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南美白对虾(下称白对虾),是当前养殖产量最高的对虾优良品种。其具有生长快,适应温度和盐度的范围广,适应环境能力强,可食部分比例大等优点,且可以淡化养殖,在淡水水域大面积推广,因此受到了众多养殖者的青睐。笔者经过调查、总结,结合自己多年来淡化养殖白对虾的经验,把当前养殖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采取的对策总结如下,供有关人员参考。

一、不彻底清淤消毒,这是众多养虾者普遍存在的顽疾。

目前大部分虾塘经过多年养殖严重老化,塘底沉积大量恶臭的淤泥,厚度达几十厘米,且多年晒不干,形成了一个极其恶劣的环境,给白对虾的养殖带来危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抽干塘内积水,暴晒至龟裂发白,用推土机把表层淤泥推到塘堤外,然后用生石灰消毒。

二、进水、肥水措施不当,主要表现在:

1、进水时间太早,有些虾农放苗前30天便已进好水了,结果池内长出大量水蜈蚣、蝌蚪、青苔等敌害。正确的进水时间为放苗前7—10天,生石灰消毒后3—4天。

2、进水不过滤,造成土虾、野杂鱼等敌害混入虾池泛滥成灾。因此进水时应用60目筛绢网严密过滤,严防敌害生物进入。

3、放苗前不肥水或肥水不科学,造成池水清澈见底,底部长满青苔、矽藻等大型植物,对虾难以生存。因此,虾苗放养前一定要科学肥水,改变传统施肥方法,综合施用育藻素、发酵鸡粪,光合细菌等方法肥水,效果很好。

三、虾苗放养关没有把好,普遍存在不足:

1、虾苗有质量隐患,虾苗携带有TSV和WSSV病毒原体,这样的虾苗用于养殖,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2、虾苗淡化不充分,造成淡化苗下塘后无法适应。虾苗淡化是白对虾淡化养殖的技术关键,虾苗淡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前后要7—10天,技术要求严格,一般虾农难掌握。因此虾农购苗时应到专门进行白对虾淡化地专业育苗场进苗,以保证得到淡化充分的白对虾苗。

3、虾苗放养密度普遍偏高,最高者达到30万尾/亩,造成对虾生长缓慢、体弱多病,养殖最终失败。白对虾成活率比较高,淡化养殖以每亩放养淡化苗5—10万尾为宜,不能过高。

4、没有做好淡化苗入塘关。虾苗放养前一天应先进行试水,放苗时的水温稳定在22℃以上,pH值7.8—8.8,盐度与原育苗池相差不超过2‰,水色为淡茶褐色。虾苗力争一次放足,放苗时先进行缓温处理20—30分钟。

四、投喂的饲料营养达不到要求,投喂量掌握不好。

1、有很多虾农为了省钱,使用一些低蛋白的劣质饲料来喂养南美白对虾,或用价格便宜的罗氏沼虾料取代较昂贵的对虾料。结果得不偿失,白对虾生长缓慢,池底污染严重,病害暴发,损失很大。

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偏低,为25%—32%,无法满足白对虾快速生长的需要,导致生长停滞,易发病死亡。养殖实践表明,一些知名厂家生产的粗蛋白含量在38%—42%的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可以满足南美白对虾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笔者建议虾农采用白对虾专用料。

2、还有众多虾农在投喂饲料上存在盲目性,凭感觉确定日投喂量,不知道塘里有多少虾也不管喂下去的饲料是否吃完。很多时候投喂的饲料太多,不仅造成浪费,且容易败坏水质而导致养殖失败。因此要尽可能做到科学投饵,既要保证白对虾吃饱吃好,又要兼顾水质环境和节约成本。

由于白对虾对饵料的转化效率较高,因此,日投饵率为3%—5%即可,6厘米以下为6%—12%。每天分4次投喂(5:00、9:00、18:00、23:00各一次,投喂比例为2:2:3:3),日投喂量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以投喂后1—1.5小时吃完为准,饵料系数控制在1.1—1.3。

五、淡化养殖池管理不当,体现在:

1、换水时大排大灌,使白对虾无法适应而出问题。

2、增氧机开机时间严重不足,造成溶氧不足,影响对虾吃料及生长。白对虾淡化养殖池每亩应配备有0.5—1千瓦的增氧机,以保证溶解氧的充足。

增氧机使用安排应科学:

(1)添加淡水或泼洒药物时应开动增氧机;

(2)第20—30天每天黎明前开2—3小时;

(3)第30—40天每天黎明前开3—5小时;

(4)第40—60天每天下半夜开5—7小时,60天后需整夜开机。另外,每天中午如有太阳,天气晴朗,应开机1—2小时,阴雨天应增加开机次数和时间。

3、淡化养成期的日常管理跟不上,不及时发现问题而造成损失。

白对虾淡化养成期的日常管理有:

(1)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观察虾池变化;

(2)定期测量水温,溶解氧、PH值、氨氮等;

(3)定期测量白对虾的生长情况;

(4)坚持每餐观察白对虾的吃料情况;

(5)定期估测虾塘内的白对虾数量;

(6)下暴雨时应及时开增氧机,防止水体分层。

六、不注重白对虾病害的防治,病害暴发时措手不及。

白对虾淡化养殖虽说从理论上可以避开许多疾病,但是实际养殖中仍然有许多不明疾病困扰着白对虾,因此,虾病预防仍是关键。

一般要采取综合性的防病措施:

1、彻底清淤消毒;

2、选购SPF无特定病原的高健康虾苗;

3、注重肥水繁殖单胞藻类;

4、采取中低密度养殖模式;

5、定期泼洒二氧化氯等水体消毒剂;

6、长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0.3%)和大蒜素,以增强对虾体质;

7、定期泼洒EM菌保持良好水质

七、因延误上市时间而造成损失。

白对虾淡化养殖到后期很容易问题,有些虾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售价或其它原因而延误上市时间,结果整池商品虾全部“泡汤”,损失惨重而后悔莫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