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匹馬入荊州之前,荊州是怎樣的狀態?


簡單概括為:

宗賊作亂,袁術阻軍。劉表於公元190年受命為荊州刺使,奉命坐領荊州,而此時荊州內部確實十分的混亂,可以說是暫時成為了無主之地。

群龍無首,豪強阻隔

公元190年,孫堅得到傳國玉璽,毅然退出聯盟的腐朽統治,迴歸大本營長沙,並射殺當時的荊州刺使王睿,一州之長都被弄死了,加上朝廷此時已被董卓亂政,更沒有閒暇派兵平亂,一時間,群龍無首,各大士族爭相奪權,私養賊軍,一時間,荊州烏煙瘴氣,百姓苦不堪言。

當然了,董卓也不是完全昏庸,還是象徵性的任命了劉表去當這個刺使意思意思。劉表現在就是個光桿司令,這個刺使任命暫時沒什麼用,於是,劉表便來了個單馬入宜城,決定利用宗族來打敗宗族。前面也說了,宗賊,其實就是當地的豪門組織了自己的私有武裝,恣意妄為。劉表找到了兩個人:蔡瑁和蒯越,蔡氏是當地望族,蔡瑁作為宗族代表,自然也是有一定的實力,大家對於蔡瑁,可能就是知道他打壓劉備、投降曹操和被周瑜反間計謀殺這些事,其實蔡瑁挺有實力的,在劉表平定荊州立下了汗馬功勞,當然,這也是為什麼成了劉表連襟的原因吧。

再說另一個人,蒯越,字異度,曾被曹操大加讚賞不喜得荊州,喜得異度耳,異度就為劉表出謀劃策,理平者先仁義,理亂者先權謀。兵不在多,貴乎得人。大概意思,就是雙龍出海,先把賊頭目都騙過來殺掉,震懾賊兵,再以朝廷仁義入主荊州,當然,劉表也是這麼做的,一文一武,火速就坐穩了荊州。

袁術虎視

攘外必先安內,劉表解決了內部矛盾,開始準備這個外患。在劉表來之前,袁術和孫堅算是一條戰線,對荊州虎視眈眈,如果朝廷沒有指派劉表來,恐怕荊州很快就要易主。其實劉表也算是幸運,在公元191年,袁術派孫堅來打荊州,劉表便讓黃祖去迎擊,就是這麼巧,古代打仗,什麼都不好說,死於亂軍流失的將軍,不在少數,而我們的江東猛虎

孫堅就是這麼倒黴,一下子被流失擊中,命喪荊州,主帥一倒,部曲自然潰逃,袁術這個草包,更是打不進來了,只得規避南陽。從此,荊州之地,基本就落入了劉景升手裡,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太平日子。

因此,劉表來之前的荊州,是混亂不堪的,內亂外敵,當然,最慘的還是百姓吧。

我是三清真氣,希望對您有幫助吧,喜歡的話,記得關注喲


峴批三國


《三國演義》中徒有虛表的劉表,早年也曾經有過短暫的輝煌。他匹馬入荊州,在人地生疏,豪強林立的他鄉,居然站住了腳跟。這個經歷,頗似當年的光武帝劉秀。

事實上,劉表對東漢末年的政治格局影響很大,沒有他就不可能有後來三足鼎立的局面。因此,劉表這位過渡性人物,很值得人們關注和研究。

劉表赴任荊州之初,這地方亂象叢生。劉表憑藉出色的政治智慧,在極短的時間內,將荊州牢牢抓在手中。那麼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從這場治亂中,我們又能洞悉哪些讓人驚歎的幕後真相呢?

