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目标达成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

改善目标达成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

推行改善工作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但是,如果推行好了,它对企业的贡献度也是不可估量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敢于承担责任,是否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念把它推行好,而不是遇到困难就想到退缩,甚至妥协。谁都想轻轻松松地工作就能把企业管理好、经营好,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一份付出才能有一分收获。

推行改善工作,困难是肯定的,特别是对于改善推进者而言。但是我想说的是:不要认为不可能!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所做的工作是什么?是改善!是变革!如果这些工作能够轻而易举地达到的话,那集团也不会大费周折地开展这项工作。能轻而易举取得的成绩,那只能说是工作的正常延续,是本职工作,是自己职责范围内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进步,不是改善,更不是变革!改善需要突破本职工作的范围,取得比做好本职工作更大的进步。

在改善工作中,我们的目标必须制定的高一点。随便一伸手便能够得着的话,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那不叫目标,那只是职责所在。就像总经理李西中说的一样,目标就是“跳起来摘桃子”,如果你不努力跳一下就不可能够得着,这才叫真正的目标,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去“努力一跳”。如果你努力跳了,还有可能达到目标,如果你不想跳,那你一定达不到目标。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部电视剧中,就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在1964年爆炸还是1965年爆炸的问题上,刘少奇曾经这样讲过:“如果努力了,争取了,在1964年还炸不响,那也可以在1965年炸响,但是如果不努力,那就不对了。”其中我对最后一句的感触很大,“如果不努力,那就不对了”,这句话告诉我们,既然我们的目标定了,我们就必须想方设法努力达成,决不能因为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而退缩、妥协。面对困难,我们每个人都要充分尊重客观现实规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困难、达成目标的信心和决心,并付诸于实实在在的行动。

人的主观能动性指的是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在改善工作中,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目标制定的过程,二是目标达成的过程。

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主要表现在对现实情况的认知以及在正确认知基础上对目标结果的合理预测。改善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具有挑战性与合理性,并且一定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的奋斗欲望,才会对个人的成长、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目标制定符合实际且具有挑战性,如果领导干部能够信心百倍地带领员工“努力一跳”的话,“桃子”就一定能够摘到,但是如果还是按部就班走老路的话,那目标能不能达成,就看企业的运气了,天上不会掉馅儿饼,即使掉了馅儿饼也不一定就能砸到你的头上,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努力一跳”。

《亮剑》这部电视剧给我们两点启示:

一是在面临困境甚至绝境的时候,人往往能够爆发出无限的潜力,如果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二是成绩是“拼”出来的,不拼就是等死。

外部环境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一样的,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只要行业存在,就说明这个行业中的企业就还有存在的价值,就有利润可图,关键是企业有没有找到图利的方法,有没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破釜沉舟地向目标进发,这一点至关重要。

改善工作的推进和目标的达成,领导是“火柴”,员工就是“一堆干柴”,要让烈火熊熊燃烧,领导就必须能够点燃这堆“干柴”,因此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广大员工这个优秀的资源群体,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我相信,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破市场困境,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