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稱不會在威脅下與美國討論鋼鋁關稅,對此你怎麼看?

德約科維奇Novak

歐盟稱不會在威脅情況下與美國討論鋼鋁關稅。之所以有這樣的表態,暗含的意思是,此前美國一直在威脅歐盟,可能會對其徵收鉅額關稅。

歐盟的這次表態,可以說再次表明了其立場,歐盟並不準備示弱。正所謂,“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這一次是鋼鋁產品,下一次就可能是汽車、飛機等產品。歐盟之中的領頭羊法德兩國政府此前也對美國擬對歐盟鋼鋁產品加增關稅的行為強硬回應。兩國表示將對美國堅決採取反制行為。

據報道,為了應對美國的“關稅大棒”,歐盟已草擬了一份擬對美國產品徵稅的清單。計劃向價值28億歐元(約35億美元)的美國進口產品徵收25%的關稅,其中包括價值約10億歐元的進口襯衣、牛仔褲、化妝品、摩托車、遊樂船等消費品;價值9.51億歐元的橙汁、波本威士忌、玉米等農產品;以及價值8.54億歐元的鋼鐵和其他工業產品。

實際上,為爭取長期豁免,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4月下旬先後訪美,與特朗普舉行會談。近期,歐盟也在密集地展開遊說工作。歐盟發言人此前稱,已和華盛頓正在進行“所有層級”的接觸。

不過,有分析認為,歐盟獲得美國永久豁免的難度很大。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就坦言,要讓歐盟以配額制(此前韓國曾以減少對美鋼鐵出口的代價獲得關稅豁免)來換取鋼鋁關稅豁免的難度極大。歐盟貿易專員西莉亞·馬爾姆斯特倫也表示,配額制與世貿組織規則相沖突。


每日經濟新聞

在歐盟與美國的這對跨大西洋夥伴關係中,長期跟蹤中美經貿關係和美國經濟的【小哥哥】認為,不管從軍事上(依賴美國)還是從經濟實力上(美國依然是世界老大)而言,歐盟很顯然都處於下風地位。儘管歐盟表示,不會在威脅下與美國討論鋼鋁關稅,但談判講究的是手中掌握的籌碼。誰的籌碼更大,在談判中誰的底氣就更足,一味放狠話,恐怕也不會管用。

在鋼鋁關稅問題上,歐盟眼下就處於這樣一種位置,明知主動權並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也不能過於示弱,畢竟美國只是一個國家,而歐盟是20多個國家的集合體,更何況面子上也要爭一爭,因此並不是說美國的威脅不管用了。

前幾天,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前後出訪美國,可以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與特朗普一邊大談歷史友誼、打感情牌,一邊又用數據陳述,將利害關係說得很清楚,講道理、擺事實,但特朗普就像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儘管又臨時延長了對歐盟的關稅豁免期,但並沒有將鋼鋁關稅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從歐盟的頭頂移開,讓歐盟尤其是與美國有緊密經貿聯繫的德國等國家寢食難安。

在鋼鋁關稅問題上,歐盟之所以威脅對美國採取反制措施,也是被逼之中的無奈之舉,但最終會不會採取反制,還是要看美國的鋼鋁關稅最終能不能落地,連默克爾在訪美期間也儘量避免與特朗普在關稅這一關鍵問題上正面衝突,無奈之中也只能表示“決定權在特朗普”。


小哥哥打算盤

覺得美國在這次鋼鋁談判中就像個小丑,一點大國、世界第一強國的風度、形象都沒有了,節操碎了一地。

1、先威脅徵關稅,緩衝期幾個月,如果不給痛快話,沒有痛快的解決方案,就單方面徵收懲罰性關稅。

這是赤裸裸威脅。 搞笑的是,寬恕期到期了,沒有得到預想的結果,便宣佈延遲一個月再懲罰,繼續威脅,繼續叫嚷。 真把國與國之間的事當成小孩子之間的遊戲了。

從中看出特朗普政府所做政策流程的紊亂,決策的紊亂。

2、歐盟表態說不在威脅之下談判,並不能表示自己有骨氣,這樣的回應是最基本的人之情呀。

歐盟也要為他們國家人民謀福利的,都需要遵循過去延續的基本規則行事。乃怕如周伯通之類的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自身還是要遵守常規的。

