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英主唐太宗為什麼在接班人問題上犯了錯誤?

李宣澤

前有四子爭位,後有九龍奪嫡

反思玄武門,看太子謀反,一子殺子,不是犯錯是無奈之舉

此話何解,我們繼續看。

開唐盛世李世民,上馬爭天下,下馬治國家,文武風流難出其右。更兼出身高貴,胸襟寬廣,執政開明,愛人才,開言路,從善如流,他的帝國如東方明珠璀璨奪目。


可惜就是這樣一位雄才帝王,在繼承人問題上也有顧慮和失誤,因為他的繼位風波玄武門之變造成心理陰影,對這件事情他一直很慎重。

三個皇子,老大李承乾、老四李泰。九子李治都是嫡皇子。

按照父死子繼的嫡長子繼承製,皇位歸屬並不是問題,老大李承乾是天然的皇位繼承人。

可是老大李承乾,不爭氣啊天生一副執垮相,愛玩愛現天下第一,風範氣度那是一點沒有。



老四,李泰好點,算是聰慧好學,氣度也不錯,可是不懂低調謙和。

老九,李治還太小性格太溫不做考慮。

再加上老大老四他們二人為皇儲位置,鬧得不可開交,就差檫槍走火啦。

眼看老大這麼不爭氣,其實太宗還是本著都是自己孩子,要愛護的心裡,一直包容有加。

誰知不作死就不會死的老大李承乾,學誰不好,居然學老爹準備謀反。謀反上位的李世民看見這個頓時冷汗直冒。要是做啦跟父親李淵一樣的太上皇,我這一世英名算全完啦。

於是當機立斷,廢除太子李承乾並流放黔州。開始重新考慮繼承人問題。

這個時候自以為聰明的四子李泰見有機可乘。

就不斷琢磨老爹的心思,結合老爹的事蹟,他發現,其實老爸最大痛點就是,怕子孫學他一樣,兄弟自相殘殺。

於是面見老爸李世民,陳述自己當太子決心,併發誓,繼位第一件事就是殺自己孩子,如果駕崩就傳位九皇子李治。(這腦洞真大)

李世民初一聽,貌似有道理,回頭一想,不對啊,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推己及人之後得出結論,你連自己孩子都可以殺,還談愛護兄弟。這不是扯淡嗎!
四子李泰也為自己的愚蠢行為付出代價,唐太宗也對他徹底失望。


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將目光投向最小的嫡子九皇子李治。

李治:一個說好聽點叫“善良老實。說的不好聽,叫懦弱無能”的好孩子。

再加上太宗大舅哥,長孫無忌,還有朝中重臣褚遂良等都主張立李治,其實太宗是明白他們心思的。那些元老們更多的是考慮自己,他們不願伺候如太宗一樣"雄主"了,都累了。而李治的懦弱和無知,反而成啦他的優勢。

長孫無忌和李世民綜合權衡一番,隨即拍板,把李治確定為接班人。

我個人認為,主因就是不想子孫互相傷害,因為李治別的不好說,心地善良那是第一的。他絕對不會對兄弟們打擊報復。

哪知道,高宗李治是個任人捏的軟柿子,把朝政都扔給武則天。李治死後,武則天更是無法無天,大肆捕殺李唐宗室,並改國號《大周》當起女皇帝啦。


本意是為啦子孫後代想,誰知事得其反,無奈之舉,成最大錯誤。


阿斗不傻

在挑選繼承人這個問題上,唐太宗的確是個失敗的父親,晚年被奪嫡之事弄得灰頭土臉。在這一點上,他的命運和康熙非常相像,都是千古一帝,卻都料理不好家事。

唐太宗最大的問題是“猶豫”,在發現太子李承乾不成器之後,對太子人選發生了動搖。唐太宗既沒有當機立斷易儲,也沒有堅定的繼續支持李承乾,反而有意無意的開始青睞四兒子李泰,從而激發了李泰奪嫡的野心,處處與李承乾為難;而李承乾呢,也為了守住太子之位奮力抗爭,最後鋌而走險,發動了一場失敗的政變。

在這場爭鬥中,李承乾和李泰最後都成為了李世民猶豫的政治犧牲品,李治反而異軍突起,成為了最終的贏家。

除了猶豫之外,唐太宗還有自己的歷史問題——玄武門之變,這個問題對奪嫡之爭的惡劣影響可能更深遠。

李泰可以看作唐太宗的忠實仿效者,在李泰看來,父親的玄武門奪嫡之路就是最好的榜樣,他費盡心思的仿效父親的各種奪權歷史經驗,希望重演父親的成功奪嫡。而不被唐太宗喜歡的太子李承乾呢,也可以視作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唐太宗忠實仿效者,他將太子李建成被奪嫡視作身邊的歷史教訓,甚至,他還學習父親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當然,他是為了守位。

總的來看,李世民一敗在他的猶豫,二敗在他的“歷史問題”,讓這位千古一帝在接班人問題上成為了無可置疑的失敗者。


張明揚不說話

高看自己了,基本上開國皇帝都有這個問題。可能是認為自己天下都打下來了,沒有什麼事是我解決不了的,然後就犯錯了

至於唐 一是高看自己,缺少經驗,認為自己擺的平。二是因為自己奪位的時候幹得太那個,所以對待子女就有點放縱。第三可能是害怕,畢竟自己奪位對待父親,也擔心兒子,故意壓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