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猪队友”,德军王牌隆美尔登陆北非,非洲遭殃了……

为救“猪队友”,德军王牌隆美尔登陆北非,非洲遭殃了……

埃尔温·隆美尔(德语: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二战的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元帅,通称“沙漠之狐”。他是德国极少数以中产阶级出身以及未进入过参谋学校而获得此头衔的军人。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做到生前显赫,死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也惟有他一人。支持他的人将其称为纳粹的战神,其高超的军事素质和出色战术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英国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就曾评价他是一位大胆与熟练的对手,一位伟大的将军。但反对的他人则认为他是“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又鉴于隆美尔曾经是希特勒的爱将,是纳粹最得力的侵略工具,又称他是“二战纵火犯”。

1940年6月,正当法西斯德军进攻法国的时候,意大利则一面向英法宣战,一面乘机出兵北非,进攻英属埃及和索马里,企图夺取苏伊士运河,控制地中海直通印度洋的通道。12月,英军开始反攻。意大利军队被迫向利比亚境内撤退。1941年初,英军在利比亚的托卜鲁克登陆,对从埃及撤退的意军进行夹攻,经过两个月激战,意军十个师被歼。1941年2月6日,德军决定派一个轻快师、一个装甲师去援救意军。隆美尔被任命为援救意军的德国非洲军的军长。   从2月11日起,隆美尔开始到非洲战场了解情况,发现英军已经占领了本海齐,并准备向提波里坦尼亚境内进攻。于是,隆美尔首先命令意军必须坚守塞尔提海湾地区的提波里坦尼亚防线。因为这条防线既可以防止英军继续深入,又可以使德国空军在非洲有一个可供作战的必要空间,以便向英军发动闪电式的进攻。但是,面临的问题却是兵力不足。如果等待德军的两个师全部到达,再阻止英军的进攻就太迟了,而现在只有一个团,提波里城的意军在遭到失败之后士气又大为低落,多数军官已经捆好了行李,希望能够早日撤回意大利;为了阻止英军的继续进攻,隆美尔决定利用现有兵力,包括即将到达的第一批德国援军在内,并已要求空军对本海齐港口发动一次空中攻击,炸毁英军通向本海齐的运输路线,破坏英军的增援。隆美尔的计划遭到意方的反对,意大利的一些军政官员在本海齐地区置有产业,不愿意向那里轰炸。意军则不相信能守住塞尔提地区和阻止英军进攻。意军在隆美尔的坚决主张下,轰炸了英军通向本海齐的运输线,并于2月14日派出一个师向塞尔提增援。同一天,德军的先头部队--第三侦察营和一个战防炮营也到达了提波里港,二十六小时后就开到了最前线。16日,隆美尔正式接管了前线的总指挥权

为救“猪队友”,德军王牌隆美尔登陆北非,非洲遭殃了……

隆美尔把取得北非战场胜利的主要原因,总结为:“速度第一。”英军因为隆美尔指挥作战灵活,能够根据沙漠地形、气候等特点用兵,常常以少胜多、从被动变为主动,而称他为“沙漠之狐”。   英军撤到托卜鲁克后,丘吉尔与参谋长委员会密商时,指出:“放弃托卜鲁克要塞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于是,向此地派了大量的增援部队,以加强防守,双方形成了拉锯战。1942年6月,德军才攻克托卜鲁克要塞。希特勒为了奖赏隆美尔这一次胜利,把他提升为元帅。当时的隆美尔只有49岁。

隆美尔麾下的非洲军也从未被指责过犯下战争罪行,隆美尔自己也曾提到过北非战线是一场“没有敌意的战争”(Krieg ohne Haß)。许多例子也显示了隆美尔对盟军战俘的人道作为,比如他在坚忍行动(Operation Fortitude)中俘虏了罗伊·胡德瑞吉(Roy Woodridge)与乔治·蓝涅(George Lane)两位突击队中尉时,抵制了希特勒所下达的《突击队命令》,并未将前两人处决,另外也拒绝遵照后者杀害犹太裔战俘的命令。隆美尔驻于法国期间也反抗了希特勒要求其驱逐该国犹太人的命令,并多次写信抗议犹太人的待遇。英国突击队的吉欧菲·凯耶斯(Geoffrey Keyes)少校在其攻击德军海岸防线的任务失败而阵亡后,隆美尔下令进行其以军礼埋葬。另外,在大西洋壁垒建设期间,隆美尔指示法国人不用作奴隶,但应付出劳动。

为救“猪队友”,德军王牌隆美尔登陆北非,非洲遭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