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堅冰與60多天試探,朝鮮半島雲譎波詭中的變與不變

在過去的一個甲子,一度戰雲密佈的朝鮮半島長期處於南北緊張對峙狀態。平昌冬奧會以來幾個月的時間裡,雲譎波詭的半島局勢出現了戲劇性變化,頻率之快、幅度之大、影響之巨,應該說是前所未有的。

半島局勢之變,首先是朝鮮的立場。從一意孤行將擁核寫入憲法,不顧國際社會強烈反對接二連三進行核試驗,到迅速改善對華關係,向美國伸出橄欖枝,通過承諾推動無核化尋求朝美關係正常化,而且跨過“三八線”促成南北雙方領導人會面並簽署宣言,炸燬豐溪里核試驗場的坑道,拆除相關設施。直到最近,頂著美國威脅取消朝美領導人會面的壓力,主動提出並實現南北領導人短期內二次會面,變化可謂跌宕起伏。

60多年堅冰與60多天試探,朝鮮半島雲譎波詭中的變與不變

如此一日三變、朝令夕改,讓東北亞各國無所適從。尤其是日本,安倍剛剛表態堅決支持他心中的盟友取消朝美峰會,但一轉眼的功夫,又不得不在國會答辯中表示在朝鮮問題上,與美國在觀點和方針上保持完全一致,期待朝美會談取得進展。事到如今,人們已不敢相信半島問題上美國還有什麼是不能變的。

60多年堅冰與60多天試探,朝鮮半島雲譎波詭中的變與不變

透過半島局勢深刻的“變”,我們還是可以發現很多的“不變”。

首先是朝鮮半島無核化的最終目標,以及必須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達成這一目標的路徑沒有變,也不應變。在此前半島局勢持續緊張,對立各方劍拔弩張的時候,中國反覆呼籲,“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堅持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而今半島終於走向峰迴路轉、柳暗花明,證明了中國此前堅持的遠見和意義。眼下,各方都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局面,珍惜各方立場每一步的靠近,從“談完就打,打了再談”的怪圈中走出來。

60多年堅冰與60多天試探,朝鮮半島雲譎波詭中的變與不變

其次,朝美雙方就核導問題和雙邊關係發展的博弈不會停止。朝方認可的無核化是有前提的,即必須消除對朝敵視政策和安全威脅;對通向最終半島無核化和持久和平的路徑,朝方認為前提是朝美對話建立互信,全面推進半島問題政治解決。而美國最關注朝鮮迅速實現完全且可驗證、不可逆的無核化,博爾頓強硬的“利比亞模式”發言引發朝鮮強烈反彈後,特朗普否認卡扎菲的結果將在朝鮮重演,隨後提出“靈活的一步到位無核化”,後又改口“迅速的分步無核化”,這些都可以看作是朝美雙方彼此試探底線的嘗試。

最後,美國傳統的雙管齊下政策也不會變。特朗普一面用保障體制安全、繁榮發展經濟的美好前景作為鼓勵朝鮮去核的“胡蘿蔔”,一面揮舞著大規模軍演、不斷在東亞增兵的“大棒”施加威脅。繼上週美國海軍“米利厄斯”號抵達日本橫須賀基地以後,這裡部署的宙斯盾驅逐艦已經達到3艘,包含核動力航母“里根”號在內,該基地艦船總數達到13艘,可謂殺氣騰騰。

60多年堅冰與60多天試探,朝鮮半島雲譎波詭中的變與不變

半島問題是60多年層積的堅冰,很難在60多天內就消融殆盡,即便金特會順利實現,也不意味著半島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也許有的領導人會把半島問題的進展視為自己內政外交政績的紅利,也許有的人期待此次緩和能成為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契機……但半島形勢不應該,也絕不會被一個國家的翻雲覆雨所左右。相關各方應該牢記歷史擔當,拿出政治智慧,耐心細心,促談促和,讓半島結束戰亂悲劇,迴歸和平安寧、繁榮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