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地球多远距离,地球就没有引力了?

让爱永恒186390619

答:理论上,地球引力的距离是无限的;不过,我们可以试图估计一个距离。


在物理实验中,经常用一个微观粒子的重力和电磁力平衡,来建立物理模型。

所以单个微观粒子的重力,几乎是我们用到的最小重力值,那么我们来看:一个人要距离地球多远,他受到地球的引力,会大致和一个氢原子重力相当呢?



1、一个氢原子质量:m1=1.674×10^-27kg;

2、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9.8m/s^2;

3、万有引力常数:G=6.67×10^-11 N·^2 /kg^2;

4、地球质量:M=5.965×10^24kg

5、一个成年人体重:m2=60kg;

6、一光年:L1=9.46×10^15m;

很容易计算,这个距离:

R=√(GMm2/m1g)=1.2×10^22m=127.5万光年;

相当于在空间中放置一个地球,然后你在127.5万光年外,受到地球的引力,相当于一个氢原子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


当然,这个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过我要说明的是,地球的引力范围是非常远的。


127万光年已经远远超出了银河系的范围,但是这么远的距离,引力真的可以忽略吗?



我看未必,要知道,银河系恒星数千亿颗,虽然每颗恒星,对127万光年外小物体的引力,小到可以忽略,但是这些微小的引力加起来,就是不得了的,就是整个银河系对你的引力。

这就是引力的强大之处,也是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理论上,地球引力的距离是无限的,但是引力以距离的二次方指数衰减,所以太远的地方,地球引力就可以忽略了呢!



艾伯史密斯

在读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时候,总觉的牛顿没有确定两物体引力有效范围。所以我用高等数学极限思想写了。

牛顿做了两物体有效距离万有引力定律F=GmM/r^2. 什么叫有效距离,打个比方,我们用手抓东西,在我们手有效长度内我们能将东西抓住,超出范围我们就抓不住。再如两块相互吸引的磁铁,我们将它分开,当距离达到一定点时,两块磁铁的相互吸引力就消失了。两事物离开多大距离引力就没有了,牛顿没有做。

地球与宇宙引力作用

我们先看级数:1/1

1/41/91/16,⋯⋯1/10000,⋯⋯1/n接近于零,极限lim=0

GmM/1GmM/4GmM/9GmM/16,⋯⋯GmM/10000,⋯⋯GmM/n接近于零,极限

lim=0

万有引力定律:F=GmM/r^2. 可以展开成级数,用123……n代入r

F=GmM/1^2. F=GmM/2^2……F=GmM/n^2xm=0. X是修正系数。

万有引力定律展开级数可以看出,将GmM

看成常数,引力随着距离增长而缩小,当距离增长到一定点,引力作用就接近零0⃣️,极限值等于00点就成边界线,丨边界线以外的星星跟地球没有引力关系。

1、地球🌏1x1一星星🌟

2、地球🌏

一一2x2一一星星🌟

3、地球🌏一一一3x3一一一星星🌟

4、地球🌏一一一一4x4一一一一星星🌟

⋯⋯

100、地球🌏一一一一⋯100x100⋯一一一一星星🌟

⋯⋯

n、地球🌏一一一一一一⋯n^2⋯一一一一一一星星🌟

r=n时:F=GmM/n^2xm=0.

地球不是跟整个宇宙有引力关系,引力关系只在日历影响范围内存在,这边界围成的空间称上帝的房子。

我们都在日历中过日子,我们所知道的知识,一天就是地球自转一圈,向往太阳的一面为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由于太阳光照不到,就成黑夜,就是说一天是由太阳与地球共同工作来实现的,地球的工作不能单独完成。一月就是月亮绕着地球转一圈,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潮水现象,主要由月亮引力作用于地球上,这种作用使地球上的水和空气处于流动状态,流动的水和空气能够保持新鲜。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转一圈,而地球绕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因此地球不只是受太阳的引力作用,同时也受星星的引力作用,这种椭圆形轨道使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发生改变,使地球上有四季的发生,正是地球,月亮,太阳,有关联星星共同工作联系成一个整体,使生命的发生具备了条件。但不是整个宇宙的星星都对地球发生引力作用,只有在一定程度范围内星星才对地球有引力作用,我们知道月亮不是很大,因为距离地球很近,引力作用很明显。潮水主要是由月亮引力作用的,观察一年的潮水变化,就会知道太阳引力也对潮水发生作用。潮水与星星的关系不明显,可以认为星星的引力对潮水的位移为零。同理,处于远处的星星,当与地球的距离到达一定点,可以认为星星的引力作用,对地球运动轨道偏移为零。就是说处于地球引力之外的星星,对我们的生存没有关联。


