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評論呼籲:騰訊"二選一"的升級版應儘快糾偏

騰訊公司因旗下夥伴沃爾瑪、步步高封殺支付寶事件,引來排他競爭的話題不斷髮酵。今天,證券時報的評論員蔣光祥發文呼籲,管理部門建章立制、加強監管,敦促互聯網企業加強自律,謹防金融科技壟斷,保護個人弱勢群體。

證券時報評論呼籲:騰訊

文中指出,網絡的開放讓互聯互通變得便利與成本更低的同時,表面平靜的互聯網江湖頻遭"暗算"。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更是不少創業者的愛恨之源,對於個體、微觀層面的創新,騰訊可以憑藉"借鑑"、"模仿"或直接"壟斷",迅速佔領市場並制定下一步的"規則"。

國內發展依賴於創新,指望彎道超車的中小創業者,騰訊這種體量的"巨獸"一旦出現在自己的領域,或結城下之盟被收購,或直接被"碾壓"至"泯滅",難有其他出路。騰訊越是可以將這一點做到極致,創業者的聰明才智成體系、成建制地爆發,愈發成為奢望,生存率越堪憂。

證券時報評論呼籲:騰訊

對於消費者,他還認為,"神仙打架,百姓遭殃"。普通用戶的選擇權被蔑視,客戶體驗被漠視。沃爾瑪超市禁用支付寶之後,同是騰訊陣營中的步步高也被曝已禁用支付寶。這讓大頭都放在支付寶"餘額寶"裡的普通市民頭疼。不少市民根本不關心超市和誰家合作,只要給保留支付寶支付這個選項就好。

證券時報評論呼籲:騰訊

證券時報評論呼籲:騰訊

可以預見,對於現時這種支付領域的"暗算"與事實壟斷,管理部門的糾偏措施已經不遠。當年的"3Q大戰"後來先後引發工信部、公安部、互聯網協會等相關職能管理部門或自律組織介入,時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點評中肯:企業不能只為自身經濟利益,漠視國家相關法律和規章制度;競爭中的不規範,既損害客戶利益,更損害公司形象。

證券時報評論呼籲:騰訊

而建章立制、加強監管,敦促互聯網企業加強自律,這些"3Q大戰"時的各方呼籲,看來仍需加快落地進程。否則當前我國金融科技領先全球的身位優勢被"壟斷"之舉輕鬆擊毀的同時,受傷最深的卻是最弱勢,缺乏"救濟"手段的個人用戶群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