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是怎么瞄准的?

黑白两道7



由于迫击炮是曲射炮,所以其瞄准很特殊,左右方位好定,主要是距离方位,一般是根据该炮的曲射特性,确定距离分划,也就是一个角度盘,每个刻度代表多少米。每门炮出厂时都有设定,平时还要经常校调。射击时,摆定和微调好左右方位,再根据目标距离,调整炮口到这个距离分划上,就算是瞄准了。 大口径迫击炮还可以改变炮弹发射药来修整发射距离,这个计算就稍微复杂些。如果距离较远5000m以上,一般要发射几颗,逐步调整,才会最后命中。完成放底钣、组炮、装引信等前期工作后,调整炮管水平概略射向。步骤是炮长站在迫击炮后侧,用炮身管上的白线对准目标(一般用铅垂标定,必要时用刺刀、木条都行)。在这期间,一炮长要在左侧看水准管,调节脚架,保持火炮水平。

下面就可以开始瞄准了。观测手搜索目标,测算目标的位置。之后进行图上作业,解算射击诸元。得到射程和射角后,查射表,决定火炮仰角和几号装药。

炮长下达口令,比如:“目标,前方机枪掩体,射角930,一号装药,两发!” 然后把密位换算成角度,观察倾斜水准管,转动瞄具的高低手轮,定好仰角。之后装定方向角,将瞄准镜瞄准标记对准目标,摇动方向机,对准目标。如果有横风,还需要转动方向手轮来纠正风偏。

再之后二炮手根据炮长指令装弹开炮,炮长观察射击效果后,决定是否补射。


家乡的那条河X

问题描述没有指明哪个时期的迫击炮,所以我就从不同的历史时期讲讲迫击炮的瞄准。

  • 从迫击炮的曲线射击方式看,有记录最早使用迫击炮的是1342年西班牙人围攻阿拉伯人的阿里赫基拉斯城时,阿拉伯人在城头将黑火药和铁球放在角筒内组成了原始的迫击炮,这种迫击炮的雏形没有任何瞄准装置,

    靠调整仰角近距离射击,以点击面,一般使用在居高临下时面对敌方集群冲锋。


  • 学界公认的世界第一门迫击炮诞生于1904年的日俄战争,它由海军臼炮改装而来。一战时堑壕阵地战盛行,迫击炮开始广泛使用,早期迫击炮比较笨重,配属营团级作战单位使用,它们的瞄准方式与传统火炮大致相同,采用间接瞄准的方式由炮兵侦察兵观察到目标的距离、方位、风向风速的参数,经过抛物线原理计算得出仰角、方位角、装药量等射击诸元即可。

  • 一战末期及至二战,随着迫击炮小型化的发展,开始下放至连排级使用,能直接瞄准时,使用光学瞄准镜或者简易瞄准具对准目标即可;对于山体反斜面等目标,不能直接瞄准的,通过炮兵观察站测定射击诸元。


  • 现代战场上一般都是超视距打击,迫击炮对于敌方目标的定位瞄准打击向集成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对于大型的自走式迫击炮,一般通过卫星定位、激光瞄准等手段通过指挥系统的计算机控制发射。


poincare981

迫击炮是伴随火力支援,机步营、摩步营编制内的炮连一般都有迫击炮等火炮。迫击炮和榴弹炮都不是直瞄火炮。虽然有瞄准镜,但不是直接瞄准目标的。那怎么打准目标呢?一是要知道自己的坐标和目标的坐标。自己的坐标很容易知道,目标的坐标也可以通过观测得知。二是要有准确的射表。每型号迫击炮对映的射表是不一样的,但该型迫击炮的弹道是有规律的,受风向、药温的影响也是有计数公式的。这就是为什么,电影中有炮手用大拇指蘸口水,测风向及风速的原因,这是非常有经验的射手才能完成的。


第三是用瞄准镜瞄准附近的一个突出的点,比如独立的大树一侧边沿、电线杆、房屋一角等等。第四是是拉“方向盘”。知道了这些,部队有个术语叫“拉方向盘”,就是计算方向角和高低角的最初装定量是多少。第五试射,发射一发炮弹看落点,是近弹还是远弹,是偏左还是偏右,然后根据射表对目标进行修正,直到击中目标。当然说这么多,有经验的射手,其实往往首发都能打中目标,毕竟迫击炮是伴随火炮,一般射程不太远。


