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誰的青春不青春?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誰的青春不青春?

這部《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名字很長,很直白,並且概括了整個故事。當時打開這部電影,只是對“將死”感興趣,但是女孩的死亡並沒有悲情,如果看後最終流淚了,也不是傷心。死亡並不是結束,可能是一種延續。這就是本片導演最後表達給我們的,一碗濃濃的雞湯。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誰的青春不青春?

本片可以說是一部青春片,也可以說是一部懷舊片。不管是中學生,還是成年人,或多或少都能在其中體會到一些感觸。導演對學校狀況的展現很到位,很真實,更讓成年人很懷念。特別是影片開頭主人公Greg說學校是自成一體的世界,運動國,戲劇社國,大麻國,病態國等等,而他要取得各個國家的身份,跟他們友好相處又保持距離,這樣才可以安全又低調的度過高三,他還知道餐廳是領土爭奪的是非之地,所以他從來不在餐廳吃飯,他也知道要遠離漂亮的女生,被她們搭訕簡直就是一種恐怖,一和危險。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誰的青春不青春?

Greg就是這樣一個既屬於各國、又內心獨立的隱形人,在吵吵鬧鬧的高三生活裡,他唯一的還可以說說話的搭檔Earl,都不算是他真正的朋友。

我們長大後,常常說看不懂現在的十幾歲的孩子在想什麼,不懂他們的行為,不懂他們的追求,可是,我們何嘗不是這樣過來的呢,他們就是Greg說的各個國家裡的人,他們也可能就是Greg本人,擁有豐富的內心世界的人。只是Greg不願意讓別人走進自己的世界,自己也不願意走進別人的世界,所以當Greg被母親嘮叨,讓他頭疼地打滾時,你是否也感覺似曾相識呢。終於,站在一個過來人的角度,可以欣慰的笑笑了。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誰的青春不青春?

Greg和Rachel的相處就是在Greg母親的嘮叨下促成的,Rachel查出白血病,他被要求去看望她,鼓勵她,幫助她走出陰霾。一個男孩被要求去拯救一個將死的女孩,像所有的童話故事一樣美好的劇情,雖然開始的相遇非常尷尬,但他們最終成為了好朋友。原本建立的,和世界的相處模式被打破,讓Greg遭遇一些煩惱和爭吵,最終還是為Rachel拍了獨特風格的電影,也送走了他喜歡上了的Rachel。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誰的青春不青春?

那麼,Greg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為什麼不能在一開始就定義這是一個開心的或者是悲傷的故事呢,他猶豫很久,最終這樣給故事寫開頭:那是最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的時代。

對他來說,最糟的時代也是電影前半部分的內容,明明可以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拍著小電影,沒有人在意他打擾他,他可以安然度過高三學年,卻被一個女孩輕易打破了,為了適應被打破的生活,他所遭受的內心的變化痛苦,或許就是他認為的最糟糕的時代。至於最好的時代,也正是這樣的改變,有了友誼,有了愛情。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誰的青春不青春?

但我認為,他的時代也是一個有遺憾的時代,一個內心豐富的人往往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以至於不懂得如何真實的表達,待到女孩離世後,他走進她的房間,發現牆上的松鼠,書裡的世界,哭的不能自已,這何嘗不是一種後悔。在她死後,她的一些事情還在影響著他,才變得更加了解她,但這些他都發現的太晚,以至於再也不能親口對她說。

不論我們多少歲,在時光面前我們永遠都是孩子,都一直在成長。只要我們找對了方向,就是幸運的。我們更應該在還能面對面說笑的時候,敞開心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