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神助攻!超全的高中歷史階段特徵總結(古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份超厚歷史複習資料,必修一到必修三全。有點多,須收藏!

模塊一 中國古代文明

政治、經濟、文化盡顯文明古國風采;專制、抑商、海禁導致近代遲滯。

中華文明的奠基和初步發展——-先秦、秦漢時期

高考歷史神助攻!超全的高中歷史階段特徵總結(古/近/現代史)

一、祖國曆史的開篇——先秦時期(距今170萬年——-公元前221年)

1.原始社會時期(距今170萬年——公元前2070年):

(1)政治上:先後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兩個階段;原始社會晚期盛行禪讓制。

(2)經濟上: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刀耕火種,經歷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共同勞動,產品平均分配。

(3)文化上:原始宗教和圖騰崇拜出現;原始藝術產生。

2.夏商周三代時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1)政治上:夏朝時,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併為後世所沿用;夏商兩朝實行內外服制度;西周盛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禮樂制度。

(2)經濟上:井田制是主要土地制度,由奴隸集體勞動,勞動成果全歸奴隸主所有;青銅鑄造業發達,進入“青銅時代”;實行“工商食官”制度。

(3)文化上:流行占卜;甲骨文已是一種較為成熟的文字。

3.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上:王室衰微,爭霸與兼併戰爭不斷;宗法制、分封制和禮樂制度走向崩潰,封建制度逐漸形成;國家由分裂逐漸走向統一。

(2)經濟上:鐵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廣;奴隸制生產關係(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產關係的確立;小農經濟產生;重農抑商政策開始出現。

(3)民族關係上:通過爭霸兼併戰爭,以華夏族為核心,各民族融合進程加快,奠定了建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基礎。

(4)文化上:科技成就,世界領先;哲學思想流派紛呈,百家爭鳴;文學藝術,百花競豔;私學興起,“學在官府”被打破。

二、封建社會的初步發展——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

政治上:中國封建社會首次出現大一統局面;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秦朝時建立,在漢代時得到發展;郡縣制成為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誌;“漢承秦制”,察舉製成為漢代主要選官制度。

2.經濟上:以農業為主導的封建經濟初步發展,經濟發展主要是在黃河流域(北方地區);對外貿易開始,陸上和海上兩條絲綢之路的開通,溝通了中西方的貿易往來,絲綢開始遠銷歐洲。

3.民族關係上:秦漢王朝加強了對邊疆地區少數民族的有效管轄,拓展了疆域,加強了內地同邊疆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形成並不斷髮展。

4.文化上:出現了許多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尤其是造紙術的發明;統治者加強思想控制,儒家思想在西漢漢武帝時期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外來文明(佛教和與之相關的文學藝術)開始融入中國文化;文化的統一性與多樣性有機結合,且有氣勢恢弘的特點。

5.對外關係上:隨著陸上和海上兩條絲綢之路的開闢,中國外交的範圍得以擴展,中國對外友好交往的格局初步形成,歐亞幾個文明地區之間的聯繫得到加強。

中華文明的成熟與繁榮——魏晉至元時期

高考歷史神助攻!超全的高中歷史階段特徵總結(古/近/現代史)

一、封建國家的分裂與民族大融合——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1.政治上:國家長期分裂,政權更迭頻繁,戰亂頻仍;南北政權並立、對峙;九品中正製成為主要選官制度;門閥士族政治特色鮮明,成為這一時期封建統治的社會基礎。

2.經濟上:江南經濟迅速發展,中原發展相對緩慢,南北經濟趨向平衡;士族莊園經濟與寺院經濟佔有重要地位;商品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較低;各民族經濟交流加強,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擴展。

3.民族關係上:少數民族大量遷入中原,民族雜居,民族政權對峙;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出現了民族融合的高潮。

4.文化上:帶有分裂割據的烙印;體現了民族融合的特色;思想領域異常活躍,如佛教與道教的迅速傳播對儒學的衝擊、南北朝時期佛教的盛行與反佛滅佛的鬥爭;科技成就較為突出。

