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

農村文化博大精深,除了經典實用的農諺老話外,各行各業也有一些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朗朗上口、內涵豐富,具有很強的技術性。過去在農村,木匠是一個很吃香的行業,農民家中的桌椅板凳之類的,都是木匠給打造的。木匠在教徒弟,或是打造傢俱的時候,都有一套專業的俗語老話。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那麼這句話有什麼說法和講究呢。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

床不離七

因為“七”與“妻”同音,講究夫妻同床白首偕老。所以木匠在做床的時候,一般的尺寸都是三尺七、四尺七、五尺七,折算過來就是1米2多、1米5多、1米8多。還有一個說法是“床不離半”,“半”和伴”諧音。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

棺不離八

因為“八”和“發”諧音,講究子孫後代升官發財。所以木匠在做棺材的時候,棺材長、寬、高的尺度,以及用的木板數量,都要帶著八。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


桌不離九。


因“九”和“酒”同音,講究主人的好客之道,待客吃飯的時候桌子上面不可缺少酒水,所以木匠做桌子的尺寸當中必須有“九”的存在。

農村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到底有什麼講究?

這些俗語老話,有一定的專業性,照此打造出的傢俱很實用,凝聚了歷代木匠的智慧。也有一定的寓意,按照諧音數字來做,萬事圖個吉利,反映出了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類似的俗語老話是值得我們瞭解傳承的。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俗語老話有一定的地域性,各地區都有不同的說法和講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