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甸:搭乘文化產業發展東風,創新地方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

羅甸:搭乘文化產業發展東風,創新地方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

5月10日,“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的深圳文博會在鵬城深圳拉開序幕。本次文博會期間,來自全國31個省、市、區及港澳臺地區的參展代表百花爭豔,“十八般武藝”傾囊而出。

羅甸:搭乘文化產業發展東風,創新地方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

羅甸:搭乘文化產業發展東風,創新地方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

在多彩貴州館黔南展區,從平塘大射電望遠鏡“天眼”的靜態模擬模型前,到融入了貴州本土的陶文化內涵的牙舟陶,水族馬尾繡、惠水楓香染等印染工藝,飛進了一件件衣服、一雙雙鞋子、一條條圍巾裡。濃郁的地域文化氣息撲面而來,黔南多彩的民族文化在文博會上大放異彩,讓往來的客商不斷流連駐足,感受著別樣的“黔之韻”……

不僅如此,展示項目從人工智能到非遺項目,從全域旅遊到創意設計,文化與科技、互聯網、金融、商業、旅遊、時尚等的產業融合已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文創產品更新迭代到中外文化交融發展,文博會也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點亮前路。

羅甸:搭乘文化產業發展東風,創新地方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

羅甸:搭乘文化產業發展東風,創新地方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

“需要藉助全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東風,將我們羅甸的民俗特色更好的推介出去。”本次參展的羅甸代表團代表羅春芳一邊走一邊學習借鑑,悉數著羅甸近年來文化產業的發展聚變。

“旅遊資源獨特,特色產品豐富,民俗民風古樸。”紅水河景區的釣娛經濟、大小井豐富的旅遊資源,以及天然貓眼、水晶、奇石、珠寶、等寶石資源薈萃,革命老區蠻瓦支部、大關精神、麻懷幹勁等人文景觀不斷提質,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和客商到羅甸旅遊及考察,在做大做強現代文化產業體系道路上,羅甸縣擁有獨特的資源稟賦。

羅甸:搭乘文化產業發展東風,創新地方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

羅甸:搭乘文化產業發展東風,創新地方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

激發文化產業主體活力,形成不斷出精品的生動局面,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體制是關鍵。近年來,羅甸縣圍繞文化事業政府作為和文化產業市場主導“兩個體系”,深入挖掘、培育、保護、豐富和發展地方特色文化。目前,全縣建成公益性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鄉鎮文化站9個,村級文化活動室321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31個,道德講堂333個,農家書屋58個,農民文化家園29個,鄉村學校少年宮11個,有力推動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全縣村級有線電視覆蓋率達80%以上,廣播覆蓋率達90%以上,基本形成了縣、鄉、村為一體的公共文化網絡服務體系。

羅甸:搭乘文化產業發展東風,創新地方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

羅甸:搭乘文化產業發展東風,創新地方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

羅甸:搭乘文化產業發展東風,創新地方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

“黨政重視,重點規劃,著眼長遠,創新機制,高位謀劃。”截止2017年12月,全縣有文化產業企業、個體工商戶400餘家。其中奇石寶玉石65家、民間演藝團體12家、電影院2家、影視文化傳媒公司1家、婚紗攝影9家、KTV14家、網吧14家、書報刊亭2家、音像店19家、遊戲室7家、印刷企業3家、廣告設計26家、健身會所2家、音樂酒吧3家,全縣文化產業吸納就業人數3000人以上。

羅甸:搭乘文化產業發展東風,創新地方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

羅甸:搭乘文化產業發展東風,創新地方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

羅甸:搭乘文化產業發展東風,創新地方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

羅甸:搭乘文化產業發展東風,創新地方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

來 源 | 羅甸縣新聞辦

作 者 | 韋 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