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希新:让德育在活动中发生

还没关注?

迟希新:让德育在活动中发生

快来点这里

迟希新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德育与班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国培计划全国中学班主任培训示范项目负责人

迟希新:让德育在活动中发生

时下,活动育人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更是把“活动育人”列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德育实践层面,诸如活动的育人价值、活动育人的机制和原理,特别是“学生的教育为什么离不开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语)这样的核心问题并未得到清醒认识、有效落实。我们有必要回到原点,基于德育的基本规律,认识活动的育人价值。

德育实践中,“说教式”和“灌输式”教育之所以被学生拒斥,难以达成预期效果,是因为教育者忽略了德育是一个情感生发的过程,是一个外在价值引领和学生道德观念自主建构有机统一的过程。英国德育有个观念:“道德是被感染的,绝不是被教导的。”没有情感触动,没有真实体验的强制、灌输式的德育,既不会在学生内心留下深刻印记,也无法完成道德行为转化的目标。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克伯屈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种类型,为我们提供了活动价值的实践确证。他认为,以掌握教学大纲所指定的知识和技能为目标,是“主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经意间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为“副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态度,收获的一系列感受、体验或经验为“附加学习”。德育活动既是“副学习”的载体,也是“附加学习”的载体,是学生情感体验、心灵触动的重要来源。而在我们古代,荀子强调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也是这个道理。故而,德育必须摒弃说教和灌输,在活动中生发德育,通过放慢教育节奏,拉长教育时间,以活动为载体实现教育变革,以活动过程改变学生成长的积极性,促成“情感”和“态度”目标的达成。而这包含几个层面的理解。

教师首先要让德育活动在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发生。单一、脱离实际的德育形式难以给予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把德育活动与学生真实的班级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建立联系,把抽象的灌输和说教变成学生亲历的活动体验。正如在当下热门的研学旅行、综合实践、博物课程中,学生提升的远不止是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让德育活动在学生的自主建构中发生。随着年龄增长,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自主建构生活观念的能力、自主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逐步提升。一次德育活动留给学生的不能仅仅是情感触动,更要通过活动后的体悟和反思,让具备一定思考能力的学生形成自己的领悟和理解,让学生通过德育活动感受、体验合作、分享的过程。如,通过艰苦劳作萌生珍惜劳动果实的感念,或在经历苦难和挫折后逐渐建立挑战自己的勇气和信心,这种效率一定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学习或言语说教能相提并论的。

中国古代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在论及有效教育引导的方式时,曾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原则,而其中的“开而弗达”就明确提示教育者:善于讲道理的教师不是喋喋不休的训诫,也不是把道理给学生讲得明白无误,而是善于给学生提供情境,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自己寻求答案。这不仅是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性,也是在努力促成学生道德观念的自主建构。

表面上看,德育活动放慢了教育的节奏,拉长了教育的时间,教育的“时效性”似有所降低,然而,正是这样以活动为载体的“慢教育”,才会让学生对自己经历的事情产生触动,并在真切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独立构建正确观念、思想和价值判断,真正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迟希新:让德育在活动中发生

在这里,打开教育生活

鼓屏1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