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星素结合”更难得的是星素共鸣,《如果爱》匠心探索新玩法

近年来,井喷式袭来的户外纯明星真人秀让人眼花缭乱,观众审美疲劳严重,以至于广电总局下发“限星令”治理乱象。一时间,“星素结合”成为了制作方探索的新方向。

此前,综艺节目对星素结合的尝试,大多还停留在“星为主,素为辅”阶段。情感观察真人秀《如果爱》则另辟蹊径,让明星向素人学习技能,深度探讨生活,消除“星”与“素”的身份差异,在固定的空间和公益性质的事件里为他们建立起亲近关系。这一次,素人不再只是旁观者和陪衬,而是和明星平等对话的人。

比“星素结合”更难得的是星素共鸣,《如果爱》匠心探索新玩法

《如果爱》已经走过四季,第四季在展现两对明星日常“发糖”的甜蜜相处时,更关注人间大爱。用明星和素人之间相处、相知的故事,来释放大情怀和正能量。《如果爱》是如何恰当、有效地将明星和素人揽入同一节目框架内?用了怎样的细节让明星和素人最终达到情感共鸣的呢?

零距离“星素互动”,明星真正走向田间地头

自上世纪20年代起,明星制从美国发轫,并且一直成为影视圈的重要圭臬。明星本身在自我的包装和媒体的渲染下,兼具世俗与神圣、神性与真实、审美与魔力。部分综艺节目中,明星虽然与素人一起对谈或者生活,但环节的设置,依然是让明星作为一个“符号”存在。

比“星素结合”更难得的是星素共鸣,《如果爱》匠心探索新玩法

在《如果爱》中,明星们走下“神坛”,真正走向田间地头。“帽子夫妇”在找寻“田埂足球队”时,来到四川绵阳市较为偏远的迎新乡,由于该地被田园围绕,“帽子夫妇”不惧困难,穿越了高低不一的山间小路。

找到足球队后,也没什么偶像包袱,与孩子们一起酣畅淋漓地踢球。“帽子夫妇”还去到队员尚国林的家中,帮他打扫卫生,更有爱地给尚国林年幼的弟弟洗澡。费劲心思帮这群留守儿童联系上许久未见面的父母。

比“星素结合”更难得的是星素共鸣,《如果爱》匠心探索新玩法

陈都灵和刘宪华,则在烈日炎炎中寻找西安最帅交警杨鹏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明星极为接地气儿的一面。虽然天气炎热,但是他们并没有娇贵地“武装”自己或消极怠工,反而特意设计考验杨鹏,甚至不顾天气,跟着学习交通礼仪,参与感十足。

而这种互动,也延伸到了杨鹏的生活中。为了帮杨鹏的女儿过生日,陈都灵和刘宪华特意去了幼儿园,更在过生日时向小朋友们传授了交通知识,传递正能量。

比“星素结合”更难得的是星素共鸣,《如果爱》匠心探索新玩法

此外,明星们更在节目中相继体验了消防警员的训练、动物园饲养员的生活、日常急救的方法、经营民宿、制作沙茶面和广式茶点等等,在亲力亲为中感受生活百态。

都说明星是由生活与梦想两种材质混合制成的,《如果爱》就是在尝试用多种富有生活气息的方法,既让明星持续保有粉丝们喜欢的特点,又尽可能展示其生活和镜头外的本真一面。

《如果爱》中的明星不是生人勿进、高不可攀的存在,反而就像邻家哥哥姐姐、老师眼中的学生,抑或是相处多年的老友一样具有烟火气。他们在节目中与素人实现了有效互动,也能影响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中,从小事做起,关爱他人。

多维度“星素交流”,素人成为代表性主角

对于节目创作者来说,明星向来是制造话题、博取收视的不二法门。除了明星自带粉丝流量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素人嘉宾对于镜头具有陌生感,无法达到观众期望的效果。

因此对于一档“星素结合”的节目来说,选择合适的素人嘉宾就成了关键。《如果爱》的另一层高远立意是,探访文化匠人、坚定文化自信,体验中华传统艺术的魅力。因此,对素人的选择不仅要适合节目更要极具代表性。

首先,从素人的特色来看,他们或是植物染技、舞狮、旗袍等技艺的传承人,或是警察、饲养员、医护等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的普通人,当镜头对准他们时,他们不仅是和明星交流这些技艺的素人,更是浓缩了我国博大精深文化的象征符号。当部分综艺节目,希望让素人凸显明星时,《如果爱》中的素人本身反而自带收视热点,聚焦话题。