5.對外關係上:對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

二、封建社會的繁榮——-隋唐時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1.政治上:國家統一,社會安定,出現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局面;實行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日趨完善;唐後期藩鎮割據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權。

2.經濟上:均田制和租庸調製的實施,推動了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出現全面興盛的局面;重要工商業城市遍佈南北,長安和洛陽成為國際性大都市,市坊制度盛行;安史之亂後,全國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對外貿易海陸並舉,瓷器開始大量出口。

3.民族關係上:中央王朝統治者推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以及內地同邊疆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少數民族的封建化和邊疆的開發,使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發展。

4.對外關係上:唐朝對外交通發達,政府對外政策開明,中外人員外來、經貿交往和文化交流頻繁,推動了“中華文化圈”總體格局的形成。

5.文化上:全面繁榮,兼收幷蓄(廣泛吸收外來先進文化成果),世界領先,影響深遠(“中華文化圈”總體格局形成)。

三、民族融合的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的繼續發展——-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907---1368)

1.政治上:由分裂割據到幾個民族政權並立對峙再到全國統一;北宋時的“強幹弱枝”、元朝時的行省制等措施促使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加強;中原封建王朝“積貧積弱”,而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勢力大大發展,並最終統一全國。

2.經濟上:南方經濟獲得較大發展,經濟重心南移在南宋時完成;土地租佃關係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的繁榮;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地區進一步擴展;商業突破“市”“坊”界限,北宋時開始使用紙幣,海外貿易有了重大發展。

3.民族關係上:民族政權並立,各政權之間有戰有和,各民族間的友好交往依然是民族關係的主流,少數民族政權的封建化進程加快,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在元朝時又一次出現了民族融合的高潮。

4.對外關係上:北方地區對外陸路貿易受阻,到元朝時陸上絲綢之路得到恢復;南方地區對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中外海外貿易比較發達。

5.文化上:四大發明進入定型時期;理學興起,並對文藝產生影響;宋詞的繁榮,元曲興盛;風俗畫盛行。

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與遲滯——-明清時期(1368——1840):

階段特徵:明朝以及清朝前期(1368~1840年)是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和中國古代文明逐漸走向衰落的時期

1.政治上: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空前強化,並且日益僵化、腐朽、反動,對經濟文化發展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反映出封建制度逐漸走向衰落。

2.經濟上:農耕經濟繼續發展,達到頂峰,農產品日益商品化;明中葉以後,私營手工業在很多行業超過官營手工業,佔據主導地位;白銀成為主流貨幣,區域性商人群體形成;在商品經濟活躍的基礎上,資本主義萌芽得以產生並有緩慢發展;重農抑商政策和閉關政策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中國已經開始落後於時代發展的潮流。

3.民族關係上:明清政府注意發展民族之間的往來,平定了民族分裂勢力的叛亂,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幅員遼闊的版圖最終確定,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在清朝基本定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

4.對外關係上:由活躍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逐漸轉向閉關鎖國;中國與外來侵略勢力的矛盾尖銳,出現了大規模的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

5.文化上:承古萌新是明清文化的總體特點,表現在:古典文化進入總結階段(集大成的科技著作問世,官方編纂大型圖書);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產生;小說成為文學的主流;清朝時京劇形成;“西學東漸”局面形成,西方近代科技開始傳入中國。

模塊二 中國近現代文明

在沉淪中抗爭,在探索中前進,在改革開放中騰飛

工業文明衝擊下中國的變革與轉型——兩次鴉片戰爭後的中國(1840——1894)

階段特徵:鴉片戰爭至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前是中國社會的一個轉型時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始形成。在西方工業文明衝擊下,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變革,由農耕文明時代開始向工業文明時代演進。

1.政治上:列強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中國的主權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由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轉變為中華民族與外國資本主義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國革命任務由反對本國封建統治轉變為反對外國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任務,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無產階級的誕生、買辦商人的出現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形成;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

2.經濟上: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並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西方列強對華經濟侵略以商品輸出為主,資本輸出為輔;洋務運動興起,中國經濟近代化開始起步;受外商企業的刺激和洋務運動的誘導,民族資本主義產生。

