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懂紅樓夢?

阿煥1007

個人看《紅樓夢》的時候,只有書本可看。 因為那個時候毛主席說:“紅樓夢要看五遍,才有發言權。”“不看紅樓夢,不𢤦封建社會。怎麼反封建?”。 大人們抱著《紅樓夢》猛看,因為除了《紅樓夢》就只有廣播小說《豔陽天》和《金光大道》了。小時候我還曾經以為“作家”的另一名字就叫“浩然”呢! 所以那個時候,小孩子看《紅樓夢》也是硬看。懂不懂都囫圇吞棗地看,真是生吞活剝讀紅樓呀!



後來62版的越劇電影《紅樓夢》重映了,把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看得痴迷了。 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只有寶黛釵愛情婚姻主線劇情。

後來又出了新的“小人書”《紅樓夢》,比小說容易看懂多了。

再後來才有了87版電視劇,起先被很多觀眾批評。特別是大家覺得陳曉旭演得最差,比起王文娟大師的林黛玉差得太遠了。

過兩年又出了89電影版大家對電影版中的“女寶玉”很失望,反過頭來又感得還是歐陽奮強陳曉旭這版比較好些。87版的地位從此確立了………

說這麼多是因為我的建議是:

a先看87版,王扶林導演說“87版是簡化通俗小人書版。”,直白的說就是“簡單易懂”的版本。

b再看10版,10版很多觀眾說是“聊齋”加“金瓶梅”,其實總結得很好!

曹雪芹小說就是借鑑“聊齋”的玄幻故事框架,再加上運用“金瓶梅”的現實主義寫作方式表達故事內容。 你覺得看10版有點迷茫,一會兒天上、一會兒地上的,那你看小說就會更加迷迷糊了。

10版可以說就是個幫助閱讀版,故事和旁白都是基本完全照通行本《紅樓夢》的原結構、原詞來的。

c讀《紅樓夢》小說,87版對《紅樓夢》小說人物、情節、對話都有改動,10版改動極少。認真讀小說之後,你會發現真正貼近曹雪芹原著的不是被稱為“原版”的87版,而是被某部分人稱為“糟塌經典”的10版。

事實倒底怎樣?

要你自己認真讀了曹雪芹原著才知道。 毛主席說“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要親口嘗一嘗。”


阿丹151014015

這些問題,本磚家最拿手了。

這是天機,260年來無人知曉。

《紅樓夢》裡隱藏了不少暗語,若非猜謎高手,你必將無從下手。沒人指點,就算你將《紅樓夢》讀上千遍,也只是看到“風月寶鑑”的正面,而永遠別想看到它的背面。這“風月寶鑑”的正反兩面,就象兩個平行世界。正面風月情濃,背面卻是刀光劍影。這些暗語,說明作者城府極深,為了躲避文字獄,費盡苦心。這就是《紅樓夢》為什麼找不到真作者的原因,其實呢他哪敢寫上自己的真實姓名!這乾的可是抄家、殺頭、禍及子孫的危險事。

故《紅樓夢》只能在私底下以手抄本形式偷偷摸摸地傳抄,根本不敢大肆印刷,這就是為什麼《紅樓夢》最早是手抄本的原因。俺掐指一算:或許這個真身佈下了一個謎中謎、局中局,隱身於評書人之中罷了。當我們苦苦思索作者是誰時,其實他卻一直近在眼前,正以其“神龍見首不見尾”、“局外高人”之勢,在關鍵處不停地用各種批語向讀者暗示,揭密再揭密,頻頻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暗號。這人難道是脂硯齋?畸笏叟?

而那些在書上標了姓名的,都只是些煙霧彈罷了。還“曹雪芹”呢,死到臨頭了還不知。不信聽我道來。。。


賈雨村------假語存。
甄士隱------真事隱。
孔梅溪------恐沒戲。
卜世仁------不是人。
蘅蕪院------恨無緣。
十里街------勢利街。
仁清巷------人情巷。

等等,在《紅樓夢》裡,此類暗語實在是太多了,都不是要害密碼,就不再一一羅列了。

很多人都知道下面這兩句的密碼:

賈、王、薛、史---------家亡血史。
元、迎、探、惜---------原因嘆息。

即“賈、王、薛、史;元、迎、探、惜-----家亡血史,原因嘆息”。可見“家亡血史,究其原因,令人嘆息”,這是一部表面看似風月奇談,實則指桑罵槐,涉及政治之書。脂硯齋僅僅洩漏了它的上半句,卻沒告訴你們它的下半句。那麼,家亡血史,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下句非常可怕,脂硯齋根本沒膽量說出來。那個“曹雪芹”簡直就是找死,幸好他只是個假貨,卻被一些人當成了《紅樓夢》的作者,真是可悲。此句徹底露出了第一回“因見上面雖有些指奸責佞貶惡誅邪之語,亦非傷時罵世之旨.....因毫不干涉時世,”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真相,揭露了一段滿清“九子奪嫡”宮鬥事件:


“文”字輩:賈敷、賈敬、賈赦、賈政。

“玉”字輩:賈珍、賈珠、賈璉、賈瑛(神瑛侍者,暗射賈寶玉的真名)。

合起來便是:“敷、敬、赦、政;珍、珠、璉、瑛”------即“福晉攝政,禛(胤禛)珠(納蘭明珠)聯姻!”

這八個字是大清宮廷機密,翻譯過來便是:(由於諸子的皇位之爭,)胤禛的老婆干涉朝庭內政,同時胤禛勢力與納蘭明珠勢力互相勾結!!!

很顯然《紅樓夢》的作者是受害者,才會將此密碼夾進書中,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向後人控訴。

將“賈、王、薛、史;元、迎、探、惜-----敷、敬、赦、政;珍、珠、璉、瑛”這一系列人名全部聯起來,便是“家亡血史,原因嘆息------福晉攝政,禛珠聯姻!”十六字密碼。這十六字密碼便是《紅樓夢》最核心的密碼,也是《紅樓夢》創作的大背景,說明《紅樓夢》跟大清宮鬥有關!拿到了它,你就打開了整個《紅樓夢》的大門。

如果你覺得很滿意,那就給個贊吧。

那麼,《紅樓夢》裡到底還隱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快快跟上隊伍吧。

最後,如果你想了解《紅樓夢》更多的秘密,或想翻閱本人之前發表的更多文章,以及想繼續關注後續發展。那麼,請你點擊本人的頭像或加“關注”。


紅學磚家

首先,紅樓夢是不容易看懂的,很多人終其一生,也只是略知皮毛,不能深刻領會作者寫此書的真意。縱然是紅學泰斗俞平伯老先生也曾發出了“自己越研究越糊塗,可能是紅學研究的罪人”的慨嘆!




近十幾年來,隨著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讀者發現這樣一個事實:紅樓夢實際上是明朝遺老(最有可能是活到75歲於1708年去世的崇禎帝第四子永王朱慈炤,化名王士元)以家喻國、以情傳史的史偷記(明亡史在紅樓夢這初小說中偷著記下來)。而絕不是滿清包衣奴出身的曹雪芹所作。

紅樓夢就是朱樓夢,也就是朱明皇家之舊夢(明史),文中有“昨夜紅樓夢、今宵水國吟”兩句佐證。水國就是清國,因滿清屬水德。作者巧妙地把賈家榮寧二府作為明朝朝廷的縮影,不動聲色地把明亡中關鍵人物、關鍵事件隱寫在看似風花雪月的日常生活中,文學藝術之高無與倫比、隱寫歷史之巧妙無出其右!



紅樓夢的主旨在於悼明之亡、揭清之失。用晴雯撕扇來比喻對降清東林黨無恥文人篡改明史討好新主子、自我大肆吹捧的憤慨與厭惡,並積極反駁開撕,還原真實的晚明歷史(包括1644-1683年間的南明歷史)!


紅樓夢的思想還在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反覆思索和告誡,千萬不要犯“眼前有餘不縮手、身後無路想回頭”的錯誤,“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只能逼反人民令自己萬劫不復,作品已經有了初步民主主義的思想。

要讀懂紅樓夢,一定要對明史尤其是崇禎一朝包括崇禎帝生平到1662年南明末帝被殺南明滅亡這段歷史瞭如指掌,才有機解開謎團,明瞭作者寫作此書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有機會的話,我將把自己對紅樓夢一書的所知和理解,逐段揭秘剖析,力圖還原作者的心路歷程和書中數百年間的謎困。




彭城居士潁州客

《紅樓夢》內容博大精深,值得大家認真品讀。我對於紅樓夢沒有太大的研究,我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入手來看懂《紅樓夢》。

首先是要了解紅樓夢中的人物。我們可以通過閱讀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楊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這一回講的是賈雨村在一個小灑店裡遇見了一個叫冷子興的人,通過冷子興話,介紹了書中的主要人物。讀者通過閱讀這一回,可以知道,寧國府及榮國府的主要人物。人物關係詳見下圖。


