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中肠炎球虫,脱肛,呼吸道的预防和治疗

第一呼吸道是我们常谈常新的话题

轻微的呼吸道是吃了饲料不长越长越瘦,严重的出现气管支气管的堵塞死淘达到60%以上。春季育雏的不少我们如何让这个疾病不要再蔓延,我谈谈我个人的经验总结。

雏鸡进舍前我们的鸡舍需要清扫消毒空栏。鸡苗达到前2天我们要进行试温,土鸡温度控制在35.5℃(但是也要观察鸡群是否有张嘴呼吸的问题)。

如此操作,后期注意鸡舍的温湿度。鸡群基本不会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但是南方地区一定要注意鸡舍的湿度,湿度太高,鸡舍氨气重破坏呼吸道黏膜,导致呼吸道疾病的泛滥,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注意黏膜的保护。所以环境对呼吸道的发生起做很重要的作用。呼吸道疾病出现之后我们不要盲目的使用抗生素,我建议用精油呼畅来保护和修复呼吸道粘膜。

第二蛋禽脱肛也是咱们在养鸡过程中遇到的常见病。辛辛苦苦培育的蛋禽开产后脱肛死亡。脱肛的原因我总结一下:

第一蛋禽前期的发育有问题,骨架发育不全。

第二产蛋期消炎不彻底。

第三换饲料太快。

这些问题都会导致蛋禽的脱肛。蛋禽体重达标方可保证脱肛啄肛少(前期体重不够,后期催肥不算)。

之前做过几个对比实验,鸡群在42天以前,添加2%的鱼粉配合稳定的枯草芽孢杆菌,可以达到超标准的10%生长,鸡群开产日龄提前,达到高峰的时间缩短,完全没有脱肛啄肛的产生,很多专家学者说早产必定早衰,我觉得这个话直接深究。我们的鸡群在450日龄还有90的产蛋率,小小的举动带来多大的效益,减少了脱肛啄肛的死淘,整个周期饲料消耗没区别,产蛋性能提高了不少。

第三球虫肠炎也是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常言说养鸡就是养肠道,肠道好吸收就好,才能有效降低料肉比。

球虫是无法根治的,因为球虫卵就隐藏在粪便中,一旦环境适合就会成熟形成球虫病。鸡有球虫肠道肯定不好,自然就有肠炎,肠炎我们很少去评估它让我们损失了多少饲料。所以肠炎球虫是姊妹病。

对于球虫蛋鸡育雏期是最麻烦的一般得两次,南方育雏建议不要在地面育雏,网上育雏很关键,这样减少鸡群与鸡粪的接触,再就是降低鸡舍的湿度,我们要想办法去预防本病的发生,而不是一味病来如山倒,可有多少人知道球虫来一次他有可能长期残留在鸡群中,导致后期蛋率起不来,高峰不高。所以蛋鸡的环境要求比肉鸡高很多。

肠炎有厌氧菌魏氏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还有菌群失衡导致的过料等问题的产生。肠炎的产生不是一个方面的问题,饲料质量的问题(霉菌),饮水的问题(大肠杆菌超标),抗生素使用过多导致菌群失衡,这样肠炎的问题都会显现,我们总是看着自己给了多少饲料,却忘记了核算我们浪费了多少饲料。

更多禽病咨询李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