3.對外關係上:清政府被迫由閉關鎖國轉為對外開放,由妄自尊大轉為對外妥協;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公開勾結,清政府開始成為西方列強的附庸和工具;中國近代第一個常設外交機構總理衙門的設立,標誌著中國外交開始走向近代化。

4.思想文化上:“天朝上國”的愚昧思想受到衝擊,思想界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主要是學習西方的物質文明(“器物”),“西學東漸”局面再度形成;新式學堂與留學教育出現,中國教育近代化由此起步。

5.社會生活上:西方生活方式傳入中國,中國傳統的物質生活和禮儀習俗受到衝擊,向近代社會邁進。

近代中國的覺醒和探索——甲午戰爭後到五四運動前的中國(1894——1919年)

階段特徵:甲午中日戰爭到五四運動前(1894~1919年),覺醒和探索是這一時期的主旋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資產階級先後發動了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資產階級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舞臺上都異常活躍。

1.政治上:帝國主義發動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主權進一步淪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治秩序最終確立;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鬥爭高漲,農民階級掀起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民族資產階級維新派發起戊戌變法運動,民族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起中華民國;帝國主義推行“以華治華”策略,先後扶植清政府、北洋軍閥集團作為其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近代兩大矛盾趨於匯流,集中體現為人民大眾同清政府、北洋軍閥集團之間的矛盾;辛亥革命後,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力量都得到發展。

2.經濟上:甲午戰後,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由以商品輸出為主轉變為以資本輸出為主;資產階級在“實業救國”思潮的影響下,積極創辦實業;甲午中日戰爭後,民族資本主義得到初步發展,一戰期間出現民族資本主義“短暫的春天”。

3.對外關係上:總理衙門1901年改為外務部,中央機構進一步半殖民地化;帝國主義干涉中國革命,扶植中國反動勢力作為其統治中國的代理人;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鬆了對華經濟侵略,日美加緊侵略中國,特別是日本,形成暫時獨霸中國的局面。

4.思想文化上:“向西方學習”發展到“制度”和“思想文化”層面,資產階級的維新思想(君主立憲)、三民主義(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學思想(新文化運動)先後登場,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1918年馬克思主義開始傳入中國,為中國革命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5.社會生活上:受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影響,社會生活進一步向文明化方向發展。

近代中國的新方向——五四運動到新中國的成立(1919年——-1949年)

高考歷史神助攻!超全的高中歷史階段特徵總結(古/近/現代史)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和國民大革命時期(1919---1927)

1.政治上:中國處於帝國主義支持下的北洋軍閥的統治之下,軍閥混戰,“打倒列強,除軍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力量開始登上政治舞臺;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國民大革命運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集團的反動統治,但由於黨內的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等因素而最終歸於失敗。

2.經濟上:一戰結束以後,帝國主義捲土重來,加緊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民族工業又走向蕭條。

3.對外關係上:一戰結束以後,中國重新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1927年,武漢國民政府收回了漢口、九江英租界。

4.思想文化上: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共領導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在國民大革命中,馬克思主義和新三民主義共同指導中國革命,其中,新三民主義是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是大革命的主要指導思想。

二、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1937年)

1.政治上:國民黨一黨專政統治建立,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一了全國;中共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奪取革命勝利的道路,即實行工農武裝割據,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國共形成對峙局面;日本法西斯發動局部侵華戰爭,民族危機日益加深,抗日救亡運動興起;中共調整對國民黨的政策,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2.經濟上:國民政府通過整頓稅務、控制金融、改革幣制、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逐步建立起官僚資本對國民經濟的控制,民族資本主義也有了顯著發展,但美國在華經濟勢力急劇增長;中共在農村革命根據地實行土地革命,著手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還開展經濟建設,以粉碎國民黨的經濟封鎖。

3.對外關係上:國民政府實行反蘇親帝的外交政策,發起改訂新約運動,部分喪失的主權得到恢復,中國國際地位有所提高。

4.思想文化上:毛澤東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思想,毛澤東思想初步形成。

三、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1945年)

