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的歪把子机枪性能如何?

第一军情

歪把子的真名是“大正十一式”,由于它是上世纪初就已经出现的装备,用到1937年的抗日战场上已经很是落后了。它有3个致命的性能弱点导致日军和中国军队都不喜欢它,最终被使用同样6.5mmX50步枪子弹的96式取代,值得说明的96式从1936年就已经开始装备日军,因此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中国战场上的主力轻机枪并不是电影里表现的那样,而是以96式居多,大正十一式是逐渐被淘汰的枪械,太平洋战场上则是99式轻机枪居多。

缺陷一:装弹过于复杂,其实弹箱式和弹鼓式供弹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常用的方式,在实战中都被弹链式和弹夹式供弹取代了,日本也不是不知道这一点,因此在后续的96式以及使用7.7mm子弹的99式轻机枪上都是用弹夹式供弹。弹箱式供弹故障率高、填装麻烦,为了降低故障率大正十一式需要不断的给子弹刷上润滑油,也就说它是最离不开副手的枪械,这在作战中简直就是胡闹。

缺陷二:人及功能不佳,很多人认为捷克式轻机枪将弹夹放在射手的正前方,会影响到射手的视线,这纯粹是谣传。采用左右对称的结构布局让枪械重心居中,可以帮助射手纠正因后坐力产生的跳动和偏转,进一步保证射击精度,玩过游戏的都知道疯狂开火却打不中敌人的后果是很要命的,现代化机枪为了追求高精度不惜降低口径和装药量,可见捷克式牺牲射手的视线也不算什么。

缺陷三:射速太低不足以压制大规模的步兵冲锋,说来很多人都不信,大正十一式仅有150发\\分的射速,而捷克式的射速高达550发\\分,尽管捷克式的20发弹夹会限制射速发挥,但是大正十一式的30发弹箱只能一排一排填装,然后还要不断刷油,因此对射速的限制会更大。值得一提的是捷克式还可选择快慢机和3发点射,这一点很类似于AK-47,可以说捷克式是最早的半自动步枪了。


利刃军事

歪把子机枪并不是日本的专利,首创是法国哈其斯公司在1908年为法国陆军研制的一款轻型手提射击机枪。1909年被美国陆军看中之后进行改装,它是从右边给弹的。日本的11式歪把子在1922年改装而来的,在装填子弹的时候需要在弹壳外面涂抹润滑油,其设计就抄袭了哈其斯。因为枪托弧形很像鹅的脖子一样折向一边,所以取了这样形象的名字。

在我国战争史上,八路军和志愿军就缴获了大量的日本11式6.6毫米轻机枪,该枪为5发桥夹,有一个独特的弹斗供弹,这个弹斗装载轻机枪的左边。在射击时候每打完5发就需要换弹夹,重新向另一个桥夹的子弹按照由左往右的顺序推进子弹进入枪膛。这个步骤进行到配备的6个弹夹全部打完,所以有一种很独特的“断续”节奏声。

我们通常看到歪把子机枪一共有两种型号,一种是翻盖式子弹内置的,一种是弹夹式的,在影视剧中使用的歪把子大部分都是翻盖式的,就是把歪把子上方的斜口上翻盖打开,然后一发一发的上子弹,就像上步枪一样,不过在实际战斗中,日军通常使用子弹条,一次能上10发,能容纳20发,这导致上弹的时候比较费劲,在射击的是时候往往还需要将身体过多的露出掩体,趴着使用的时候感觉很吃力,而且歪把子的可靠性非常低下,它只有AK47射速的六分之一,却拥有着AK47步枪60倍的故障率,而且枪管无法更换,不得不说这款机枪是一种鸡肋武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第一军情

因为这款机枪,在设计的时候太想当然,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和需求。

歪把子机枪,就是大正十一式机枪,其枪托为了便于士兵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所以被称为歪把子机枪。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与其弹药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在设计上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使用与三八式步枪相同的6.5×50毫米步枪子弹和标准的5发弹夹条,另一个就是其独特的弹斗供弹机构。这两个特点可以说在实际使用中都非常鸡肋。

