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搭乘文化产业发展东风,创新地方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罗甸:搭乘文化产业发展东风,创新地方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5月10日,“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深圳文博会在鹏城深圳拉开序幕。本次文博会期间,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及港澳台地区的参展代表百花争艳,“十八般武艺”倾囊而出。

罗甸:搭乘文化产业发展东风,创新地方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罗甸:搭乘文化产业发展东风,创新地方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在多彩贵州馆黔南展区,从平塘大射电望远镜“天眼”的静态模拟模型前,到融入了贵州本土的陶文化内涵的牙舟陶,水族马尾绣、惠水枫香染等印染工艺,飞进了一件件衣服、一双双鞋子、一条条围巾里。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黔南多彩的民族文化在文博会上大放异彩,让往来的客商不断流连驻足,感受着别样的“黔之韵”……

不仅如此,展示项目从人工智能到非遗项目,从全域旅游到创意设计,文化与科技、互联网、金融、商业、旅游、时尚等的产业融合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创产品更新迭代到中外文化交融发展,文博会也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点亮前路。

罗甸:搭乘文化产业发展东风,创新地方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罗甸:搭乘文化产业发展东风,创新地方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需要借助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东风,将我们罗甸的民俗特色更好的推介出去。”本次参展的罗甸代表团代表罗春芳一边走一边学习借鉴,悉数着罗甸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聚变。

“旅游资源独特,特色产品丰富,民俗民风古朴。”红水河景区的钓娱经济、大小井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天然猫眼、水晶、奇石、珠宝、等宝石资源荟萃,革命老区蛮瓦支部、大关精神、麻怀干劲等人文景观不断提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和客商到罗甸旅游及考察,在做大做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道路上,罗甸县拥有独特的资源禀赋。

罗甸:搭乘文化产业发展东风,创新地方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罗甸:搭乘文化产业发展东风,创新地方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激发文化产业主体活力,形成不断出精品的生动局面,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是关键。近年来,罗甸县围绕文化事业政府作为和文化产业市场主导“两个体系”,深入挖掘、培育、保护、丰富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目前,全县建成公益性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9个,村级文化活动室321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1个,道德讲堂333个,农家书屋58个,农民文化家园29个,乡村学校少年宫11个,有力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全县村级有线电视覆盖率达80%以上,广播覆盖率达90%以上,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网络服务体系。

罗甸:搭乘文化产业发展东风,创新地方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罗甸:搭乘文化产业发展东风,创新地方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罗甸:搭乘文化产业发展东风,创新地方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党政重视,重点规划,着眼长远,创新机制,高位谋划。”截止2017年12月,全县有文化产业企业、个体工商户400余家。其中奇石宝玉石65家、民间演艺团体12家、电影院2家、影视文化传媒公司1家、婚纱摄影9家、KTV14家、网吧14家、书报刊亭2家、音像店19家、游戏室7家、印刷企业3家、广告设计26家、健身会所2家、音乐酒吧3家,全县文化产业吸纳就业人数3000人以上。

罗甸:搭乘文化产业发展东风,创新地方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罗甸:搭乘文化产业发展东风,创新地方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罗甸:搭乘文化产业发展东风,创新地方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罗甸:搭乘文化产业发展东风,创新地方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来 源 | 罗甸县新闻办

作 者 | 韦 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