮辱和抹黑。

他们没有把人生看作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始终坚持努力,去迎来一个又一个不同的高峰,而是坚定的认为人生巅峰就是在18岁那年夏天,以后的一切都没意义了。

这就是没有把人看做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而是看成了一堆品牌和符号堆砌出来的虚幻,没有提到个人的专业兴趣和特长以及理想,只有堆名牌。

第一学历,第一工作,被他们看成了生死抉择,错过了就再也没办法,从来没有把人生看成一个长期的不断奋斗过程,如果他们现在还是高中生,现在这么说当然是对的,因为还有改变,可大学生现在都已经无法改变过去了,就继续在无法改变的现实上彻底躺倒,再也不动弹咯?

甚至连别的同学试着多实习多读书,进行亡羊补牢的尝试都被他们所嘲笑和不屑。

这不是死人的想法是什么?

这类人18岁就死掉了,之后就是慢慢等老,到了80岁再被埋掉。

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