使用与三八式步枪相同的6.5×50毫米步枪子弹和标准的5发弹夹条,原本是想方便后勤,让步兵上战场的时候只需要携带一种规格的子弹,就可以在两种枪支上使用。想法是好,但是实际的情况更加麻烦。大正十一式的枪机因生产工艺问题,无法承受6.5毫米步枪弹的膛压,如果使用的话,会使射击不顺畅。日本陆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别制造了6.5毫米减装弹,为了与普通6.5毫米子弹区分,还特意在弹药盒外打上G的标记(英文简装Gensou的第一个字母),以避免混用。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

使用独特的弹斗供弹机构,也是想方便后勤。

20世纪20年代,各国机枪供弹方面的设计,大多都是弹匣、弹链、保弹板等供弹方式。大正十一年式机枪却设计了称为压弹机的弹斗。这个开放式弹斗,可以装填6个三八式步枪配备的5发装弹夹条(共30发)。弹斗上方的盖子会向下施加压力,使最底层的弹夹条在打完子弹后,从底部排出。然后叠放在上面弹夹会因重力下降到输弹位置。弹斗底部的推弹装置将弹夹中的枪弹推向给弹口推弹入膛,依次反复。理论上说,只要不断向弹斗中装填弹夹即可持续射击,但是实际使用上却不是这么回事。

由于压弹机为开放式结构,无法隔绝沙尘等脏东西进入枪机。原厂虽然声称,给子弹涂润滑油可以更顺畅,但是润滑油本身也是容易沾黏沙尘的东西,所以最后就是有更多杂质干扰枪机工作。

6.5×50毫米步枪子弹和标准的5发弹夹条

大正十一年式在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不能适应作战需要,之后以昭和十一年(1936年)定型的九六式轻机枪替代。但是由于日本持续扩军,因此大正十一式没有完全退役,而是转给各个扩编师团使用。


飞机永动机

歪把子机枪,是中国人对日军大正十一式6.5毫米口径轻机枪的通俗叫法,源其枪托为了便于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所以此称呼相当形象。

此枪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管上有螺纹状散热片,使用与三八大盖步枪相同的6.5毫米步枪弹,以及标准5发弹夹,使用方便,射程较远,精度较高,但枪弹威力不大。

供弹方式很独特,采用了弹斗,属于露天敞开式,开放的供弹弹斗容量为30发,弹斗位于机枪枪身左侧,可以容纳6个水平放置的5发弹夹。

弹斗上方的盖子向下施加压力,使最底层弹夹打完后叠在上面弹夹会进入输弹位置,弹斗底部的推弹装置将弹夹中的枪弹推向给弹口推弹入膛。

弹壳需要润滑,才能靠枪机后坐提供的动能退壳,子弹需要经过油刷给弹壳涂润滑油,否则很容易卡壳,成了一把哑火枪,还不如烧火棍呢。

知道鬼子的歪把子轻机枪,需要正副射手两人组合了,原来副手需要不断地用刷子给子弹刷油,机枪上还配有油壶呢,也只有鬼子的奇葩机枪,才有这玩意了。

由于该枪供弹机构上压、横进、前推、下漏供弹过程,是个协调和配合的一个相当复杂循环机械运动,这种机构动作的高复杂性,就成了高故障率的隐忧之所在,所以操作不当就容易卡壳,副手再特么使劲刷油也没有用,歪把子机枪就是一把坑兵的货。

此外,该枪两脚架过长,火线过高,战时容易被敌方枪手爆头;战斗使用中装弹程序复杂,对副射手的依赖性极大;全枪质心偏左,连续射击时,射弹会越来越偏左;瞄具偏右配置,人的头颈就要歪过去才能瞄准,于是歪把子硬是将射手搞成了歪脖子,导致了操枪的别扭和麻烦,用现在时髦话讲人机功效差。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2018年3月12日于杭州。


国平军史

只说两点:

1、92式重机枪和歪把子(大正十一年)轻机枪是日军在整个二战中步兵导致的杀伤战果中最高的两件兵器,尤其是其精确度(射速低,但精确度很高)值得称赞,配合点射(日军普遍的枪法很准),给予射界内的对方步兵很大威胁。

