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文人提筆寫到寒山寺,你還不來這旅行一探究竟?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寒山寺因張繼的一首詩名揚歷史。去蘇州聽聽夜半鐘聲,也許你能尋到唐代詩人的意境……

多少文人提筆寫到寒山寺,你還不來這旅行一探究竟?

寒山寺始建於梁代天監年間,初名“妙利普明寺院”。相傳唐貞觀年間,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來此當主持,遂改名寒山寺。寒山寺歷經數代,屢建屢毀於火,最後一次重建於光緒三十一年。而唐古銅鐘也因此遭受劫難,不復存在。現今懸於寒山寺大殿右側的古鐘,是光緒年間,日本人士募捐鑄仿唐青銅乳頭鍾贈予寒山寺的。

多少文人提筆寫到寒山寺,你還不來這旅行一探究竟?

蘇州四季皆宜旅遊。在此期間,你既可欣賞到桃紅柳綠的自然風光,又可品嚐鮮桃、碧螺春、糖藕等時令特產。遊蘇州園林,或是探訪周莊、同裡等水鄉古鎮,最好避開雙休日和節假日。只有在人少的時候,才能體味出她獨特的韻味。

多少文人提筆寫到寒山寺,你還不來這旅行一探究竟?

殿宇門桅上高懸"大雄寶殿"匾額,殿內庭柱上懸掛著趙樸初居士撰書的楹聯:"千餘年佛土莊嚴,姑蘇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閻浮夜半海潮音。"

多少文人提筆寫到寒山寺,你還不來這旅行一探究竟?

正中設須彌座,上供如來佛坐像,左右立阿難、迦葉脅持。兩側沿牆列坐鎏金鐵羅漢十八尊,神態各異,為明代成化年間所鑄,乃由佛教聖地五臺山移置於此。佛像背後與別處寺廟不同,供奉著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畫像,而不是海島觀音。畫像出自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羅聘之手,用筆大膽粗獷、線條流暢   

多少文人提筆寫到寒山寺,你還不來這旅行一探究竟?

寒山寺裡比較有特色的是寒拾殿。此殿位於藏經樓內,樓的屋脊上雕飾著《西遊記》人物故事,是唐僧師徒自西天取得真經而歸的形象,主題與藏經樓的含義十分貼切。

多少文人提筆寫到寒山寺,你還不來這旅行一探究竟?

寒山、拾得二人的塑像就立於殿中。寒山執一荷枝,拾得捧一淨瓶,披衣袒胸,作嬉笑逗樂狀,顯得喜慶活潑。相傳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兩位菩薩轉世,後來又被皇帝敕封為和合二仙,是吉祥和吉慶的象徵。寒山與拾得皆喜吟詩唱偈,寒山有《寒山子詩集》存世,詩風樸素自然,通俗易懂,有"家有寒山詩,勝汝看經卷"之說,後人又收輯拾得的詩附於其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