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为什么热衷皇陵挖掘?

用户63192468

在我们通常的理解当中,郭沫若是一位大文豪。但是除了问号这个名头,郭沫若还是一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其在甲骨文上的造诣,更是很难有人一整高低。



然而他的人品并不怎么样,不知是文人相轻的原因,还是他本身的毛病。鲁迅先生评价它是“才子加流氓”,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也并不待见他。我们了解比较多的,还有其挖掘帝王陵墓一事。

首先提出对明十三陵挖掘的,其实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当时北京市的副市长吴晗。他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申请下来挖掘的手续。因此和郭沫若一起,提出了队明十三陵的挖掘。

一开始定下的目标是长陵,它是在这些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陵墓。但是经过很长时间勘测,没有发现可行的挖掘方式。准备对相对简单的定陵练手,也成为了历史上皇陵文物的一个灾难。


对定陵的挖掘,郭沫若等人的运气可以说是相当好。刚刚动工几天时间,就发现了“隧道门”。并且在半个多月的时间,就挖通了通往陵墓的隧道。仅仅九个月时间,就挖到了“金刚墙”。

明朝的时候,人们把墓道的墙壁称作是“金刚墙”。发现了金刚墙,也代表着发现了陵墓的具体位置。从1956年5月开始破土动工,到1958年9月,基本清扫工作完成。万历皇帝的陪葬品,开始出现在世人眼中。

▲金刚墙

开掘陵墓之后首要工作,就是对陵墓中的三具骸骨进行修复。其中包括万历自己,以及两位妃子。万历作为封建社会旧地主阶级的代表,修复模型人员完全不根据具体历史事实,只是单纯将万历照着地主的样子修复。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三具骸骨就被修复完成。只见万历皇帝,头戴瓜皮金丝小帽,鹰钩鼻子,血盆大口,一腿长一腿短,手握皮鞭。完全是旧社会的地主阶级,正在对农民进行鞭打。而他的两位皇后,也是典型的地主婆,浓妆艳抹。


万历帝陵中还出现大量陪葬织锦匹料,但是由于保护措施不到位。用了极其粗糙的手法,简单的将这些珍贵文物装裱。 而对古代服饰颇有研究的沈从文,特地赶来对出土文物研究。当其发现此种装裱方法后,痛心不已但为时已晚。

而此事未平,全国各地又蠢蠢欲动,要求发掘本地帝陵。 幸亏周下了严令,全国各地不准私自开掘陵墓,这场浩劫才得以避免。

就在定陵开掘一年之后,定陵博物馆成立。然而在成立的当天,定陵当中万历皇帝原生棺椁被扔。


1959年9月30日民工王启发,接到了博物馆主任的要求“复制的棺椁已经做好,之前的已经没用了 ,你找几个人把地宫清理一下。其中的棺椁抬出来,好迎接领导的检查”

当几名民工对棺椁进行劈砍时,参与定陵开发全过程的王启发,内心有点不忍。对主任建议道,是不是可以把它放在一边?而主任恶狠狠的瞪了一句“你是不是想留给自己?”

王启发这才接下了后面的话,乖乖的带人把破碎的棺木抬出去,扔到墙外的山沟当中。当此事被北京的夏鼐耳得知时,气的直跺脚,要求立即取回时,但是早已不见踪影。


然而定陵的悲惨命运还没有结束,文化开始后几名年轻人冲到了定陵当中。从管理员那里抢来了仓库的钥匙,拉出了当中的三具骸骨帝后骸骨,以及大量所谓的罪证(文物、画像、陪葬品)。

这些人又召集了成百人的规模,就在定陵前的广场上。对这三具骸骨进行最后的“审判”,审判结束后几名彪形大汉将三具骸骨杂碎,将罪证烧毁,然而这一切却没有任何人来阻止。

如今走在定陵博物馆当中,我看到的绝大部分都是复制品。其中大部分的文物,都已经被毁在了历史当中。至于对于郭的评价,我不想多说了。

▲定陵挖掘队长反思


史之策

郭沫若堪称上个世纪中国首席才子,在文学界,考古界可谓无人能出其右,为中国科学院院长。


郭沫若在考古方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甲骨文方面的研究可谓前无古人,是一名典型的考古爱好者,对于皇陵挖掘异常积极。

郭沫若先生在1955年获得国家批准,开挖了万历皇帝的定陵,无奈由于当时文物保护技术与能力、观念各方面不够,许多珍贵的文物如瓷、瓦制品、字画、典籍、丝绸等特别是万历皇帝与皇后的尸体在随着郭沫若推开墓室大门的瞬间氧化销毁。郭沫若先生自然是比较志得意满的,因为他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挖掘皇陵的考古学家,见识到了许多琳琅满目的陪葬品,为他个人与国家的考古工作开拓了视野。