瞭解人物命運的相關暗示。第五回《遊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要注意到暗示人物命運的判詞以及紅樓夢舞曲。簡單舉幾個例子。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這首判詞寫的是黛玉和寶釵,二、三句寫的是黛玉,一四句寫的是寶釵。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

這首判詞寫的是元春,她進宮當了皇妃,在寅卯之交死去。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這首判詞寫的是探春,她遠嫁異鄉。

正冊的判詞一共有11首。不再一一列舉,這些判詞暗示了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巧姐、李紈、秦可卿等金陵十二釵的命運。讀者可以先從這一回中瞭解一個大概,在以後的閱讀中可以進行對照。

這一回的後半部分演出了“紅樓夢”十二支曲舞。同樣是暗示了人物命運。


多元視角

讀紅樓夢之前你先要搞清楚:一,曹雪芹家庭背景,二,搞清楚曹雪芹寫作的衝動怎麼來的。三,理清楚紅樓夢裡的人物關係。四,搞清楚故事大概。五,認真體會書裡的每句話,每章回曹雪芹到底想表達啥?6,讀的過程中注意曹雪芹的隱晦伏筆。紅樓夢十年磨一劍絕不是隨便想想找找靈感就能下筆的。這部書的成功和曹雪芹的經歷背景是分不開的,裡面摻雜了曹雪芹的很多情感體驗,從錦衣玉食到繩床瓦灶,從舉家食粥到兒子夭折。這從貴族到社會底層的落差,從家族悲劇體會到的人生悲喜,從家族盛衰中品嚐到人情冷暖。使的曹雪芹飽嘗世態炎涼。人生最壞也不過如此,這種種最壞使他憤怒,使他迸發出靈感,他覺得他要留下點東西了。書裡面有他的童年,有他童年時一切朦朧似鏡的回憶,昔日家裡事情,好像離他很遠,又好像就在眼前。他寫出了他眼睛看到的一切,他嬉笑怒罵。笑可笑之人,罵可罵之人。他筆下人物沒有階層,他認為人是同等的,女性應該受到保護的。世間所有的齷蹉事情都和男人有關,都是男人在引導這社會,於是他敢在書裡罵皇上。這是曹雪芹的對這個社會的理解!全書的故事大概絕不是談情說愛,他只是藉著這條主線在延伸,所謂樹繁葉茂,草蛇灰線,千里伏筆,處處隱晦。細讀下來你會發現曹雪芹對那些敏感的話題從不迴避,,也不過分渲染。周瑞家的送宮花給王熙鳳,走到房前聽到裡面有賈鏈和鳳姐笑聲,接著看見平兒拿盆出來叫丫鬟舀水來,這段性事在他寫來妙筆生花。讓讀者邊讀邊想自己去體會出來,他在書裡罵皇上拐彎抹角的罵,皇上送北靜王一串手串,北靜王送給寶玉,寶玉送給林黛玉,林黛玉罵了句哪個臭男人拿過的?這句話震撼嗎??在當時的環境下誰敢這樣說話?還有曹雪芹在書裡畫龍點睛地交代了王夫人對林黛玉的嫌棄:王善寶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說晴雯的壞話,王夫人不知道誰是晴雯,問是不是眉眼長的像林黛玉一樣的,確認後說:看你那輕狂樣子,馬上把晴雯趕走了。這寥寥幾語讀出了王夫人對林黛玉的態度。書裡也有寶釵嫁禍黛玉的例子,芒種節這天丫鬟在談賈芸的私密事情,恰巧被寶釵聽到了,丫鬟開窗想看看窗外有沒有人偷聽,寶釵來不及躲開,順嘴喊起林妹妹你藏在哪裡讓我好找。丫鬟一聽就懷疑說話被林黛玉聽到了,反而把寶釵洗白了,,不管寶釵是有意無意她這樣做說明她城府有的,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總之紅樓夢一定要細細的讀,慢慢的品!曹雪芹書裡沒有一處廢筆廢話的!曹雪芹家庭背景搞懂了以後再讀紅樓夢對理解上更事半公倍。謝謝大家!




a詮釋b

先上結論:任何一個人只要智力正常,肯下功夫,讀三遍絕對都懂了。根本不需要什麼穿鑿附會、靠此吃飯的紅學轉家。

對我個人來說,《紅樓夢》我一共讀了三遍,現在正在讀第四遍,當然,這遍是為了寫紅樓人物傳系列文章才讀的。其實三遍基本上就懂了。關鍵是,我只讀原著,並沒有看任何亂七八糟的磚家觀點。