比“星素结合”更难得的是星素共鸣,《如果爱》匠心探索新玩法

在明星和素人协同完成任务时,这种焦点效应更加充满感染力。当明星向素人请教传统技艺时,作为“师傅”的他们尽心教学,不流于表面只为达到综艺效果,反而是虚心传授,技艺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在陈都灵和刘宪华学习做糕点时,师傅连如何捏出小纹路都会亲自示范,让观众代入感十足,跟着节目一起学到了不少生活窍门。

比“星素结合”更难得的是星素共鸣,《如果爱》匠心探索新玩法

从镜头语言中,也可以看到素人在节目中的重要性。他们不仅与明星同框,位置还经常处于构图的正中间。这种无声的尊重,体现了素人在《如果爱》中的分量,更彰显了节目的人文关怀。在学习木偶戏过程中,素人师傅在指导明星着戏装、练身段和学唱腔时,一直位于二者的中间,被充分给予了“师者”该享受的敬仰。

比“星素结合”更难得的是星素共鸣,《如果爱》匠心探索新玩法

素人出境时常、融入度比重的增加,让观众亲近感倍增,而他们身上特有的传承传统文化或坚守岗位的魅力,又能让观众在差异化中激发好奇心,保持对节目的粘性。

选择代表性的素人,并让他们在镜头中成为主角,素人和明星之间建立在平等关系或者师徒关系上的交流更有意义,也让“星素结合”的理念落到实处。

深层次“星素共鸣”,真情流露才能为爱同行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作为影视艺术流行样态的综艺节目,需要在节目内容上激起观众情感共鸣。《如果爱》在星素互动和交流的基础上,让明星和素人自然而产产生了友情、师徒情、亲情,实现真正的情感共鸣。

第一期中的“走心夫妇”,赖敏不幸身患“企鹅病”,但丁一舟不离不弃。他们坚实的感情,也曾遭遇诸多现实的阻拦,一路走来,他们积累了点滴幸福,但也不免艰辛。

陈都灵、刘宪华与这对“走心夫妇”聊天时,就在室外一处空地的大树旁,桌子和餐食都十分普通。当刘宪华拿出乐器和赖敏一起弹拨时,整期节目的情绪达到高潮。节目全程夫妻俩没有抱怨过命运的无情,也没人高谈阔论人生哲理,更不存在故意煽情,但夫妻二人所传达出的相濡以沫和对未来生活的坚定希望,都在质朴音乐的渲染下,变得格外动人。

比“星素结合”更难得的是星素共鸣,《如果爱》匠心探索新玩法

人世间的真挚情感总会勾连出许多思绪,这种思绪一经传达,便能对被传播者产生影响。如果说赖敏夫妇与陈都灵、刘宪华的共鸣在音乐中沉淀,那么民俗老板向李茂、弦子分享对婚姻的感悟则更像长者的启迪。

作为一对年轻夫妻,李茂和弦子生活中充溢着爱情的甜蜜,但是相爱容易相处难,节目中两人也偶有吵闹,他们对此很困惑。在民俗老板的人生经验中,吵闹让爱情更有温度。这种对于婚姻、爱情、育儿的智慧碰撞,既能解答明星和素人的困惑,同时也在节目之外与观众构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空间。

比“星素结合”更难得的是星素共鸣,《如果爱》匠心探索新玩法

明星和素人的魅力不仅来自于节目的环节,更来自于自身的人格和品行,从这种星素的深层互动中,能够看到的往往是他们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与人性。

陈都灵、刘宪华带领彝族小女孩和小伙伴们一起感谢无私的“妈妈”,让观众看到了爱情之外,人世间更为珍贵的大爱。明星们有感于贫困地区孩子们的艰苦,主动支教,带领孩子们看杂技,帮他们策划节目;孩子们非常感恩哥哥姐姐的帮助,全程十分配合,更是竭尽全力排练好歌唱表演。

比“星素结合”更难得的是星素共鸣,《如果爱》匠心探索新玩法

在全明星真人秀日益疲软的当下,《如果爱》深耕星素结合内核,真正打通明星和素人之间的“综艺壁”, 用更有共鸣的热点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不管是节目立意还是内容选择皆独具匠心,呈现出更真实的综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