军人爱玉石

大家应该记得《亮剑》中的一个场景

李云龙率部从日军包围圈正面突围。发现日军的前线指挥部后,李云龙命令迫击炮手将其干掉。迫击炮手用手指比划了一下,迅速测定了日军指挥部的距离,随即发炮。

其实这是一种被称为跳眼法的简易测距方法。其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光的直线传播和三角形的相关理论。还利用一个人体构成的定理:人的手臂长度是两眼之间(以瞳孔为准)的10倍。

不过那是抗战时期的方式了,新式的肯定不会这样。主要还是抛物线的原理,现在设备上都会自带光学瞄准镜。

跳眼法等简易测距法现在也是很基础的。这是每一个炮兵和侦察兵的必修基础课,更是长期以来处于物质匮乏状态的我军的拿手绝活——能用跳眼法进行准确的距离侦查,是每一位老兵走露脸的了。


欢否

迫击炮问世至今才不过200年,相较于榴弹炮和加农炮来说还只是个小兄弟。正是由于其结构轻便、展开迅速、射速高、炮弹飞行轨迹比榴弹炮更弯曲的特点而深受一线步兵喜爱,成功的担当起近距离火力支援的主角。

射击原理

早期的迫击炮发射瞄准方式比较原始。如果目标在直视范围之内,则通过右手手臂伸直后竖起的大拇指,开右眼闭左眼与目标重叠后,闭右眼开左眼观察拇指左侧与目标右边线的距离差,此距离差乘以10后的得数,可以为距离目标的概略值。

这对敌人伸大拇指可不是夸敌人,而是要敌人命

我军神炮手赵章成将军在长征途中的乌江战役,就是用这种目测法准确地把炮弹送进敌人的碉堡和人群。而在著名的黄土岭战斗中,神炮手李二喜也是运用这种方法,将4枚75毫米迫击炮弹准确的发射至阿部规秀所在的临时指挥所。事后据《朝日新闻》报道,“迫击炮弹在距中将数步的地方爆炸,碎片打中中将的左腹和两腿等处,中了致命伤”。不过,此种方法误差较大,并且估测距离也就在5公里的范围之内。除非经验非常丰富的射手,一般很难做到一击命中。

击毙阿部规秀的75毫米迫击炮

其他迫击炮的瞄准方法还有通过设置前方炮兵观察哨,并使用一系列的机械测距仪器测得目标距离和方位等数据,来实现目标的瞄准和射击。不过,而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激光测距仪、炮射雷达及弹道计算机等新装备陆续运用,迫击炮的射击精度也越来越高。

现在迫击炮也有很多种类,除了步兵携带的轻型迫击炮,还有这种车载的速射迫击炮,装弹方式也变为后装填,当然瞄准方法也改变了,炮弹也有了激光制导,卫星制导,所以可千万别以为迫击炮只是一种老炮。(NT)


联合防务

迫击炮的炮弹发射后呈曲线(抛物线)。一般情况下迫击炮上都有角度盘,每个刻度代表多少米,射击时,摆定和微调好左右方位,再根据目标距离,调整炮口到这个距离分划上,就算是瞄准了。早期的迫击炮,伸出拇指,闭上左眼,右眼看拇指左侧与目标的左侧重合,接着睁开左眼同时闭上右眼,这是看到目标与右手的距离约10米时乘以10,距离目标大约100左右,调节纵横坐标,修改诸元,三发调校,最后才能击中目标。


最美不过中国风

迫击炮主要是靠抛物线来确定要瞄准目标。纵向微调靠螺丝杆来调节。在发射药不变的情况下,炮弹的落点要靠调整炮管的仰角来确定。45°是炮弹落点最远的仰角。但是,这也不是主要的。首先,要确定目标的准确的距离。否则,都是一句空话。迫击炮虽然是出现较早的武器,但至今还有它的适用性。尤其是在山地作战,是不可获缺的战术武器。在对付敌方狙击手的时候,也是最佳选项。


迎刃而解14

近现代炮兵行动,一般情况是发射之前有指引人员或设备定位,引导发射炮弹,在几颗试探弹之后,纠正落地点坐标系偏差,找准精确度一次齐射覆盖打击。。而目前当代,应该有卫星定位坐标系打击,远超红外制导打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