2、歪把子机枪的弹药6.5和三八式步枪的枪弹通用,日军步兵1个标准弹药基数120发,包含武装带前左右两个子弹盒各30发,后子弹盒60发,其中后60发就是给歪把子机枪准备的,也可以给三八大盖用。歪把子机枪在日军配备至小队(最小步兵作战单位),一挺歪把子只有正副射手没有弹药手,机动灵活。

3、至于脚架高,容易卡弹,很多人在说,就不说了。要思考一点,若歪把子一无是处,日军蠢的装备这么多,还靠这个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和南太平洋地区?陆地作战还是要靠步兵实实在在打的,要知道日军当时的师团,步兵联队的武器就那几种而已。


none80586935

歪把子的设计理念源自于哈奇开斯机枪。鬼子在歪把子机枪的设计上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对于战争时期大规模使用的武器,可靠性是第一位的,机械结构越简单越可靠,歪把子为了实现“三八大盖”步枪弹和机枪弹的共用,使用了非常复杂的结构,这种供弹方式,对环境异常敏感,导致故障率非常高。


两脚架很长,导致火线过高,射击手要暴露很大面积。复杂的供弹模式又对副射手有着过高的依赖。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副射手不能及时到位,非常影响战斗力的发挥。



而且机枪外部的散热片外径过粗,导致枪的质量增加,是最重的轻机枪之一,还没有提把很不利于快速行军。



歪把子的设计是无法更换枪管的,这管意味着,一旦枪管发红,歪把子轻机枪的射击就必须停止,这对于实战来说,是可怕的缺陷。等待枪管自然冷却需要至少5分钟以上,这段时间火力就中断了。



由于使用了步枪弹,弹头仅9克,他的特点是射程远,精度高,但是威力弱。

综上所述歪把子轻机枪实在太烂,国军正规军只要不是极端缺乏轻机枪,一般绝对不会用。而这些轻机枪多用在敌后战场,包括国军和共军的敌后正规军,游击队。


小公举防务

歪把子优点是准确性较高和供弹系统非常人性化,不但能用弹带和弹夹,还能只要把子弹放入弹斗即可攻击,但就是这种方便的供弹机构,造成了射速慢和易卡弹的毛病。再一个毛病就是前支架过高(追求射界广阔),且少了调整装置,这个缺点是致命的,造成机枪手要挺起上身才能达到平射的状态,这史机枪攻击位置非常突出,比趴着的步枪士兵高出了近一倍,所以日本机枪手的死亡率非常高,因为血的教训只有死人才知道原因,所以活着的人根本不知道,所以反馈基本没有,致使到日本投降都没有得到改进。


梁勇86304567

大正十一式,漏斗式弹仓,装弹30发(6个步兵5发桥式弹夹),因弹仓设计在左侧,所以将准星,和缺口右移至右边,因此,将枪托向右歪曲以便方便够构成瞄准线,,所以我们才叫他歪把子。口径小,威力不足,射速高,点射(短点射2—3发,长点射3—5发)控制困难,对副手依赖性大,人机设计不合理,射手培养用时长。两脚架高(400毫米),而通常的机枪为300毫米。构成瞄准基线高,隐蔽性差。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故障率高。总之不是个他妈的好枪。


兔哥42928

在中国战场上日本歪把子经常被zb26压的抬不起头,后来日本人也山寨zb26,开发了二种口径的机器,一种是6.5毫米口径的96式,一种是7.7毫米口径的99式,战争后期曾大量装备。


大熊144498817

歪把子用着别扭。在人机工程设计方面很糟糕,故障率高,供弹机构复杂是其主要的病灶。零件往往不能互换,需要十分精心的保养维护方能有所改善。在条件恶劣的战场环境之下这点看似简单的基本条件几乎无法得到满足。唯一的亮点是射击精度还可以,但是这一优点却被许多其他的缺点抵消怠尽了。而我军又缺乏机枪,在缴获歪把子之后又不得不用它,实在是无奈之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