首先,《紅樓夢》的偉大是確鑿無疑的,不好讀也是公認的,連毛主席都說,不讀三遍沒有發言權。但是,想要真正讀懂《紅樓夢》,在你讀三遍之前,千萬不要去相信 “紅學家”,也不要去相信 “權威”。只管拿起來讀原著,一遍不行,就兩遍,三遍。

某一天,你會突然發現,這本書其實一點都不難懂。因為曹雪芹寫的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還有你身邊的人。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那時你才猛然發現——滿紙荒唐言,卻道出了最真實的話;一把辛酸淚,竟也從你眼中奪眶而出;你雖只是讀者,卻也和作者一同痴了起來。而這個時候,你單靠著自己,就已解了其中味,懂了《紅樓夢》。


這就是我的方法,我自己也是這樣讀懂的,並且對很多問題也都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我才寫紅樓夢繫列的文章。不知道大家都是怎麼讀懂的呢?我是木木,喜歡讀書,熱愛思考。

最後,《紅樓夢》是國寶,更是每一個普通的華夏兒女的國寶。而非紅學磚家和研究者所獨有的,希望大家都能去讀原著,從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木木讀書

用了20天整的時間,讀完了曹雪芹《紅樓夢》前80回,這創造了我讀書十幾年來的最快卻也是最慢的記錄。

為什麼會出現最快卻又最慢之說呢?這就要說到紅樓人物刻畫的精彩,這精彩就在於性格的複雜性,如林黛玉高潔嫉俗卻難以相處,薛寶釵工於心計卻頗有人緣,晴雯剛強卻暴烈凌下,王熙鳳陰毒卻精明能幹,因此卻也難以用好壞簡單界定。

紅樓夢,夢紅樓,紅樓夢中夢紅樓,日薄西山,夢亦消散,夢中佳人是否還笑得嫣然?

讀完《紅樓夢》時,夢裡還只是朦朧,似在霧中,隨著霧一點一點消散。我看到那些蕙質蘭心,清韻雅潔的少女,和賈寶玉這紅樓裡的少年,在這充滿了“花招繡帶,柳佛春風”的地方。它充滿了青春的痴怨,悲歡和年少輕狂的無奈。

再讀紅樓,吸引我眼球的卻不是寶黛釵,而是那自小被拐走的英蓮,也就是長大後的香菱。香菱是薛蟠強搶而來的通房丫鬟,是黛玉詩詩徒,是夏金桂的眼中釘。在副冊中,位居襲人晴雯之上,評價也接近完美。所以,香菱並非不重要,並非生來就是配角。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嫦娥應自問,何緣不使永團圓?”這是《紅樓夢》中香菱作的詩。她雖遭命運的磨難,卻並不像黛玉之流那般高傲,也不像襲人那般世故,她毫無心機,笑嘻嘻的面對一切。後來,她也漸漸迷了作詩,也就去向黛玉請教。她生來聰敏,詩也很快令眾人驚歎不已。她的成功,告訴了大家,也告訴了你自己,另外也說明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既來之則安之,遇到困難,應該寵辱不驚。香菱用她的一生詮釋了這一點,三歲被拐,之後薛蟠把小小的她帶回家做妾,進行肆意蹂躪與踐踏,就連他尋花問柳被打,卻也哭的眼睛紅腫。她生得嫋嫋纖巧,做人行事溫柔安靜。同樣,她也告訴我,不管何時何地,都要保持自己的初心。雖然香菱最後難產被迫而死的結局令人唏噓,但這就是《紅樓夢》,一場夢而已……

紅樓很美,繁華絢爛,春風拂人,一如殘花散盡的枝頭空留餘香陣陣;紅樓很美,如夢似幻煢煢孑然,更似一絕世的流水,流向它方,絕美天堂,絕美於萬古流芳。


子文君462

本人讀紅樓夢,看電視劇版紅樓夢,總共也差不多有十次左右了。實話說,紅樓夢真是一本曠世奇作,每一次讀都有不一樣的體會和感受。

第一次接觸紅樓夢,是高中課本中節選的一節--林黛玉進賈府,這引起了我對紅樓夢的興趣,便去借書來讀。我自認為文字功底不算太差,但是看了第一回,覺得雲裡霧裡的,而且大概是覺得不夠吸引人,看得吃力,便作罷了。隔了一段時間,又拿起紅樓夢翻閱,這次總算能看進去一些了,但是因為人物很多,看完之後還是覺得,只記得個大概故事,還有主要人物。到了第三次,當時新版的紅樓夢正在熱映,劇版有當時很多現在未紅的演員,但是真的男俊女俏,吸引了我的目光,看完之後對百分之八十的人物關係都已經理清楚,這次劇版的紅樓夢確實對我以後多次看紅樓夢有重要作用,激發了我極大的興趣。