遗憾的是,权衡损失的文物,弊大于利。于是1965年郭沫若先生打算开掘他的真正目标永乐皇帝的长陵的时候,遭到了总理义正言辞的拒绝。

其实,郭沫若先生本来的目标就是在长陵上的,只是他发现长陵错综复杂,难以挖掘,于是就打算找定陵先试试手比较稳妥。

郭沫若先生在后来陕西打算挖掘唐李治与武则天的乾陵乃至秦始皇陵的时候,袖子都撸起来了,无奈总理为长远计,枪毙了这个计划。于是郭沫若先生心心念念的《兰亭集序》与秦始皇陵的辉煌,只能在梦中相见。

挖掘皇陵,一方面得以满足好奇心,一方面能够开拓自己考古视野与深度,最后一方面能够挖掘皇陵也是个人能力的象征。


不书三少

比起当年的红卫兵破四旧,郭沫若的行为真心不算什么。现代人批郭,无非就是让郭替大伙背锅,把全国人民的道德沦丧归咎于他一个人。毕竟他挖过皇陵,而红卫兵只是砸过几个坛坛罐罐罢了。





用天生就有道德优越感的人的话说:“郭沫若这个人,一生的骨头和立场,令人唾弃。”

但是骂归骂,郭沫若的文学水平和考古学方面的研究,还是有很大成就的。

鲁迅也说过,郭沫若这个人是才子加流氓。 鲁迅先生虽然瞧不起他的为人,但还是认可他的才华的。



建国以前,郭在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的巨大成就,在当时是无出其右的。凭借这些研究成果,他当选为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正因如此,郭沫若才会热衷于考古发掘,因为这是他的专业之一。

毕竟,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文盲是不会对考古感兴趣的。


当然了,考古不一定要挖皇陵。郭沫若和吴晗对十三陵的执着,跟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在建国初期,左翼文人的身份很高,郭也好,吴晗也好,很得某位“领导”的赏识。领导曾对郭说,你要接过鲁迅先生的大旗,肩负起中国文化革命主将的责任。

这种器重,对于郭来说,简直是莫大的荣耀。而五十年代中后期,知识分子不吃香了,郭觉得自己在领到面前受冷落。就想玩票大的--挖皇陵!

挖皇陵对郭来说,有三个好处。

第一,陵墓内有很多文物典籍,能满足他作为考古学家的好奇欲。

第二,强化自己在中国考古届第一人的地位,连皇陵都敢挖,同行谁还敢不服他?

第三,博出位,让领到的目光转到他身上。事实也证明,他成功了。

定陵的悲剧,并没有让郭反思。因为定陵并没有满足郭沫若的好奇欲;也没有让自己的地位达到预期的目的。

所以他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去挖始皇陵、挖汉陵、挖唐陵。

挖去如果让他成功了,那就真是悲剧了。


Mer86

许多读者朋友都知道,郭沫若郭老先生,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还是一位考古学家。作为一名考古学者,他对发掘古迹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建国之后,郭沫若曾想就近发掘北京明十三陵中永乐大帝朱棣的长陵,但因条件限制,最后选择了万历皇帝的定陵先练手。

此次发掘,考古队发现了一些古代的皇家丧葬礼仪。但同时也因为当时的技术手段不足,对皇陵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破坏,许多历史文物被损毁,连万历皇帝的棺椁和尸体都没有保存下来。因此,皇陵考古发掘工作被喊停。

实际上,对郭沫若来说,他最感兴趣的其实并非北京的明十三陵,而是远在陕西的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之墓,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位皇帝合葬,且未被盗墓贼染指的皇陵,因此考古价值十分重大。而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极有可能就在这乾陵之中。

话说东晋王羲之去世后,其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由其族人传承保管。到了唐初时期,由于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心心念念想得到这幅字帖。后来派出手下的大臣萧翼,用下三滥手段把兰亭序从别人手中骗了过来。

唐太宗临死前,命令自己的儿子,唐高宗李治,把这不世珍宝兰亭序陪葬,从此,世间再未出现过兰亭序真迹了。

按理来说,李治应该遵从父命将兰亭序置于唐太宗的昭陵中,但昭陵被盗后,却无兰亭序现世。因此,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成了最后一个兰亭序字帖可能的藏身之处。

郭沫若是极爱文物之人,非常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有幸目睹兰亭序真迹。为此,郭沫若还提出过兰亭序是由隶书写成,而非行书的观点,希望能发掘乾陵一探究竟。

然而,有定陵发掘失败的案例在前,对郭沫若的请求,回复只有一句话:“十年之内不得发掘皇陵。”所以,郭老先生一直到去世,也没有完成挖掘乾陵的心愿。而兰亭序帖的秘密,只能交由后人去探索了。


搞哥读史

永乐:大胆!洪熙:别挖我爹!嘉靖:放过我孙子!万历:诅咒你!


