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只是畢業的最後一個作業?

在許多老師看來,中國學生的畢業論文最大的問題在於論文就是作業之一,而不考慮其中所要求的學術、投入、態度等因素,敷衍了事。對待論文的態度,其實也是每個人對待學習的態度,心態都不對,怎麼寫得出好論文。

論文,只是畢業的最後一個作業?

“現在學生普遍都太急功近利了,對待論文的態度就有問題。”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鞏玉濤老師說。

在鞏玉濤老師老師看來,大學裡的學習風氣並不是很好。一方面,是學生上大學之前學習太緊張,上了大學突然就鬆了,無論是出於之前太累了需要放鬆,還是壓力太大之後的反彈,學生對於學習都不重視。另一方面,在大學的制度管理中,學生評教對老師職業影響比較大,而且大學教學環境跟中學不同,老師跟學生很難有情感鏈接,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平時對學生要求也不高,久而久之,也加劇了學生對待學習態度不認真的問題。這就給畢業論文質量低種下了根源。

“選題容易假大空,學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基本上操作性都不強。” 鞏玉濤老師指出大學生畢業論文的另一個影響因素。因為教育跟實踐存在脫軌問題,很多大學生髮現自己上課所學的東西無法應用到實踐中去,缺乏對學術研究可操作性的意識。“我們學院是施行大類招生的,大類招生就有可能導致學生的專業性培養不夠,導致在寫畢業論文的時候寫作能力都不行。”

鞏玉濤老師也表示,想對本科生畢業論文提出質量要求是沒有辦法的,基本上只要學生能把材料梳理好,把邏輯把握好就可以了,也不敢提創新性的要求。“我個人覺得本科生畢業論文其實就可以取消了,因為一方面它對學生找工作沒有作用,一方面對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沒有幫助。很多學生都是應付性地去寫、去借鑑,甚至去抄。”

在大學裡,一般有三種人,學霸、學渣和普通人,或者稱之為“學酥”。每一種人對論文的態度都不盡相同,呈現出來的論文質量也涇渭分明。其實每一種論文,你的論文態度就是你的學習態度。

名副其實的學霸陳婉菁,是一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2011 級畢業生,大學四年的獎學金從未落下過。她的畢業論文,就是基於自己專業和興趣而寫——《新媒體環境下中小型非政府組織的傳播策略研究》。為了這個論文,在前期她就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走訪各非政府組織,跟傳播負責人進行交流。

“我想知道他們具體在實際的傳播中是怎樣做的,而不僅僅是摘錄書上的、已有的觀點。”陳婉菁說,“選擇這樣的方式的確挺難,挺費心力的。但想到這是最後一次寫論文了,就覺得不能讓自己後悔。很多人會說自己太多事情太忙了沒時間寫,這些其實也能理解。但是我覺得,在時間有限的時候,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儘量認真,而不是將這個當做藉口就認為自己隨便應付是有理的。或許之後我讀了研或者更成熟之後再回頭看我的論文,依舊會覺得粗糙,但是至少我做到了我能做到的最好。”

而對於畢業論文,抱著隨便寫寫就過的心態的人也不在少數,更多人是把它當成作業的一部分,但求完成,不求出色。“雖然論文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神聖的學術意義,但是不管怎樣,好歹算是個作業,我得好好寫吧。”2012 級正面臨畢業論文問題的陳茜說。

還有一種,是根本不當回事的學渣,華南農業大學 2012 級的吳同學就表示,“距離我們系第一次答辯已經過去 3 天了,但我還在奮戰我的初稿。不過我不擔心畢業的問題,畢竟我畢不了業學院也不光彩吧,大概也是因為沒有畢業的壓力,很多人才會對論文得過且過。”

論文,只是畢業的最後一個作業?

每年中國大陸都會爆出眾多論文抄襲的新聞,大陸高校論文水平參差不齊也頗受詬病,而香港、臺灣、國外則被認為是學術風氣佳、論文認真的代表,那麼真如大家所認為的更好、更嚴格嗎?對待論文的態度,真的有地域的差別嗎?

曾在臺灣中文大學交換的鐘同學說:“在臺灣交換的時候,幾乎沒怎麼寫論文,就只有一堂課需要課程論文,而當時老師也只是要求開始寫之前要跟他談一談,最後我交了之後就回大陸了,沒來得及看到評價。”

鍾同學還說道:“臺灣並不太在意論文這種考核方式,他們的考核標準主要是平時表現,課堂展示、話劇、讀書筆記之類的。我當時交換的那個專業就沒有畢業論文這種東西,而是做一個項目。”

而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交換的李同學也表示,自己在香港交換期間,只寫過幾次論文,案例分析之類的作業比較多。“在論文中,香港會比較注重你獨立思考的能力,論文中可以體現你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而對於論文的要求,好像都差不多,也沒有特別嚴。只是因為是自己選的課,所以很感興趣,自己會做得很投入。”

論文,你是哪種心態?

論文,只是畢業的最後一個作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