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头条,越来越像当初的360

今日的头条,越来越像当初的360

今日的头条,越来越像当初的360

媒体人李岷评论称:然而蓄意碰瓷者总能成功引起群众如你的关注,悲哀。似乎一言惊醒在这场纠纷中围观的“梦中人”。

从过去的心怀理想的AI公司到今天骁勇善战的“公关公司”,今日头条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而这种改变也许是在快意恩仇的,也许是在饮鸩止渴。

张一鸣的“低调”

不难想见,今日头条已从过去一家低调、克制、崇尚技术的公司,自如切换到一家高调、傲慢、动辄“掐架”的公司。如果说,过去的头条到处都是张一鸣的影子,今天的头条已然只有李亮的影子。

一直以来,张一鸣都将今日头条定位成AI技术公司,“用算法做内容推荐”是他最引以为豪的理念。在李亮加入之前的这个阶段,今日头条虽然偶然会出现负面信息,但很少会卷入对峙、纠纷中。

今日的头条,越来越像当初的360

甚至,在今日头条平台上发表“点名张一鸣”的文章,账号也相安无事——可以想见,张一鸣的个人风格对公司产生深刻的影响。

2016年,张曾参加央视的《对话》节目,时任今日头条高级副总裁柳甄对他的评价是:“太不会说话了!”

过去低调、甚至有点内敛的张一鸣,甚至不接受媒体的采访。很难想象,他在极短时间内性情大变,甚至公开撂狠话。

短短几十天内改变了CEO长达数年的理性形象,究竟是谁的“功劳”?

李亮的“铁腕”

有业内人士透露,在今年巨大的监管压力下,今日头条面临的危机和围剿可谓空前。为了重新制定对外的公关战略,重振头条内部的士气,柳甄挖来了李亮担任公关副总裁。

这位“3Q大战”中为360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前同事对其的评价是,“人很nice,但做事很360”。

有分析人士认为,自从李亮加入以后,

他带来的“铁腕政策”和“硬汉作风”,可能就是过去一年今日头条公关画风突然变的“360化”的原因之一——今日头条“这种亢奋,在当年的周鸿祎和360身上,我们也曾见证过。”

头条与知乎自悟空问答抢答主后,发生了多起纠纷,最近更是诉之法院,称遭网文恶意诋毁,起诉知乎索赔百万。

在和各方博弈中充满“攻击性”的策划,都不难看出强势公关背后的强力主导。今日头条的公关逐渐走上了一条“快速止痛、快速决斗、战无不胜”的道路。

自媒体人阑夕也在朋友圈中表示:头条的这个风格,呵呵,真的越来越360了呀。

从技术转型到公关

知乎网友马小饭曾总结出3Q大战期间360的公关手段:一是“善于碰瓷”,与巨头强捆绑;二是“CEO冲在公关最前线”,三是“让用户永远认为自己正义”;四是“紧盯对手,放大漏洞”。现在来看,每一条能看到今日头条当下的影子。

人民日报批评今日头条时曾指出,“心理学中有个‘尖叫效应’

,比如在满是人群的街道中,如果有人突然歇斯底里地尖叫,往往能快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博取眼球。”

今日头条的强势公关,也近乎是“尖叫效应”的体现,在口水战中赢得注意力。但另一方面,这种“败路人好感”的套路,也在不断受到自媒体、行业的侧目,监管层的施压。

今年以来,在监管整改之后,不是反思业务模式和内部审核机制,反而从技术主导的方向调整为公关导向,也许反映的是公司内部权力的失衡,也许也是重压之下对未来的恐慌。

但是,相信行业和用户希望今日头条成为的,不是一家优秀的公关公司,而是一家优秀的科技公司。

————————

转自:今日电商爆料

金元浦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

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文化部动漫类教材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博导

“元浦说文”由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创办。目标在于速递文化信息、传播深度思考、汇集文化创意产业的业界和学术精英,搭建产学研的合作桥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