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呈现方式与后期制作的要求

微课呈现方式与后期制作的要求

微课呈现方式

1.话语表述:微课应该是“我”与“你”的关系,微课面对的对象是个体而非群体(相当于1个教师指导1个学生的学习),故不能采用“同学们”、“你们”的话语系统。

2.作品时长:作品的时长与对象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年龄段越低,时长越短,年龄段越高,时长越长。

3.微课制作时教学语言规范,声音响亮,节奏感强。采用标准普通话(英语及民族语言版本除外)配音,使用适合教学的语调,英语使用标准美式或英式英语配音(特殊语言学习和材料除外)。

4.在教学重难点或关键处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

5.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例如:只须呈现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

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他教学活动环境配合,如有需要可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7.如录制时需要呈现授课教师画面,参与录制的授课教师应仪表端庄、神态自然、精神饱满,讲授从容,教学态度科学严谨。

8.录制过程页面随着授课进度翻动不能过于频繁,也不能长时间静止不动。为增强授课效果,可以插入适当的动画、图片等素材。

9.对于部分学科,微课最好可以互动,即当出现操作提升点后,学生操作后再继续。

10.不能采用课堂教学过程再现的实录方式或剪辑课堂实录的方式制作。

二、后期制作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