歐盟不可能毫無臉面地為了美國一個口頭威脅,而去主動請罪的。 如果乖乖地,主動地迎合美國一系列單方面設定的要求,那不失去基本的品格了嗎。

只怪美國太搞笑,別說歐盟也強硬。若是兄弟間,乃需恫嚇聲。

美若真老虎,何需吼三聲。 國際政治笑料少,逗逼總統來串燒;最恐西邊皆玩笑,只為棒打我東方。

特朗普,是一個神經患者,四處樹敵;還是一個戰略高手?其他關稅也好,貿戰也好皆是煙霧彈,唯有遏制中國為真。 你們認為他是哪個呢?


財經作家邱恆明

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徵兆,美歐在經貿上的分歧正在擴大。事實上,從今年三月特朗普以國家安全為由拿歐盟開刀的做法就已經激起了歐盟內部的強烈反彈聲音。這種反彈一方面是針對特朗普難以預估、充滿不確定性、難找到經濟學依據的貿易政策,另一方面也掀起了歐洲內部深深根植的反美主義情緒。

特朗普第一輪宣佈暫緩對歐盟施加鋼鋁關稅的“喘息時機”,歐盟的兩種矛盾心態在作鬥爭。一方面,歐盟想息事寧人,“跪舔”特朗普,避免更大損失;另一方面,歐盟內部也難以壓抑住對特朗普行為方式顛覆原則的怒火。在此期間,歐盟一再表示將竭盡全力爭取完全豁免,但保留全面反制的權利。


大蓓姐

特朗普在關鍵時刻認慫了?美國宣佈將推遲至6月1日再對歐盟、加拿大等國的鋼鋁關稅豁免!而如果不推遲,關稅政策將在5月1日對歐盟正式生效!

歐盟目前的這種強硬態度大有翻身當家作主的感覺了!這與一直以來的低眉順眼甘做小弟的形象相比不知高大了幾多!在歐盟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轉變?

這還得說特朗普關稅實在是不得人心!的的確確特朗普鋼鐵關稅觸犯眾怒!不僅僅中國、歐盟對此是強烈反對,就連其小弟印度也怒了!正是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值得一提的是,連一些國際組織也看不下去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阿澤維多(Roberto Azevedo)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鋼鋁徵收關稅的計劃表示關切,這種干預WTO成員國貿易政策的做法實為罕見。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警告稱,美國對鋼鋁徵收進口關稅可能對美國及其貿易伙伴造成經濟損害,並敦促各國不要以報復手段解決貿易爭端。

不得不說,天下苦秦久亦!當特拉普揮舞著關稅的大棒對世界各國橫徵暴斂之時,其實對美國心生憤恨的種子也正在生根發芽,導致美國成功的拉來了全世界的仇恨!

這也應了一句話: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特朗普對此作出了充足的演繹!不過現在看來,特朗普還沒有迷失自我,及時的在5.1到來之前的關鍵時刻,踩住了剎車!後市如何演繹,且拭目以待!


金鼎股戰場

《廣場協議》可是歷歷在目,日本的下場歐盟又不是沒看到。

歐盟知道如果在這個時候軟弱,那麼歐盟將會成為下一個“日本”。

美國現在充分運用了他的霸權主義,歐盟以前都是追求美國的霸權主義去欺負別人,這個輪到它自己,現在歐盟終於體會了一次被霸權主義威脅的滋味了。

其實並不是美國的關稅對歐盟不管用,歐盟每年和美國的貿易有巨大的貿易順差,如果美國真的對歐盟的徵收鋼鋁關稅首當其衝的是德國,影響德國的一百萬個工作崗位。

歐盟早就形成了經濟一體化的產業佈局,各個國家經濟結構互補,任何一個受到影響,都會引發連鎖反應,這也是歐盟為什麼團結起來對抗美國的原因。

歐盟和美國都是雙方最大的貿易伙伴,如果真的打起貿易戰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所以美國也不敢真的說打就打,法國已經說了,如果美國敢增加鋼鋁稅,他們就對美國的蘋果、谷歌等高科技公司下手。