明十三陵之定陵挖掘考古一事,距今已六十余年,定陵挖掘,也是唯一一次对中国历史帝王墓的主动考古挖掘。按照对外的总结报道,定陵考古挖掘号称是经过慎重选择、认真论证、报经审批、由专业考古人员实施、有明确学术目的的科学发掘工作。

一开始,首先进入著名明史专家吴晗和著名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视野的正是明长陵。在世时促就郑和下西洋、迁都北京、修建大运河、编纂《永乐大典》的永乐帝朱棣的寝陵明长陵,是“明陵中规模最大、地面建筑最完整”的“地下宫殿”,应该让其“重见天日,开放为地下博物馆”,“不但可以丰富历史知识,也将使明长陵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名胜。”在永乐大帝的一片喷嚏之声中,这份由吴晗起草、郭沫若修改的报告获得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审批通过。

挖长陵前,大家一致认为最好是先试掘一个别的帝陵,比如,永陵。

嘉靖皇帝在永陵里叹了一口气,他早就被海瑞磨掉了锐气,不管何时总有博名气的来气你,真生气你都死800多次了,做皇帝,不能太认真。当嘉靖后来听说不挖永陵,准备开挖定陵时,怒了,放过我们家小三的小三吧,还是挖我吧!

定陵里的万历慌了,哥有隐疾,腿脚不好,你这一刨,岂不露馅了?还好,很快,万历听说上头的目标似乎换成了献陵。他松了一口气。

献陵里的洪熙帝明仁宗朱高炽一挺身,挖我就挖我!咱先说好,能不继续挖我爹么?我爹暴脾气不说,好歹也是对中华民族有过历史贡献的。。。

长陵里的永乐大帝发出一声不屑的鼻音,“有胆就放马过来。”

然而上头的人们犹豫来去,最终做出了挖掘定陵的决定。

历时两年的发掘,定陵地宫出土各类器物2648件(不含钱币、纽扣),金、银制品和玉类保存基本完好。丝织品“数量之多,品种之全,花色之好,纹样之复杂,在中外考古史上都是罕见的”,还是“研究中国古代丝绸科学技术的珍贵资料渊薮”,当然,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操作不严格,防腐防氧化的水平不适应需要,在文物保存方面,是存在很多欠缺的。

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娘娘的棺椁骨殖自然是没有保存下来,有的堕入深渊,有的升上青天,永乐、洪熙、嘉靖与众多皇帝皇子皇妃渐渐也了无声息,他们可以安眠一段时间,因为自定陵起,自定陵终,皇陵的考古发掘暂时告一段落。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最怕后人来松松土。听到郭沫若也进了坟墓,多半会安心许多。


历来现实


郭沫若首先是个学者。他在学术方面的成就,尤其是文史方面的成就,是非常巨大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奴隶制时代》对现代依然有很高的时间价值和借鉴意义。

郭沫若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提到郭沫若,总让人想到他本人,而忽略了他的学术成就。其实历史功过,任世人评说。我们也要看到郭沫若的个人成就。就算发掘了万历皇帝的定陵,虽然很遗憾遭到了破坏,但历史的教训也让后人加以警醒,而且定陵的发掘,对明代历史的研究,也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做为考古学家。秦始皇陵就是所有考古学者的梦。不但郭沫若想发掘,每一个考古工作者都想发掘。但受限于技术问题,秦始皇陵在更长的一段历史时间内都不具备发掘的条件。至于什么时候条件成熟?也许永远都不成熟。所有的发掘都会对它造成永久伤害。

秦始皇陵埋葬着千古一帝秦始皇。无论是历史的各种传说,还是兵马俑的发掘,都让秦始皇陵充满了诱惑,这个诱惑是近距离见证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伟大荣光,是穿越两千年前的秦帝国,是见证大一统的中国开启的原点。这样的诱惑,试问哪一个考古学家不为之心动?

历史曾经在那一时期给了郭沫若一个机会。但历史又做了正确的决定,收回了这个机会。这是后代中国人的幸事。这一代人,有生之年将不能一睹秦始皇陵的真容,但我们不觉得遗憾。那一处山丘,埋葬着千古一帝秦始皇,耸立着华夏民族大一统的信念,有次一点,中华儿女幸甚!

就这样!


