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如何写作文

低年级学生如何写作文

一二年级学生在刚刚接触这块内容的时候,常常会抵触,不知所措,表现为布置的作业中,很多学生唯独会把这一块内容空下来不做。为什么平常“话痨”一样的孩子们,一遇见这种题目就“守口如瓶”了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①语言表达能力不足。

一二年级的孩子,嘴上都很能说,但你要他写下来,还很困难。一方面是识字不足,另一方面拼音掌握还不是很牢固。由于心智发展的不成熟,他们对语言是通过慢慢的摸索来认知、掌握的。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指点。

②观察能力不足。

一二年级孩子生理心理发展不充分,观察事物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常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描绘不全面、不完整。对于看到的事物也缺乏深入得思考,难以看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和各自的独特之处,并加以描述。

③想象拓展的能力不足。

看图写话,不只是平白直述。如果只是用大白话杂乱无章地将画面中的事物堆砌出来的话,不仅苍白无力,缺乏生机感,而且空洞无味。相反,如果能够插上想象的翅膀,不仅能够开拓孩子的思维,写出来的字也具有了强烈的画面感。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牢牢抓住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对症下药,方能真正教会孩子看图写话,让他们不仅有话可写,而且会想象,写得好。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先说后写

“说是写之始,写是说之成”,对于一二年级孩子来说,如果说话都不利索,又怎么能写好呢?

所以先要训练孩子看图说话的能力。一二年级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因此需要教师和我们的家长朋友多加指导:

画面里是谁?

这是什么地方?

现在是什么时候?

他/她/它在干什么?

……

孩子们通过这些问句就会在图里面找,然后以自己的话说出来。刚开始,只要能说一两句话,并且能说明白就行了,之后再慢慢拓展。注意一定不要着急,指导孩子说话时要有耐心,鼓励他们用普通话大声说出来,作为教师及时地对病句、不条理的地方进行系统纠正。

在说的差不多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看图写话了。此时再写的话比之前就得心应手了。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二年级孩子识字少,对于没学过的字只要能用拼音写出来就行。所以拼音的基础一定要打好,时常巩固复习,识字随课本走就好,慢慢地能积累下来,不必给他们额外的负担,得不偿失。

学会观察

主要是教会孩子观察的方法。首先要让孩子弄清楚图画的类型,是一幅图还是连环画一样的多幅图。针对不同类型图画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①一幅图。从观察顺序入手,强调观察的全面性。或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等等。按顺序慢慢地、细致地观察所过路径上的一切,力求不落下任何一个事物。

②多幅图。这时候,主要侧重于把握各个图画之间的关系。引导孩子们通过对几幅图画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变化,按照逻辑顺序将多幅图画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连续的事物,使得画面中的人物以及情节鲜明突出。

低年级学生如何写作文

培养想象能力

图画是死的,是静止的,但是我们的语言是活着的、动态的、丰富的,所谓妙笔生花说的就是想象力的运用。看图写话,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特别大,可以在合理的空间里自由发挥。小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只是静待挖掘。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可以用一些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静止的图画“活”起来,变得有生命。比如说下面的这幅图画,透过画面我们知道,小蚂蚁在看到一根骨头的时候,一个人无法将其搬回去,于是就叫了小伙伴一起来搬。如果这样写未免就太过平淡了。画面中蚂蚁之间有没有交流,他们在想什么?这就给我们发挥想象提供了余地。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这样来向学生提问:当小蚂蚁发现一根骨头的时候,它的心里在想什么呢?如果你是这只小蚂蚁,你会说什么呢?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各种想法如泉喷涌,让人应接不暇:

A同学说:饿死我了,咦,这里怎么有根骨头,这下可以吃个饱饭啦,可是我力气太小了,我要叫伙伴们一起来搬。

B同学说:我最爱吃骨头了,我要和弟弟妹妹们把它搬回家。

C同学说:找见一根骨头,我要吃掉它。可是它好大呀,还是叫上我的伙伴一起吃吧。

D同学说:草里有个骨头,小草妹妹,我好饿呀,我可以把它搬走吗?

……通过这一提问,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上来了,想象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何乐不为呢?

一二年级的孩子一班七八岁的样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一般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基本是“流水账”,“大实话”。那怎么引导孩子做看图写话呢?

看图写话要求的字数比较少,一般三五句话能把图画上的内容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引导孩子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环境这五个方面来表达,基本就可以答的很好了。当然平时也要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给大家几点建议:

第一,在平时学习、 生活中引导孩子多观察。

第二,说话语句要通顺。

第三,多看看好文章,例文、范文。多积累对人、事、物的描述。

低年级学生如何写作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