歐盟有很多牌可以跟美國打,除了貿易戰之外,美國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得到歐盟的支持,所以歐盟也並不懼怕美國。

如果單單從貿易上來,最後歐盟受到的損失肯定比美國大,但是美國也並不過,同樣會受到巨大損失。

不過鋼鋁稅也好,配額也好,還是汽車貿易也好,雖然總體來看是特朗普為他自己服務的,因為支持他的州都是有大量的汽車製造還鋼鋁生產的崗位,特朗普這是為“自己人”謀福利。

特朗普和歐盟的貿易爭端並不是單純搞貿易戰那麼簡單,同時也攜帶有美國國內的政治鬥爭因素,在五月一號免稅期到後再延長了三十天,那是因為他在等民主黨跟他談判呢。

假如在歐盟不妥協,特朗普和歐盟直接“開戰”,這可不是特朗普想要的結果。

美國和世界之間的貿易關係是長久積累下來的,並不是說改變馬上就可以改變的,不說別的,要是特朗普馬上和全世界打全面的貿易戰,以美國的能力也無法馬上恢復所有滿足國內需求的生產力。

所以特朗普的這次貿易戰首先是為他的政治前程努力,一個是穩住他的支持者,一個是逼迫民主黨和他談判,讓民主黨對他讓步。

當然特朗普的確在威脅歐盟,這也是美國對歐盟的一次試探,看看歐盟對美國的態度如何,最近美國採取的幾次行動,都得不到歐盟的有力配合,通過這次試探,得出美國和歐盟之間的新定位。

對歐盟來說,美國這是對他們的羞辱,怎麼說歐盟也是在世界有頭有臉的“人”,這樣被你威脅,如果妥協了的話,以後世界怎麼看待歐盟,尤其是歐元。

如果歐盟在美國的威脅下妥協,那麼歐元的信譽就會下降,對它以後在世界流通造成極大的障礙。

美元是猶太人的,歐元才是白人的,這一點歐洲人可是看的很清楚。


一號風手

問題是歐盟在不被威脅的情況下,根本就不會討論這些問題。所以歐盟的這句話等於沒說,是屬於他們之前敷衍美國人的常用套路,也就是讓美國人解除任何的措施,然後大家坐在一起,開始喝咖啡聊天兒,結果當然是什麼都不能解決,等後面出現了其他的問題,美國人的注意力轉移了,這個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特朗普對歐洲人的這種套路應該說是比較清楚的,所以他沒有給予歐盟永久豁免,而是又再延期一個月,這個就相當於他的備忘錄,反正每個月都會提醒他。如果他不下令豁免,那麼關稅就會被徵收,而歐洲人肯定會在即將生效的時間來找他磋商。

所謂的關稅問題,就是大家互相討價還價,各方都讓一步,但歐盟不想做出讓步,這個是搭便車國家普遍的特點,就是依仗著美國人的寬容和慷慨,而謀取自己的利益。


帝國曆史觀察者

我認為,還是歐洲國家眼光是否長遠及是否明智的問題。自2014年歐盟被美國拉著跟俄羅斯對抗以來,歐洲經濟水平一度下滑,歐洲個別精英已經意識到自己可能被美國所騙。因此,他們也多了個心眼兒。

另外,歐洲也明白,由美國實施的“單邊貿易保護”措施與當今全球化的經濟往來背道而馳,這勢必會給世界帶來各種麻煩。

歐洲國家知道,未來世界經濟的希望在中國,中國的市場、中國的財力和人力完全可以代領世界各國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當然,歐盟能這麼說,也取決於他們自身的利益有沒有受到傷害,或自身能夠得到什麼利益。再加上美國的延遲威脅,已經讓歐盟忍無可忍。這其中也有歐洲人的血性因素吧,畢竟集體尊嚴也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