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迷案:常山赵子龙究竟因何而死

赵云

(?-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赵云去世后被追谥为“顺平候”,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三国迷案:常山赵子龙究竟因何而死

赵云

赵云从廿十岁出头就跟着刘备,东征西讨,四处辗转,曾两次救幼主,有汉中退曹军,平定国内祸乱等著名功勋,刘备曾称赞赵云:“子龙一身是胆也”,可以说,赵云是一位智勇双全,对刘备忠心耿耿的义士。在正史上,对赵云的评价也是极高的,夷陵之败后七年,赵云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三国迷案:常山赵子龙究竟因何而死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

据说赵云是寿终正寝的,但在民间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给“常胜将军”的离世增添了很多传奇色彩

其中最著名的有两种说法:

一.折松说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记载,在蜀国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之时,蜀国丞相诸葛亮誓师“北伐”,在临行前宴请诸位大将,但说来奇怪,这账外突然就刮起一阵大风,大的把门庭前的松树都吹折了,诸葛亮心中顿觉不妙,于是回营账中占卦,这卦相显示蜀军之中即将折损一员大将,随后便有消息传到,原来是赵云二子求见丞相,诸葛亮大惊道,莫非此人就是赵云,结果还真被诸葛亮算中了,赵云在准备北伐当天便去世了。

三国迷案:常山赵子龙究竟因何而死

真三国无双中的赵云

二.绣针说

还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据说啊,赵云虽然一生驰骋沙场领兵打仗无数,却从来没有受伤出过血!有一天他在家里洗澡,他老婆见他年纪虽大但是皮肤却十分光滑嫩白,于是觉得十分奇怪,老婆便问他是何原因,赵云便骄傲的回答自己一生从未败于人,跟别谈受伤流血了。于是他老婆顿时十分好奇,她便偷偷的从房间里拿出一根绣花针,故作玩笑状的刺了赵云一下。可别小看这一针,一针扎中赵云后他顿时流血不止,征战无数的常胜将军赵云就这样去世了。这种说法虽然流传广泛,但更像是胡乱捏造,可信度不大。

三国迷案:常山赵子龙究竟因何而死

赵云

无论赵云真正的死因是什么,但常山赵子龙,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想必都会被他吸引吧,他一直是忠肝义胆,武艺高超的代表,极富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怀。而他的这些高尚品格,在后世中被继续推崇,千百年来长盛不衰。

一起探索不为人知的历史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