荊州亂局

漢獻帝初平元年,時任長沙太守孫堅,與頂頭上司荊州刺史王睿發生激烈衝突,孫堅憑藉武力,逼王睿吞金自殺。

孫堅逼死王睿後,又殺了南陽太守張諮,與流亡到南陽郡魯陽縣的袁術聯合,奔赴洛陽,征討董卓去了。

掌握漢帝國最高權力的董卓,為了拉攏天下士族階級的心,他下令為兩次“黨錮之禍”遭受迫害的士人解禁。劉表就是“黨錮之禍”中的太學生領袖之一,他被董卓舉薦為新任荊州刺史。

劉表是西漢宗室後裔,漢景帝之子魯恭王劉餘之後。不過中間隔了一個東漢,他這位宗室僅剩下一個士族子弟的身份了。劉表世居山陽郡,此刻遠赴荊州,兩眼一抹黑。

更讓人膽寒的是,荊州此刻已經成了東漢帝國的“化外之地”,各地豪強林立,有的乾脆殺了當地長官,奪了官印自己坐堂。

荊州最北邊的南陽郡,太守被孫堅殺害,地盤被他送給了袁術。孫堅離開長沙後,當地豪強蘇代,強佔了官府,自立為太守。有個叫“貝羽”的,佔領華容縣,自封縣令。《後漢書》和《三國志》,用了四個字形容荊州的現狀——宗賊大盛。

所謂“宗賊”,就是以家族勢力為根基的賊,他們的目的不是打家劫舍,而是掌控地方政權,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豪強士族集團”。

也就是說,荊州當時已經演變成,由若干豪強勢力控制的割據狀態,是“州中獨立王國”、“郡中獨立王國”。

劉表這個外鄉人,手上掐著朝廷的委任狀,居然無法上任。很有可能,他在赴任的途中,就被這些豪強勢力幹掉。

年僅五旬的劉表,一點不“徒有虛表”,他拿出了驚人的勇氣,喬裝化名,單人匹馬,一路潛行,突然出現在襄陽附近的宜城,奇蹟般地上任了。

上任只是第一步,讓官印發揮效用,他才是真正的荊州主人,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劉表治亂

其實劉表治亂的手段很簡單,就四個字——以“賊”制賊!

劉表上任不久,就召見了三位名人:蒯良、蒯越和蔡瑁。這段故事史書有記載,建議你先不要讀,容易被誤導,我用很簡單的說法讓您一眼洞悉本質:

“這仨人都是荊州豪門士族集團成員,劉表找他們求計問策是幌子,其實就想告訴他們一句話,我劉表治下的荊州,你們的家族將是利益核心成員,簽約不?”

這就是劉表的聰明之處,他一眼看清了荊州亂局的根——豪強勢力太大,自己根本不是對手。但有一點,“佔郡(縣)為王”的豪強們只是少部分勢力,還有一大批看著流口水,虎視眈眈等著上位的豪強,比如蒯氏、蔡氏。劉表只要拉攏他們,篤定讓他們替他打頭陣,幹掉山大王們。

所以,拋開文縐縐的說法,劉表的這一招就叫“以賊治賊”,都是豪強,只不過劉表要建立一個以自己為核心的“賊窩”。獲得身份認可的“宗賊”就不是賊了,就是豪門士族了,體面吶,誰不願意幹?

那一次會談後,蒯氏和蔡氏迅速行動,光蒯越一人,就幹掉了五十五個“宗賊”。蒯越又與龐季合作,說服佔據襄陽的張虎、陳生,讓出荊州治所,從此劉表才正大光明地到襄陽辦公。

有人會問,蒯越、蒯良和蔡瑁怎麼這麼牛?他們怎麼就把那些擁有武裝的“宗賊”幹掉了?

原因有兩個。

其一,你以為蒯氏和蔡氏就是小綿羊?前面說過,本質上他們也是“宗賊”,他們的家族也有武裝,只不過沒有搞割據,或者沒鬧得那麼出格而已。要論實力,蒯氏和蔡氏家族的實力,遠遠不是蘇代、貝羽這些無名家族能比的。

其二,劉表拉攏蒯氏和蔡氏,看中的不僅僅是這兩大家族,而是這兩大家族背後的龐大勢力。我說一組荊州各大家族的姻緣關係,估計你會瞠目結舌:

  • 蔡瑁的姑姑嫁給了當朝太尉張溫;
  • 蔡瑁的大姐嫁給了黃承彥,黃承彥即諸葛亮的岳父;
  • 蔡瑁的二姐嫁給了劉表,這是劉表本地化的重要棋子;
  • 蒯越有位族兄弟叫蒯祺,他就是諸葛亮的大姐夫;
  • 諸葛亮還有個二姐夫叫龐山民,胖山民就是名聞遐邇的龐德公之子;



  • 龐德公還有兩個侄子,一個叫龐統(耳熟不),還有一個就是與蒯越一起收復襄陽的龐季;
  • 龐德公作為荊州士族階級的核心人物,他周邊還圍繞著一批名士,比如(水鏡先生)司馬徽、崔州平、徐庶。這些名士周邊,又有一大批士族子弟追隨。

這還僅是當時最有名望的士族階級之間婚姻關係,如果將家族譜系全部羅列出來,我敢肯定,荊州豪門士族集團,就是一個大家庭!

