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中腸炎球蟲,脫肛,呼吸道的預防和治療

第一呼吸道是我們常談常新的話題

輕微的呼吸道是吃了飼料不長越長越瘦,嚴重的出現氣管支氣管的堵塞死淘達到60%以上。春季育雛的不少我們如何讓這個疾病不要再蔓延,我談談我個人的經驗總結。

雛雞進舍前我們的雞舍需要清掃消毒空欄。雞苗達到前2天我們要進行試溫,土雞溫度控制在35.5℃(但是也要觀察雞群是否有張嘴呼吸的問題)。

如此操作,後期注意雞舍的溫溼度。雞群基本不會太呼吸道疾病的發生。但是南方地區一定要注意雞舍的溼度,溼度太高,雞舍氨氣重破壞呼吸道黏膜,導致呼吸道疾病的泛濫,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要注意黏膜的保護。所以環境對呼吸道的發生起做很重要的作用。呼吸道疾病出現之後我們不要盲目的使用抗生素,我建議用精油呼暢來保護和修復呼吸道粘膜。

第二蛋禽脫肛也是咱們在養雞過程中遇到的常見病。辛辛苦苦培育的蛋禽開產後脫肛死亡。脫肛的原因我總結一下:

第一蛋禽前期的發育有問題,骨架發育不全。

第二產蛋期消炎不徹底。

第三換飼料太快。

這些問題都會導致蛋禽的脫肛。蛋禽體重達標方可保證脫肛啄肛少(前期體重不夠,後期催肥不算)。

之前做過幾個對比實驗,雞群在42天以前,添加2%的魚粉配合穩定的枯草芽孢桿菌,可以達到超標準的10%生長,雞群開產日齡提前,達到高峰的時間縮短,完全沒有脫肛啄肛的產生,很多專家學者說早產必定早衰,我覺得這個話直接深究。我們的雞群在450日齡還有90的產蛋率,小小的舉動帶來多大的效益,減少了脫肛啄肛的死淘,整個週期飼料消耗沒區別,產蛋性能提高了不少。

第三球蟲腸炎也是養殖中的常見疾病。常言說養雞就是養腸道,腸道好吸收就好,才能有效降低料肉比。

球蟲是無法根治的,因為球蟲卵就隱藏在糞便中,一旦環境適合就會成熟形成球蟲病。雞有球蟲腸道肯定不好,自然就有腸炎,腸炎我們很少去評估它讓我們損失了多少飼料。所以腸炎球蟲是姊妹病。

對於球蟲蛋雞育雛期是最麻煩的一般得兩次,南方育雛建議不要在地面育雛,網上育雛很關鍵,這樣減少雞群與雞糞的接觸,再就是降低雞舍的溼度,我們要想辦法去預防本病的發生,而不是一味病來如山倒,可有多少人知道球蟲來一次他有可能長期殘留在雞群中,導致後期蛋率起不來,高峰不高。所以蛋雞的環境要求比肉雞高很多。

腸炎有厭氧菌魏氏梭菌引起的壞死性腸炎,還有菌群失衡導致的過料等問題的產生。腸炎的產生不是一個方面的問題,飼料質量的問題(黴菌),飲水的問題(大腸桿菌超標),抗生素使用過多導致菌群失衡,這樣腸炎的問題都會顯現,我們總是看著自己給了多少飼料,卻忘記了核算我們浪費了多少飼料。

更多禽病諮詢李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