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真的是被唐玄宗逼死的嗎?

幻紫狐狸

楊玉環之死,起因於“馬嵬驛之變”,而馬嵬驛之變又是因為“安史之亂”引發的。

說楊玉環之死有人“從中作梗”有點不恰當,應該說楊玉環之死是唐朝廷內部鬥爭的必然結果。

直白點表達,楊玉環並不無辜。

楊玉環是“五楊”集團重要成員之一

當時,唐朝廷內部派系林立,互相傾軋,爭權奪利。

楊玉環就是“五楊”集團的重要人物。“五楊”分別是貴妃楊玉環、宰相楊國忠,還有楊貴妃的三個姐姐虢國夫人、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

這個集團奢靡淫亂,收受賄賂,濁亂朝政,有很多政敵。

楊國忠和安祿山之間的將相之爭

安祿山在成為三鎮節度使之後,勢力日益強盛。宰相楊國忠擔心節制不了安祿山,想借玄宗之手除掉安祿山,就經常提醒說安祿山可能會造反。

754年春,唐玄宗召安祿山入朝,想試探安祿山是否有謀反之心。結果楊貴妃向安祿山通風報信,讓安祿山躲過一劫。但是從此之後,安祿山和楊國忠之間的矛盾激化。

755年底,安祿山就以討伐楊國忠為由,起兵反叛,史稱“安史之亂”。

楊國忠和太子之間的矛盾

“安史之亂”前,楊國忠數次夥同前任宰相李林甫構陷太子李亨,差點讓李亨丟失太子位。

而“安史之亂”剛發生時,玄宗本想禪位給太子李亨,並且讓李亨帶兵討伐安祿山,監撫軍國事。

“五楊”集團眾人商議後,決定讓楊貴妃出面諫阻了玄宗的禪讓決定。

楊國忠和大臣之間的矛盾

楊國忠和禁軍統領、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政見不合。

陳玄禮作為武將,應該和太子李亨一樣,認為“安史之亂”中,哥舒翰戰敗,潼關失守,楊國忠要負主要責任。加上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由,讓陳玄禮支持了太子李亨。

“五楊”集團的覆滅

陳玄禮在入蜀的路上,夥同太子李亨、宦官李輔國等,趁機發動了“馬嵬驛兵變”,誅殺了楊國忠父子。楊貴妃作為“五楊”集團的重要人物,是必然要被除掉的重點對象。“五楊”集團的其他重要人物也都在各地被悉數殺死。

“馬嵬驛兵變”之後,太子李亨繼位,即唐肅宗,而唐玄宗失去了掌控局勢的能力,成為了太上皇。

所以,楊玉環之死,完全是因為她參與了唐朝廷內部的權力鬥爭。而鬥爭的失敗,導致了她被處死的必然結果。


奕天讀歷史

楊玉環不是被唐玄宗逼死的,但客觀的說楊貴妃也是間接死於唐玄宗之手,儘管楊貴妃作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在已男子為尊的古代,她也算得上是一個時代裡的弱女子。但她的死也算是屬於一種必然與咎由自取吧。



西施為越國滅吳作了不小貢獻,昭君為大漢作了不小貢獻,貂蟬也對東漢末年作了不小貢獻,而楊貴妃就不知道有沒有貢獻了,作為唐玄宗的寵妃,她有著唐太宗時期長孫皇后的那種地位,卻沒有長孫皇后的賢淑。客觀的說,這不能全怪她,畢竟唐玄宗也是有不小過錯的。不直接說什麼,假設她明明可以做像長孫皇后那樣的人,卻偏偏沒有做呢?



因為楊玉環的得寵,她一家子可謂是一人得道而雞犬升天。客觀而言,這種事再生活中也太常見,所以也不能說什麼。要是不幫孃家人嘛,會被人說狼心狗肺等等難聽的話,這幫了孃家人吧,若是這孃家人懂得收斂,懂得做人的話還好說些,偏偏楊玉環這一家子都是扯著虎皮,裝大尾巴狼,得罪了不少人。天下不是一家人的天下,你厲害的時候,依仗著權勢誣陷打壓別人過甚,卻忘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之前種種,有因必有果,所以她的死也是必然。



人都死了上千年了,去說這些又什麼用呢?她被太子李亨與大將陳玄禮,以及一眾朝臣抓住機會,他們不能找唐玄宗來背鍋,那自然得找其他人來墊背,就這般的不死也得死了,要是這一家子不做這麼多令人天怒人怨的事,也不會有這般的結果,只是歷史中的一種因果關係而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老祖宗們早就看明白了這因與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