請問,在荊州還有什麼他們做不到的事?當年光武帝劉秀,就是用這種辦法,為自己謀得了龍椅,劉表偷師劉秀而已。

洞悉荊州

荊州就是東漢天下的一面鏡子,荊州如此,全國都是如此,它照見了東漢帝國的興盛,也照見了東漢帝國的沒落。

由於豪門家族掌握了政權,察舉製成了他們內部的遊戲,讀書人要想出仕,除非你在這些利益集團範圍內,否則你只能做他們的附庸。由此,豪門集團控制下的察舉,舉出來的“餅才”越來越多,而那些有真學問的寒門仕子,則永遠被壓制在底層。

劉表依靠豪門士族集團的勢力,迅速坐穩了荊州一方土地神之位,可是豪門士族對政治的破壞力,始終無法得以解決。為了自己的地位,劉表只能遷就他們的利益,繼續沿著東漢帝國沒落的軌跡滑落。

這就是劉表在荊州一事無成的根源。

相反,非豪門集團的出身的曹操、劉備、孫權,卻破繭而出,他們治下的“三國”,對舊的豪門集團採取了打壓、分化和拉攏,割除了漢末的一些政治腐肉,這就是他們能成功的原因。


尋根拜祖


劉表是被朝廷派去接替被孫堅逼死的荊州刺史王睿的,當時荊州的局勢非常混亂。外有袁術屯兵魯陽並且連接孫堅虎視眈眈,荊州地方內部宗賊勢力極大,朝廷和官府的號召力越來越弱,甚至有長沙蘇代、華容長貝羽等人聚眾自守,並不聽從州府號令。

劉表之初為荊州也,江南宗賊盛,袁術屯魯陽,盡有南陽之眾。吳人蘇代領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長,各阻兵作亂。《戰略》司馬彪

劉表接到任命後前往荊州,中間要突破袁術的封鎖,所以只能單騎潛行。面對眼下這內憂外患的局面劉表首先到宜城召集襄陽望族中的蒯良、蒯越兄弟和蔡瑁商量對策,並且定下了平定荊州的方針。先迎娶蔡瑁姐姐實現與本地豪族聯姻進行政治捆綁,然後依託本地世族作為基本盤對宗賊勢力又打又拉,逐步平定荊州內部。

內部穩固後面對袁術和孫堅對荊州的攻勢採取積極對抗的方式,孫堅在督戰時中流矢身亡,袁術進攻荊州本來就主要依仗孫堅的戰力,如此一來根本無力再次發動攻勢。

後來中原大亂,原來西涼軍的部將張濟率領人馬侵攻荊州地界,在攻打穰城時中流矢身死,荊州官員紛紛向劉表道賀,這時候劉表名士脾氣起來了說:“張濟勢窮而來,我們這些做主人的沒有禮遇他,導致兩軍交鋒,這不是我的本意呀。我接受弔唁,不接受祝賀。”

建安元年,驃騎將軍張濟自關中走南陽,因攻穰城,中飛矢而死。荊州官屬皆賀。(劉)表曰:“濟以窮來,主人無禮,至於交鋒,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賀也。”使人納其眾,眾聞之喜,遂皆服從。

張濟死後侄子張繡接管了張濟的軍隊與劉表和解屯駐宛城成為荊州與中原諸侯的防禦緩衝帶,劉表也負責起了張繡的軍糧供給,雙方實現了互利互惠。至此劉表實現了荊州偏安一隅的防禦佈局,此後專注內政文教並無征伐天下的雄心,雖然此舉註定了日後被中原霸主吞併的命運,但荊州的百姓卻是享受了十八年的亂世太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