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保供大幕開啟

近期,煤價上演淡季不淡的行情,不斷創出今年新高。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延續一季度快速增長態勢,同比增長7.8%,較去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比3月份增速提高4.2個百分點。今年六大電企日耗較去年同期水平偏高,5月17日電廠日耗迅速攀升至74.3萬噸。

5月18日,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負責人對外表示,當前煤炭供需形勢總體平穩,供給和運力均有保障,煤炭價格大幅上漲沒有市場基礎。有關部門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引導市場煤價迴歸並穩定在合理區間。

煤炭價格淡季出現了上漲的現象,有其一定的基礎,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市場參與人員預期煤炭價格會在今後一段時間出現上漲。這與前兩年煤炭價格的恢復性上漲有關、與運輸等環節存在的一定的瓶頸有關,也與對煤炭進口的限制措施有關、與5月部分地區提前遭遇的高溫天氣有關,還與去產能後煤炭市場供給與需求的相對平衡有關。在眾多市場參與者的共同博弈中,煤炭價格出現了上漲。

當前煤炭價格的上漲並不能準確地反映供求關係,因為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煤炭都還沒有到供不應求的地步。在這種情況下,淡季不淡或許意味著旺季不旺。在煤炭市場不斷健全完善的過程中,煤炭價格的形成機制也在不斷完善,前些年那樣的煤炭價格大起大落或許很難再現。對煤炭企業來說,這應該是件好事。在煤炭價格相對穩定、變化波動相對較小的情況下,煤炭企業的比拼更多的是管理的比拼、內功的比拼。

煤炭供給端:煤炭產能自然出清,庫存仍在被動去化,供給端新增產量釋放較為乏力。根據最新數據來看,2018年以來煤炭供給端基本沒有新增產量,3月份全國煤炭產量2.9億噸(2017年同期3.0億噸),4月份煤炭產量2.93億噸(2017年同期2.95億噸),2018Q1-Q4煤炭產量10.97億噸,累計同比增長3.80%,而這3.8%中剔除違法違規合法化後並表的增量以及18年春節不放假的增量,實際煤炭增量較為有限。擴張性資本開支由恢復、提升再到產量的釋放是一箇中長期過程(3-5年),否則有效供給難以維持。

煤炭需求端:煤炭消費彈性繼續提升,需求側在現有基礎上將持續走強。 一方面從煤炭消費彈性來看,煤炭消費彈性繼續提升,由17年的0.15左右提升到18年一季度的0.31。另一方面,從下游數據來看,5月份沿海6大電廠日耗均值高達70.44萬噸(較17年增9.54萬噸,增幅16%左右;較16年增15.7萬噸,增幅29%左右;較15年增9.8萬噸,增幅16%左右),截至23日煤炭日耗量已經達到79.35萬噸,需求基本追平去年夏季最高峰(8月份)時的日耗。我們保守假設按照目前79萬噸的日耗,計算6-8月份電力行業煤炭新增需求在7500萬噸左右(2017年6-8月電力行業煤炭消費5.1億噸),這就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6-8月短期內基本沒有可能新增7500萬噸的煤炭產量,二是新增煤炭產量沒有相應的運力匹配,有一點比較清晰的是能夠新增煤炭產量的區域主要在晉陝蒙地區,而從運力來看,大秦鐵路2017年運量4.3億噸,18年可以新增的運力2000萬噸左右,蒙冀線可以新增的運力3000萬噸左右,因此,即便有新增煤炭產量,運輸問題也較難解決,因此今年“迎峰度夏”階段,或將迎來煤價的新一輪快速上漲。

據多方求證得知,政府相關管理部門21日下午召開煤電工作會議,主要討論控制電煤價格,要求各方執行相關措施,力爭在6月10號前將5500大卡北方港平倉價引導到570元/噸以內。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負責人18日回應近期煤價上漲過快問題時表示,近期將採取增產量、增產能、增運力、增長協等9項措施,以進一步穩定煤炭市場、促進市場煤價迴歸合理區間。這位負責人還表示,煤炭價格大幅上漲沒有市場基礎。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相關管理部門21日召開的會議就是為了落實之前發佈的9條措施。參會人員來自主要電廠、煤礦、港口、鐵路局、中電聯、中煤協等相關單位和協會。部分省區政府人員尤其是主管煤炭生產的人員也參加了該次會議。

造成本輪價格的上漲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1)在國內煤供應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進口煤限制政策的落地使得沿海市場的供應受到一定的影響。雖然相關部門已經表示正研究政策的傾斜,但在沒有明確落地之前,多數進口商都不敢貿然採購。(2)需求的遠超預期是推升價格的主要因素,截至5月24日,六大發電集團沿海電廠的5月日均耗煤水平為70.81萬噸/天,同比去年增加10.03萬噸,增幅16.5%。此外,環保檢查導致坑口價格的持續走高,持續上調的油價使得汽運及海運成本上升,二轉港口週轉率的下降使得物流週期的延長等等,都是推升本輪價格的重要因素。

1.煤炭生產經營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推動煤炭價格較大幅度上漲的。2.煤炭生產經營企業、相關社會組織、價格指數編制機構以及其他為煤炭交易提供服務的機構,捏造、散佈漲價信息或利用其他手段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秩序,推動煤炭價格過快、過高上漲的。3.除生產自用外,超出正常的存儲數量或者存儲週期,在市場供應緊張、價格發生異常波動時期惡意囤積煤炭、囤而不售的。

晉陝蒙今年以來釋放優質產能超過1億噸。今年以來,各地積極推進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中東部和南方地區落後產能加快退出的同時,山西、陝西、內蒙古等主要產煤地區的優質產能釋放進度明顯加快。據瞭解,一批大型煤礦陸續進入聯合試運轉或完成竣工驗收,部分生產煤礦開展產能核增,具備條件的停產煤礦加快復工復產,晉陝蒙優質產能比例和產能利用率進一步提高。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山西、陝西、內蒙古新投放的優質產能分別超過4000萬噸、2000萬噸、5000萬噸,預計下半年還將陸續投放1至2億噸,全國煤炭產量將進一步向3省區集中。

國家有關部門將赴晉陝蒙督查電煤中長期合同簽訂履行。為加強對2018年電煤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監管,進一步規範煤炭市場交易秩序,保障迎峰度夏電煤穩定供應,國家有關部門近期將組織10個督查組,對晉陝蒙地區煤炭企業的電煤中長期合同簽訂履行情況特別是年度中長期合同履約情況進行全面核查,對履約率不高的、履約不規範的企業進行聯合懲戒。

全面保供大幕開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