1.政治上:1937年,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進行全民族抗戰,最終取得抗戰勝利;國民政府堅持以一黨專政、特務統治、保甲制度為特徵的獨裁統治,蔣介石集團抗戰意志在相持階段發生動搖,並屢次製造反共高潮;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中共在抗日根據地按三三制原則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對國民黨頑固派製造的反共高潮實行堅決回擊的方針;日本在淪陷區實行“以華治華”策略,扶植建立汪精衛偽政權,對淪陷區人民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

2.經濟上:國民政府實行統制經濟政策,官僚資本急劇膨脹,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嚴重受挫;中共在抗日根據地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並開展大生產運動,為抗戰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日本對淪陷區經濟實行“以戰養戰”的方針,在農業、工礦交通運輸業、金融、勞動力等方面對淪陷區進行野蠻的經濟掠奪。

3.對外關係上:中國與美蘇英等結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國抗戰得到國際援助,中國因抗日戰爭國際地位顯著提高;1943年國民政府分別與英美簽約,宣佈英美等國通過不平等條約攫取的治外法權(即領事裁判權)等一些特權被廢除。

4.思想文化上:毛澤東思想走向成熟,被確立為中共的指導思想。

四、人民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1949年)

1.政治上:抗戰勝利後,中國人民同美帝國主義支持下的國民黨反動派的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國共兩黨由政治鬥爭為主發展到軍事鬥爭為主,其結果是在中共領導下,中國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國民黨反動統治被推翻。

2.經濟上:由於美國的經濟侵略、國民黨的野蠻掠奪和內戰的巨大消耗,國統區經濟陷入崩潰;中共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和經濟建設,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3.對外關係上:抗戰勝利後,中國成為聯合國創始成員國和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美國推行扶蔣反共政策,國民黨集團大肆出賣國家主權;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侵略勢力,中國人民由此贏得了民族獨立。

4.思想文化上:毛澤東思想得到繼續發展。

社會主義曲折發展中的探索——新中國的成立到改革開放前(1949---1978)

高考歷史神助攻!超全的高中歷史階段特徵總結(古/近/現代史)

一、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時期(1949年——1956年)

1.政治上:新民主主義國家建立並得到鞏固;過渡時期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遺留任務,並開展社會主義革命;建立起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民主制度;頒佈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基本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

2.經濟上:建國初期,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1953年頒佈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並由此制定一五計劃,開始進行三大社會主義改造和有計劃的經濟建設;由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發展為單一的公有制經濟,優先發展重工業,形成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

3.對外關係上:西方帝國主義陣營孤立遏制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實行“另起爐灶”“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一邊倒”的外交方針;進行抗美援朝戰爭,保衛新生政權;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求同存異”方針,外交政策走向成熟;主要是同社會主義國家建交,帶有意識形態色彩。

4.思想文化上:毛澤東思想得到繼續發展;新中國人民教育事業奠基。

5.社會生活上:簡單、樸素、單調;政治性、革命性強(意識形態色彩濃厚)。

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6年——1966年)

1.政治上:對當時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出現偏差,誤認為社會主要矛盾仍然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矛盾、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階級鬥爭擴大化逐步升級,左傾錯誤影響日益嚴重,但正確路線佔據主導地位。

2.經濟上:1958年提出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隨後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出現了1959——1961年嚴重困難的局面。1960年冬,開始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國民經濟逐步得到恢復。

3.對外關係上:中蘇關係走向惡化,中美關係依然緊張,中國外交環境惡化。

4.思想文化上:毛澤東思想得到繼續發展;提出雙百方針,文藝與科研事業得到發展;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研製出原子彈,導彈技術也得到發展。

5.社會生活上:簡單、樸素、單調;政治性、革命性強(意識形態色彩濃厚)。

三、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

1.政治上:左傾錯誤氾濫,以階級鬥爭為綱,釀成長達十年的政治大動亂,民主與法制遭到極大破壞。

2.經濟上:政治上的動亂使國民經濟受到嚴重影響,但由於周恩來、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時的努力,以及廣大幹群自覺抵制左傾錯誤,經濟建設還是取得了一定成就。

