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講述帶鉤的前世今生

帶鉤,古稱作“犀比”是古代貴族和士大夫所繫腰帶的掛鉤,最開始用青銅鑄造,後也有用黃金、白銀、鐵、玉等製成。帶鉤起源於西周盛與秦漢,是一種尊貴身份的象徵,帶鉤所用的材質、製作精細程度、造型紋飾以及大小都是判斷帶鉤價值的標準。腰束玉鉤也有善自約束的意思,古人講究君子如玉,即使今日仍有愛好者在腰間佩玉,這也顯示中華文化綿延千年強大的生命力。最近大家熱追的國家寶藏中有更多的文化傳承期待大家去發掘。

國家寶藏:講述帶鉤的前世今生

戰國時期青銅錯金幾何紋帶鉤

迄今發現最早的束帶用具,是距今5000多年前的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玉帶鉤。這種玉帶鉤造型比較成熟,僅為高等級貴族使用,可以推斷它已具禮儀性質。最早的帶鉤出現以後,並沒有在更大範圍普及。在中原地區的歷史時代初期,也許還繼續著更早年代結繩繫帶的傳統。這種繫帶的方式,系起來容易開解難,所以就有了一種特別的器具觸,它是用於解結的一個發明,像一個不太尖的錐子,用骨、玉等材料製成,須隨身攜帶。

國家寶藏:講述帶鉤的前世今生

玉質帶鉤

隨著人類社會中戰爭的頻繁發生,軍士的裝備也變得越來越規範,以皮革材料製作的腰帶成為盔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於又寬又厚的革帶不能打結,鉤形飾物應運而生,即將鉤尾固定在革帶上,鉤頭勾住鑽有孔眼的革帶的另一端,靠人體的張力束腰。大多數帶鉤造型簡單,但都有鉤首、鉤體和鉤鈕三個部分,鉤體正面為鉤面,常飾以各種紋飾或者銘文。鉤體反面為鉤背,背上作鈕,鈕由鈕柱與鉤體相連接。鉤鈕表面稱為鈕面,有時飾紋。

國家寶藏:講述帶鉤的前世今生

帶鉤示意圖

帶扣與帶鉤具有同樣古老的歷史,自春秋時期起開始逐漸普及。在中原地區,帶扣起初幾乎全部用於馬具,無論在墓葬中和車馬坑中,帶扣一般都與馬具共存;帶鉤則用於人體束帶。而在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帶扣則是從一開始便用於人身束帶。

從漢代開始到魏晉時代,帶扣逐漸取代帶鉤,在中原及南方地區成為人體束帶的主要用具。從構造上看,帶扣主要有環孔和舌針兩部分組成,裝於帶頭,便於解結,以銅、鐵居多,珍貴的也有金、銀、玉等。

國家寶藏:講述帶鉤的前世今生

帶鉤使用示意圖

考古發現的帶扣從構造特徵上看,大致可分為兩類,主要區別在扣舌上,即分死舌和活舌。死舌固定在釦環一則,活舌則可以轉動自如。從出土實物看,帶扣遵循著從死舌到活舌的發展過程。大約自春秋晚期一直到戰國,在我國北方流行著一種圓形死舌銅帶扣,這種扣具不但時間早,而且是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所特有,在古代文獻中被稱之“帶錳”。到了漢代,帶扣的造型由簡單到複雜,除了沿用早期帶扣的形制外,出現了前圓後方形扣身的帶扣,中間裝有扣舌,且扣舌也在沿襲死舌的基礎上,向活舌進化。綜觀漢代傳世或出土的活舌帶扣,造型上的另一個顯著變化是其穿帶開孔不但比先代加大加長,而且呈弧形。

國家寶藏:講述帶鉤的前世今生

帶鉤演變示意圖

兩晉時帶扣開制逐漸標準化,即逐漸的趨向於使用整體形狀為“U”形,在開口一側裝一橫軸以固定扣舌的帶扣,這種帶扣較之以前的形制更趨於實用化。晉代帶扣出土實物較多,作為禮儀性扣具,西晉劉弘墓出土的嵌綠松石螭紋金帶扣最為典型。其基本造型仍保持了漢代前圓後方的馬蹄形特徵,只是穿帶之孔已改弧形為長方形。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該帶扣紋飾作一螭虎,開態張牙舞爪,背上鑲嵌綠玉44顆,螭身正中嵌一大珠,其圖案形式和風格與白玉袞帶鮮卑頭完全一樣。南北朝及隋唐、宋遼金元的帶扣形制基本沒有超出兩晉時的範圍。

國家寶藏:講述帶鉤的前世今生

西晉 嵌綠松石螭紋金帶鉤

最近國家寶藏開播以來深受大家喜愛,讓文物活起來,走到群眾中來,通過講述帶鉤的發展脈絡,也顯示了中華文化的綿綿不絕,雖然現在帶鉤已經不在是我們日常使用的束帶用品,但是現在如果佩戴一塊兩千前的帶鉤仍然是一件時髦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