君笺雅侃红楼

摸肉(原谅我是四川人)同志是一个文学艺术家。从他的著作列表就可以看出来,他的文学创作规模是学术研究规模的好几十倍。他不仅是个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个浪(胡)漫(思)主(乱)义(想)文学家。也可以这样说,他有很重的传统文人烙印。

这个传统文人的传统,追溯起来,恐怕要到一千多年前的宋代人那里去。我们中国人,自商周以来,一直非常执着于把重要的事情记录到占卜用的甲骨、封赏用的青铜器、表彰用的石碑上面去。到了北宋时期,经济发展了,大家吃得饱了穿得暖了,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文化艺术了,于是就开始琢磨这些古代的青铜器和石碑上的文字内容、书法艺术,逐渐形成了一个武林门派:金石学。“金”就是青铜器,“石”就是石碑石刻。

北宋的文人们研究历史和书法艺术,大多数是依靠拓片,拥有古代青铜器和石碑的人制作拓片销售,生意相当火爆。难免有些土豪的文人,干脆直接就买下青铜器和石碑来研究,还可以制作拓片销售,或者送人挣人情。一来二去,以青铜器和石碑为大宗的古代文物买卖生意、挖宝藏宝一条龙服务就火爆起来了,一点都不亚于目前的收藏热。当然,同时兴起的还有非法盗墓热(那时候也是非法的)。

于是,“文人艺术家”与“收藏”成了最铁的CP。所以说,摸肉热衷于帝陵发掘,就是因为他的传(挖)统(宝)文(藏)人(宝)思想在作祟。摸肉同志的脑子里,可能还没有现代考古学和文物保护基础理论、学术目标这样的概念。再加上他手里有了权,就有资格想入非非了。


考古系大师姐

最早接触郭沫若,大概是在小学课本上,那时候此人还是一个著名学者和文人。从此一直没觉得此人有什么不妥之处,但直到近几年,才知道郭沫若除了会写诗,还会盗墓,甚至革命立场极不坚定,是个典型的墙头草,不明白为何他的墓碑上写着“郭沫若同志永垂不朽。”



郭沫若在民国时期原本是大户人家之子,后来娶妻后话都不说一句就出国留学去了,在日本,又风流不羁的流传出许多风花雪月之事。而且,他一直都是在日本生活,后来解放后才回到国家。


一回国,郭沫若就成了一个学者,而他的重点工作就放在研究陵墓上。美其名曰研究皇室的墓葬风俗,其实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最可恨的是,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许多皇陵文物都遭到了严重破坏。

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研究是好的,但是要考虑是否能保护好他们,对于文物,在不能保证完美保护好的情况下,最好还是不要去触碰,毕竟,动了就没了。


历史密探

定陵的挖掘,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市、中科院、文化部实施的一项考古工程,是国家行为,并非郭沫若个人利用职权的行为。根据资料,1955年10月,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作为发起者,联合了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文化部副部长沈雁冰、人民日报社社长邓拓、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所长范文澜等人,联名上书政务院,请求发掘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陵墓长陵,很快就获得周总理的批准,尽管当时它受到了来自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郑振铎和副所长夏鼐等考古专家们的理性反对。据复旦大学教授高蒙河介绍,这次挖掘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想要找到下落不明的《永乐大典》,身为明史学家的吴晗对此极其看重。


旷野平135352795

说到郭沫若,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国近代的文豪,他既是诗人又是历史学家,在文化领域有着精深的研究,可是这个人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实在是因为他后期对于历史挖掘方面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为此他有些公私不分,导致挖掘过程损失惨重,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众所周知,明定陵的挖掘,就是郭沫若的一再坚持和主张,于公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的历史,万历皇帝的陵墓作为了挖掘的对象,于私可能也是为了见证皇陵的浩大以及众多琳琅满目的陪葬品,这对于一个文学爱好者而言是致命的诱惑,郭沫若可能就是公私一体了吧!

在挖掘定陵的时候,其实受到了不少的人的坚决的反对,理由很简单,在1955年时期,国家根本就不具备保护文化的能力和条件,而如此冒失的挖掘,虽然能够了解一部分历史的真相,但是失去的绝对会比得到的更多,最终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是一次“无法挽回的错误”。

定陵挖开后,大量文物立即被氧化、破坏,各种珍贵字画、丝织品顷刻间灰飞烟灭,令人痛心不已。按理来说,作为这次挖掘皇陵主要的责任人,郭沫若应该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可是事实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让人们对于他的动机深深的表示怀疑。

其实定陵只是作为一个备胎罢了,郭沫若之前想要挖的其实是永乐皇帝的长陵,可惜的是陵墓过于复杂,郭沫若团队,无法挖掘开,所以退而求其次,才去挖掘定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