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哪一本書,讓西方人對中國的態度由尊敬變成了蔑視?

自《馬可·波羅遊記》流行起,西方人眼中積極正面的中國形象逐漸上升。17世紀,西方出現了“中國熱 ”,呈現許多讚美性的評價,西方的知識階層不僅羨慕中國廣大的疆域、充足的人口、豐富的物產,還對中國的政治制度,法律體系、儒家文化給予了不同程度的讚頌。


然而,在“中國熱”潮走向高峰時,1748 年出版的一部著作裡卻出現了“貶華”的論調。

17世紀,哪一本書,讓西方人對中國的態度由尊敬變成了蔑視?

《環球航行記》是根據1740-1744 年英國海軍准將喬治.安森環球航行經歷編著的。

在書中,安森對於中國的弊端進行了抨擊與批判。 極大扭轉了中國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印象。喬治.安森在《環球航行記》中關於中國的論述,對中國國民性介紹是最有煽動性的。在書中,他寫到:廣州的一位官員曾許諾逗留於港口的安森一行人提供生活物資儲備,安森所請的翻譯也日復一日的保證。但最後“整件事都是騙局”, “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中國人哪怕做出過一點點努力去遵從協議內容”。這件事給安森留下了極壞的印象。還有一次,安森所在的“百夫長”號丟失一根桅杆,一位中國官員說已經將桅杆找到,安森命他的中國翻譯將錢交給官員作為回報。在最後卻得知翻譯將這筆錢私吞了。安森和中國商人的接觸,也感受到了對方的欺詐,有一次,他們買了大量的雞鴨,不久卻死了大部分。最後發現,原因竟然是為了增加重量,這些家禽被填充了砂礫和石子。為了避免買到被注水豬肉,船員們只買活豬,卻發現中國人“刺激它們飲用大量的水,然後用某種方法阻止豬排尿,最後把這些備受折磨的豬以這樣的狀態賣出去”。對於以往傳教士們推崇過的道德和禮儀,安森將它們視作“只是被用來勸導人們遵循的毫不足取的觀念原則,而不是在討論何為適當的人類行為規範,也不關注如何在合乎平等的原則基礎上約束人們相互之間的行為”。。

《環球航行記》出版後,“貶華”的論調成為了西方世界的主流。加上18世紀以後,隨著西方社會的發展與科技水平的提高,西方人自身的優越感不斷增強,中國在西方人眼中,不再是理想的烏托邦,而是任人宰割的肥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