3.對外關係上:中國在聯合國內的合法權利得到恢復;中美關係開始走向正常化,中日關係實現正常化,中國與資本主義國家的關係得到改善;毛澤東“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促進了第三世界國家間的團結與合作。

4.思想文化上:個人崇拜盛行;雙百方針未能貫徹,科研與文藝事業遭受摧殘;教育事業受到嚴重衝擊;與軍事和農業相關的科技發展較快(氫彈、人造地球衛星、雜交水稻)。

5.社會生活上:簡單、樸素、單調;政治性、革命性強(意識形態色彩濃厚)。

四、兩年徘徊時期(1976——1978)

1.政治上:社會秩序逐漸趨於穩定;推行“兩個凡是”,左傾錯誤仍然影響中國。

2.經濟上:國民經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但呈現徘徊中前進的特點。

3.思想文化上: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促進了思想的解放;傷痕文學盛行一時;1977恢復高考制度,召開1978全國科學大會,為科學教育事業復興奠定了基礎。

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的探索——改革開放新時期(1978年——)

階段特徵:十一屆三中全會至今是中國全面改革開放新時期,是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最突出的時期。

1. 政治上:黨和政府的工作重心由階級鬥爭為綱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得到恢復和發展;“一國兩制”促進了祖國統一大業的發展(港澳迴歸,兩岸關係總體緩和)。

2. 經濟上: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逐漸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外開放從範圍上不斷擴大,從層次上不斷深化,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部崛起等戰略,推動了我國不同地區經濟的均衡發展和各地區的共同富裕;加入WTO,推動經濟進一步發展。

3. 對外關係上:實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積極開展多邊外交、周邊外交和地區外交活動,堅持長期對外開放,外交成就突出。

4. 思想文化上:改革開放實踐中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科技、教育、文藝全面繁榮。

5.社會生活上: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改善民生,社會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加時尚個性化,更加多樣化。

模塊三 世界文明

民主政治演進,資本主義發展,多極化、全球化交相輝映

西方文明的源頭——古代希臘、羅馬制度及人文精神的起源(歐洲奴隸社會階段)

階段特徵:古代希臘、羅馬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對近現代西方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

1.政治上:古代雅典逐漸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專制主義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較為健全的民主制度,開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古代羅馬逐漸建立了系統的法律體系和完整的訴訟程序,對近現代法治國家的建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2.經濟上:海外貿易和奴隸制工商業發達(為民主政治和人文精神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思想文化上:古希臘出現了世界史上最早的人文主義思想,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基本特點,是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源頭。

工場手工業時期文明的興起——工業革命前資本主義的興起與發展

階段特徵:工場手工業時期(16世紀---18世紀中後期)是近代資本主義的興起階段。1500年前後,人類社會開始邁向近代社會,為工業文明的到來開啟了大門。封建制度的衰亡和資本主義的成長是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的中心內容。

1.政治上:在荷英美法等國爆發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資產階級逐漸建立起代議制民主政治制度;西葡荷英法等歐洲國家加緊殖民擴張,相互間展開殖民爭霸戰爭,英國最終確立世界殖民霸權。

2.經濟上:資產階級將自己的活動範圍向世界拓展,開闢了新航路,世界市場雛形出現;伴隨著西方國家的殖民擴張,世界市場得到拓展;西歐國家推行重商主義經濟政策,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3.思想文化上:資產階級發起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促進了思想的解放;近代自然科學興起並得到發展(如哥白尼的“日心說”、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近代文藝的繁榮(如文藝復興中的文藝)。

工業資本主義時期的文明發展——兩次工業革命及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

高考歷史神助攻!超全的高中歷史階段特徵總結(古/近/現代史)

一、資本主義的蒸汽時代(18世紀中後期——19世紀中期)

1.政治上: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風起雲湧,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範圍內確立,政治民主化進程加快;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興起和發展;資本主義列強加緊殖民擴張,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初步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隨之初步形成。

2.經濟上: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終戰勝封建生產方式,人類社會開始進入蒸汽時代;隨著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列強的對外擴張,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基本)形成;工業革命後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盛行。