所以我認為,如果看不懂紙質版本的紅樓夢,可以去看看劇版的。當然劇版的肯定會沒有書中的那麼細膩,但是有研究表明,圖畫加上聲音,會比文字更能刺激大腦的興奮。所以如果你看文字的實在看不進去,會讓自己覺得過程很痛苦,效果也不好。我們可以選擇讓自己更加愉悅,能接受的方式去學習。

很多人說最新版本的紅樓夢沒有老版的好,我沒有看過舊版的沒有發言權,但是於我而言,舊版的應該死港版的,我有些臉盲,看過去似乎所有女的都很相似,所有男的也很相似,也造成了我的觀影難度。而新的版本在人物外形上,確實讓我眼前一亮。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去自由選擇。

看電視劇當然是不夠的,我的意思只是,如果你不理解書中的內容,那麼這本書寫得再好也與你無關,你吸收不到精華。那麼就可以用有畫面的東西打開你的興趣之門,然後再去細讀書本,這才會有所獲。

最後還有一點,自己看完多次,自己細細體會之後,還可以去聽一下別人對紅樓夢的解讀,評說,我聽的是蔣勳老師解讀的紅樓夢,他真的看得很細,所以講解的內容很細很生動,讓你更覺得紅樓夢這部作品了不起的地方。


梅子23062

我認為比較通俗易懂的方法步驟:

1.先看完紅樓夢一遍

2.看有關於它的解析的書,我給你推薦一本關於金陵十二釵分析的書。我感覺挺不錯的。《紅樓十二釵》

還有一本是張愛玲的《紅樓夢魘》,她完完全全分析了紅樓夢多個版本的結局,又聯繫到高鄂版本的。並且暢談了這紅樓夢幾個版本的不同之處,以及矛盾之處。你可以讀到 寶玉和湘雲晚年在一起的結局,寶玉和襲人一起死亡的結局…值得一讀。



3.你要重新再來看一遍,看的時候注意那些小細節。比如他們的神態動作,可以揣摩他們的心理等等。你可以去看看《蔣勳講紅樓》視頻在b站上有。或者劉心武講紅樓


紅樓夢中客

不看說自己看懂紅樓夢,說一下我自己看紅樓夢的感受吧。作為男生,其實以前不大喜歡紅樓夢,但是由於其名氣太大,作為一個努力上進的學生,只能強迫自己看一點。我這個人做事情,遇到不懂的東西,很喜歡強行的記下來。所以紅樓夢,我看了大概有幾十次,雖然都沒看完,但是前面的情節基本上都能說得上來,畢竟我看了這麼多次。當時的感受就如同我高中英語老師說的那樣“紅樓夢就是講一些有錢人家的公子小姐成天吃吃喝喝的”。其實老師說的也對,紅樓夢說白了不過是一群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它和很多小說是不一樣的,沒有太吸引人的情節(出來寶玉初始雲雨,那時候還是挺有吸引力的),因此那個時候覺得並沒有多大意思。

讀書的時候看紅樓夢,那會我覺得紅樓夢中的很多事情特別荒唐,一個大家族怎麼可能亂成那樣。但是紅樓夢又寫實的小說,於是我便有了古代才會那樣的錯覺。後來,我經歷的事情多了,便覺得紅樓夢的很多事情發生也不奇怪了,畢竟高中到現在都已經有10年之久了。生活中很多事情其實也都是由不得自己的,特別是家裡兄弟姐妹多一點,感受尤其深。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大家都是儘量估計雙方的面子,能糊弄過去就行了。很多事情有理也難說清楚,雙方的關係那怕在差,表面上也必定是一團和氣的。特別是很多長輩,總是喜歡維護所謂的面子,或者排場,為這些事情浪費精力和時間。就如同紅樓夢裡面一樣,大部分人的精力都是用在毫無作用的事情上。紅樓夢中不乏聰慧的人,王熙鳳,探春,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等人,但是很難起到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