717wang

  1. 万有引力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由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牛顿指出:任意两个质点都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的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原理公式如下所示:


也就是说:物体与地球之间的引力使物体不能离开地球。

由公式可以看出,当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趋于无限远时,两者之间的引力将趋于无限零。

2、然而还有一个概念就是离心力(centrifugal force),它是一种虚拟力或称惯性力,它使旋转的物体远离它的旋转中心。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物体会发生离心运动。当物体在做非直线运动时(非牛顿环境,例如:圆周运动或转弯运动,因物体本身

质量存在,质量造成的惯性会强迫物体继续朝着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原来那一瞬间前进的直线方向)前进,而非顺着接下来转弯过去的方向走。如下图所示:

当物体受的力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时,即离心力大于向心力了,物体会做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现象叫做“离心现象”。卫星发射好像就是利用了这原理。

离心力与物体做圆周运动的速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当其圆周运动的速度达到临界速度时,就会产生离心运动,从而脱离中心物体。

注意:离心力作为惯性力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它是以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

总结:引力不可能消失,只可能无限小。如果你想脱离地球,那就需要绕着地球跑圈,而且速度得非常大,哈哈,开个玩笑。


飒飒子吹机械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看了一些楼主的回答,有的以微观粒子的重力大小作为引力最小值;有的以地球年龄作为引力传播的时间,再计算出距离。有的提出改变参照系来摆脱地球引力,有的干脆说无论多远地球都有引力,但又说不出原因……心下都觉得不太满意,题目是问多远距离,地球就没有引力了。首先肯定不是最小的意思,而是没有。其次引力的实质到现在也没有搞清,引力的传播速度,爱因斯坦只否定了牛顿的超距作用也没有明确就是光速,,只说引力波是光速传播。引力波是时空的涟漪,引力的波动,但它不是引力的传播,否则我们每天都能检测到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波。目前科学界虽然认为引力是光速传播,但并没有办法在实验中证实。退一步讲即使引力以光速传播,地球存在46亿年,引力范围也不会只有46亿光年。就象宇宙的年龄有138亿年,它的直径却有920亿光年一样。因为宇宙在膨胀,宇宙的膨胀是时空的膨胀,膨胀的速度远超光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球的引力范围应该是(如果看作是简单的线性关系)46x920÷2÷138=153.3亿光年。

根据广义相对论,把引力场看作是时空的弯曲,引力只不过是弯曲时空的几何效应,那可以看出引力和时空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知道宇宙是一个整体,宇宙时空是一个整体,那么和时空相连的引力也是一个整体,每一部分都受到所有整体的影响,精确意义上我们不能单独考虑一个局部的问题,物质使时空弯曲,时空又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物体反过来又影响着时空。地球受太阳等天体的影响,地球也影响着太阳,地球的引力受到了太阳等天体的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只考虑地球的因素,地球的引力和全宇宙的引力是不可分割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球的引力范围是全宇宙。


物原爱牛毛1

牛顿经典力学的万有引力定律: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个定律在地球范围内适用,但是当计算放大到宇宙,当地球本身作为一个量点而不是背景场时,就不再适用了。因此,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才会被广泛验证并得到公认。

要说清楚地球的引力范围(即离地球多远距离),不能将地球作为一个孤立的力场来计算,那样理论上得到的数值是不适用的,会引起经典力学与广义相对论表面上的矛盾和冲突。而是要将地球的引力和整个太阳系的引力场关系结合起来计算,才能得到尽量精确的数值(当然不可能有绝对值)



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的产生其实是大质量物体的时空弯曲,引力波就如水面的涟漪,理论上是可以一直扩散的。但是,当一滴水的涟漪遇到一个波浪的冲击时,那滴水的涟漪就被消散了。也就是说,引力的作用是相对的,只有在相对的条件下,作用在相对的对象上,才有产生引力效应。有效的引力数值才有意义。比如说地球的引力能对地球表面的所有物体产生作用,那是因为地球上的任何东西质量都比地球小。当要计算这类物体与地球引力之间的关系时,只要代入万有引力定律就可以,只要逃逸速度低于第二宇宙速度(V2=11.2公里/秒。)就会在地球引力范围内。可以通过其自身的质量代入公式算出引力距离。也就是说地球引力效应距离是相对不同质量的对象,数值不一的。

