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沒有非機動車道為什麼還要投放共享單車?

王潮濤

青島地區大部分是丘陵地形,大部分的道路比較崎嶇,特別熟青島市區更是上下坡比較多,在還是手動檔標配車輛的年代裡,每天在青島開車都是一場“半坡起步”的考試,這也就造就了一大批老司機們。而青島也因為城市特色和規劃,在青島的道路上很難看到非機動車道,可以說大部分在青島百姓眼裡道路之分“人走的”和“汽車走的”。

就拿青島的電動車來講,在青島也會有很多的電動車,但是要明顯少於其他城市,一方面是青島沒有專屬的非機動車道,駕駛電動車存在安全隱患,另一方面,青島的大上坡和大下坡對電動車的電瓶電量損耗極大,導致電動車出行距離有限,需要經常充電,不方便遠距離行駛。

而青島城市規劃當中,公交車路線規劃以及地鐵路線規劃都比較早,而且擁有成熟的規劃路線,雖然青島的地鐵也是近兩年開始修建的,但是青島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提出了地鐵建設的規劃藍圖,並且予以實施,但是從各種政策的影響下一直被擱置。所以青島公交車幾乎覆蓋了青島市區的每個角落,為市民出行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並且青島大力推進青島公交卡的普及的銷售,也促進大家乘坐公交車出行。

而對於共享單車,在青島也面臨著一個問題,青島的城區道路起伏比較大,而且沒有非機動車道,對於使用者很費勁也存在安全隱患,但是青島短距離出行還是有需求的,所以近距離出行或者去往附近的地鐵口和公交站牌就成了使用共享單車的需求,但是我還是非常的提醒一句,在青島騎車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安全隱患,沒有非機動車道,就需要的機動車道上騎行,難免就要和機動車發生一些碰撞,所以騎行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