3.思想文化上:自由主義、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民族主義多種思想並存,自由主義是這一時期的主流;科技(如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和達爾文的進化論)、文藝(如現實主義風格的文藝)有了新的發展。

二、資本主義的電氣時代(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期)

1.政治上:資產階級民主政治走向成熟和完善,英法美等國政黨政治、公民參與、自由競選、勝者執政的現代資本主義政治模式基本定型,俄德日等國的專制色彩較為濃厚;帝國主義國家加緊侵略擴張,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隨之最終形成;由於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各國爭奪殖民地和霸權的鬥爭日趨激烈,最終導致了一戰爆發。

2.經濟上: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基本實現工業化;以科技為先導,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手段,以壟斷為組織形式的現代資本主義經濟模式基本定型;由於壟斷的程度不同,資本主義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加劇。

3.思想文化上:自由主義思想逐漸衰微,反映從自由競爭向壟斷過渡時期資產階級要求和願望的新思想佔據上風;社會主義思潮出現了馬克思主義和修正主義的分歧,帝國主義時代產生了列寧主義;科技(如量子論的誕生和相對論的創立)與文藝(如印象畫派)有了新的發展。

20世紀現代化模式的探索——二戰前世界文明的創新與調整

高考歷史神助攻!超全的高中歷史階段特徵總結(古/近/現代史)

一、十月革命到經濟大危機前世界文明的發展(1917——1929)

1.政治上:沙俄爆發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形成,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歐洲和遠東太平洋地區的矛盾,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出現和平共處的局面。

2.經濟上:蘇聯先後推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探索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模式;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經濟快速發展的局面。

3.文化上:現代主義文學藝術興起與現代科技的發展。

二、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動盪和文明的創新與調整(1929——1945)

1.政治上:在大危機影響下,德日建立法西斯專政,法西斯國家發動局部侵略戰爭,英法美等國堅持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道路,並推行綏靖政策;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法西斯國家的徹底失敗而告終;世界主要矛盾是法西斯國家同反法西斯同盟國家之間的矛盾。

2.經濟上:受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影響,資本主義國家加大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促使資本主義經濟形成一種新的運行機制;蘇聯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即斯大林模式),迅速實現工業化,為衛國戰爭奠定了物質基礎。

3.文化上:現代主義文學藝術興起與現代科技的發展。

二戰後世界文明的演變與拓展——兩種社會制度的共存競爭與國際政治經濟局勢的演變

高考歷史神助攻!超全的高中歷史階段特徵總結(古/近/現代史)

一、兩極格局下的世界(1945——1991)

1.政治上:兩極格局形成,美蘇長期冷戰爭霸,造成國際局勢長期動盪不安;20世紀70年代以後,兩極格局受到衝擊,多極化趨勢日益明顯;資本主義國家通過社會改革,穩定了社會秩序,但仍存在社會危機;西歐、日本由唯美國馬首是瞻到開展反對美國控制的鬥爭;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與解體;世界殖民體系走向崩潰;第三世界崛起。

2.經濟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調整經濟政策,經濟迅速發展,70年代以後進入滯脹階段,80年代以後逐漸復甦;資本主義經濟格局由戰後初期的美國獨霸轉變為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美歐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二戰後形成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世界經濟朝制度化、體系化方向發展;蘇聯與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相繼進行改革,探索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的道路,但多有失誤;受第三次科技革命影響,第三產業興起;七八十年代以來,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經濟高速增長,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文化上:出現了以原子能、信息技術、航天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現代主義文學、藝術有了迅速發展。

二、兩極格局結束後的世界(1991——)

1.政治上:兩極格局解體,目前暫時呈現“一超多強”局面,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國際共運遭遇挫折,力量對比暫時有利於資本主義國家;世界形勢的總趨勢是走向緩和,但天下並不太平(霸權主義與恐怖主義不斷威脅和平,地區衝突和局部戰爭時有發生),明顯呈現出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盪並存的局面。

2.經濟上:世界經濟聯繫進一步加強,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化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個主要趨勢;知識經濟興起,可持續發展觀念得以形成和發展。

3.文化上:第三次科技革命向縱深發展;文學藝術更加繁榮。

更多精彩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