当引力的对象质量比地球大时,那么地球的引力就会被对象的引力抵消,数值就接近于O,那么引力的有效距离就会失去了测量意义。比如说太阳,地球对它有引力作用吗?有,但是太阳比地球引力更大,当二者互为对象时,计算的结果便只有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才有数值体现和意义。


说了半天,地球的引力有效范围(当没有具体作用对象时)到底是多远呢?个人认为其实月球的运行轨道就是太阳系各引力场互相抵消后,达到的最佳平衡点。也就是说地球的引力有效距离就是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平均38.4万千米,因地球的公转和受太阳及其他行星的引力影响这个距离呈周期性波动,只能取平均值。


姝子

牛顿发现了苹果掉落在地,就得出了地球有吸引力的理论,所以就认定动物能在地球上行走,奔跑是地球吸引力的作用。经过思考研究,这个理论是错误的。我们可以来做个试验,在一个斜坡上,放上一个球,这个球就会自动地朝下滚落,而且会越来越快,好像证明了地球吸引力的存在。如果反过来试验,把球用力向上滚动,这个球就会越滚越漫,如果地球是吸引力的,这个球应该是越滚越快的,因为离地心越远,他的吸引力应该是越小的,但是效果是相反的。还有,我们往高处走,是越走越吃力,越走越费劲,如果地球有吸引力,应该是越走越轻松的。这就证明,物体能停落在地球上,动物能够行走,奔跑并非是地球有吸引力的作用,而是大气压的作用。地球是凹凸形的,他的吸引力是应该不相等的,但是大气层却是圆的。


千秋173934865

引力是一种长程力,而其他三种基本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都是短程力,相比之下是传播最远的力。不过也不能说死,因为还要暗能量这东西,这东西如果真的如爱因斯坦所言是一种宇宙常数,那么它就是最长程的力了,因为它是常数,所以在任何地方的大小相等。


传说中的死妹控


…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我们现在只需要在距离地球核心46亿光年的地方,就可以离开地球的引力范围了。


为什么是46亿光年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地球己经形成了46亿年了。


那为什么地球形成了46亿年,地球的引力范围就是46亿光年呢?这个更简单:主流的科学理论认为引力的传播速度等同于光速,所以地球存在多久了引力就以光速在宇宙中前进多久了。

所以:在距离地球46亿光年之外的宇宙空间里,地球就没有引力的存在了。当然,以后地球的引力会到达所有的宇宙空间,这个要看地球还能够存在多久。


拉拉酋长

因为那么多人没有从自转轴或公转上得到具体答案。

我想换个思维方式。姿态控制。

比如卫星如果失控,会出现快速自转。

而我的模型推演过粒子加速对撞机中对撞粒子的属性,各种粒子被加速度会有区别。有多层内核的稳定粒子被加速不好,而单层内核粒子或多层内核不稳定粒子容易被加速。(也可能相反,因为不是单个,是一束)

但如果要彻底脱离地球引力,关键是如何改变参照相对关系的参照背景,否则你跑得再远也会逮回来。

如何改变参照系了?

首先要把自己变成一个独立体,必须要有多层可控陀螺仪结构,让自己有内参照系,必须相互三个以上。不会产生累似失控卫星的自旋。

这样就可以全向参照,摆脱背景参照的自转影响。而且只要能控制的好旋转,完全可以转化为动力。

这只是我模型的推演,希望有价值。


夜猫子222859756

万有引力的传播距离是无限的,万有引力可以叠加,因此绝对地讲即便到了宇宙的边缘仍有地球的引力在起作用,只不过已非常非常微不足道了。这个道理非常的简单易懂,无论是太阳系、银河系还是星系团,都是由一个个微观粒子聚积而成的,其无比强大的引力来自无数单个微观粒子所产生的微不足道的万有引力的叠加,是所有粒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球作为一个庞大的微观粒子的集合体,同时地球也是星系团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星系团能传播到宇宙边像的强大引力集合体中当然也有地球的一份贡献。从相对意义上讲,在距地球数十万公里外,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小到几乎无法感觉到,就可以近似地认为己不受地球引力作用了。万有引力的作用距离是无限远的,万有引力可以叠加,无论是一个星系团还是一粒原子,它们的引力范围分为绝对范围和相对范围,绝对范围都是无限远的,相对范围取决于你要求的精确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