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變遷史

“青樓”這個詞,原本指豪華精緻的雅舍,有時則作為豪門高戶的代稱,如《晉書·麴允傳》:“南開朱門,北望青樓。”邵謁《塞女行》:“青樓富家女,才生便有主。”南梁時,劉邈《萬山兇採桑人》詩首句雲:“倡妾不勝愁,結束下青樓。”不過這裡說的“倡妾”,可能只是“家妓”而已。至唐代,“青樓”兩種意義仍參雜錯出,甚至有一人之作而兩意兼用的例子。如韋莊《貴公子》“大道青樓御苑東,玉欄仙杏壓枝紅”,與大道、高門相關,而與豔遊、酒色無涉;而《搗練篇》“月華吐豔明燭燭,青樓婦唱衣曲”,則指妓院。宋、元以降,“青樓”的偏指大行於世,反而成了煙花之地的專指,不過比起平康、北里、章臺、行院等詞更為風雅。作為上等妓院,青樓中的妓女,一般是藝妓,也有色藝雙絕,兩種服務都提供的。但無論如何,吟詩誦詞、彈琴唱曲,仍是最主要的節目。她們中間不乏才華洋溢的詩人、說唱文藝家和戲曲表演藝術家,如薛濤、張窈窕、嚴蕊、周月仙、張玉蓮、馬湘蘭、陳圓圓、柳如是、董小宛……寧宗一先生在為陶慕寧《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所作的序中指出:“她們在中國文藝史上無疑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世界文藝史上,這倒也是我們中國的一大特異貢獻。”

青樓,變遷史

最早發明官妓的,是春秋時齊國的宰相管仲。他設置了擁有700名妓女的國家妓院。無獨有偶,與管仲時代差不多的古希臘雅典的政治改革家梭倫,也開設了國家妓院,他始創妓院大抵有“四大初衷”。

其一,增加國家收入。

其二,緩解社會矛盾。春秋初,由於王宮貴族、士大夫以及富豪鄉紳均可蓄養大量美女,因而造成社會上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調,社會上之曠夫及工商市民的性飢渴。  

管仲創辦妓院,其初衷也是為滿足社會上大量無妻可娶男子的性需求,同時還使很多女奴得以適當安置,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社會矛盾。

其三,網羅四方人才。春秋初期,各路諸侯爭雄,管仲為讓齊桓公能夠稱霸天下,便試圖藉助美色招引併網羅四方人才。  

管仲就利用齊國獨創的女閭加以廣而告,引誘那些好女色的文士武將來齊地一覽春光,從中物色到的大批優秀人才,成為齊國稱霸一時的重要支柱。 

其四,供齊桓公玩樂。據古籍記載,齊桓公原本是一個好色之徒,“好內,多內寵,如夫人者六人。”但六個夫人仍滿足不了他,閒暇時便四處尋花問柳。因此管仲當初創辦女閭的諫言,便很快獲准,畢竟這可以既滿足齊恆公的需求,又能保證其安全無憂。

官妓的來源,主要有三:

一、罪人家屬--古代的人權單位不是個人,而是家族。一個人犯罪,常常連累到一家。通常的公式是:男人給宰了,妻女則淪為官妓。

二、奴隸買賣--古代希臘羅馬的奴隸,在人口比例上比中國多;但在時間持久上,比中國短。中國買賣奴隸,有過“與牛馬同欄”的大場面,人變成牛馬,還有什麼可說。

三、墮入風塵--是變相的一種人口買賣,只不過被買賣的,原屬良家婦女。《北里志》所謂“誤陷其中,則無以自脫”,就是這一類。

歷史上很多青樓女子生活並不悲慘,反而和許多富家公子來往甚密抑或是在戰爭中留下了自己的深刻烙印,更有甚者,還能與天子有所瓜葛,這些人中包括柳如是,梁紅玉,李師師等。青樓含義沒有人們普遍認識那麼簡單,它是古代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