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衣服那么冗长,怎么上厕所?

蒋铎

古人其实也是很讲卫生的,所以,古人上厕所的地方,叫做“茅房”,茅房里基本都是蹲坑,类似于现在的公共厕所。这茅房一般都搭建的比较简单,差不多四处漏风啊,如果大冷天晚上出来蹲茅房,寒风刺骨的,屁股也受不了啊,于是后来就又发明了“厕桶”,就有些类似于现代的马桶了,不过人家那个是可移动的,哈哈,晚上拉了早上倒茅房里。

问题提到衣服冗长,如何上的问题,咋着也都得脱了裤子上,衣服长你不会用手抱着啊,实在想象不出如何抱着衣服,你去问问穿长裙子的姑娘们如何如厕,就知道了,嘿嘿。其实,老麦今天想说的是另一个问题,着古人上完厕所,如何擦屁股呢?诸位,想过没有?

最早用来擦屁股的物件,是光滑的石头,或者说叫做玉石更好一些,为什么选择用玉石呢,主要是这石头温润如玉,放在那里比较舒服,用完之后用水一冲洗,简单快捷,每一次擦屁股就当是盘玉了,哈哈。

据史料记载,大清康熙帝时期,一位乡野农夫在田间地头方便完之后,和往常一样,随手拿了一块石头就往屁股上擦,这一擦立刻擦出了火花,一种凉爽温润的感觉,从屁股立刻传导开来,禁不住就多擦了几下——这是一块上好的擦屁股的石头。于是,老农就把石头冲洗干净后,拿回了假,后来被人发现,居然是一块上好的羊脂玉。于是,花大价钱买了来,再后来据说这块玉辗转到了康熙大帝手里,康熙帝爱不释手,天天都在把玩这块玉,把玩一番后就会放到鼻子下面闻一番,是的,闻吸,闻吸……估计他老人家不知道这块玉最早是干啥的,见老头闻的那么倾心,估计也没人敢提。据说,后来这块玉被收藏在了台湾故宫博物馆,价值连城。

毕竟玉石擦屁股,不是那么好找,于是民间还有一种擦屁股的物件,叫做“厕筹”,其实就是竹片,每次用竹片擦来擦去,擦来擦去,擦完后再洗,洗完后再擦。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有疑问,造纸术早就发明了,为什么不被用于擦屁股呢?因为在古人看来,纸张是用来抄写圣人书,圣人训的,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用纸去擦屁股那是对圣人的侮辱,所以宁愿不擦屁股,也不能玷污圣人。

当然上面说的大多是老百姓擦屁股的方法,基于贵族而言,布匹、绸缎、皮革等等都会被用来擦屁股,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在古时候的国外,鲑鱼片、蝉翼等都被用来擦屁股,更为粗犷的是麻绳、棍子也都被长期应用于擦屁股产业(麻绳啊,蹭来蹭去,蹭来蹭去,也,想想都那个……)。



老麦说说

真是替古人操碎了心,都操到厕所里了。人分男女贵贱,所以上厕所的问题也要分开解答。

先说贱民(平头百姓),由于长年从事体力劳动,无论男女都很少穿长衣(因为干活不方便),都是上身穿短衣,下身穿裤子,大小便时直接褪下裤子,动作跟现代男女没什么两样。

再说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男子服饰是长衣,但里面穿裤子,长衣都有腰带,方便时解开腰带,褪下裤子就可以;女子服饰下半身是裤子,外面罩裙子,也需要解开下半身的衣裳才能方便。

对男女而言,共同的问题是衣服比较长,要特别注意撩好了不要弄脏。当然,对那些家庭很富裕、又很讲究的人,完全可以把外面的长衣脱下来再行动,避免不小心弄脏的问题。

最后是社会最顶层的皇室贵族,他们上厕所最讲究,不但厕所造的卫生舒适,还需要佣人专门”服侍更衣“,上厕所前把长衣脱掉交给佣人,完事儿后再穿上,有的甚至上完厕所还要更换衣裳,高端大气上档次。

西晋著名富豪石崇家的私人厕所修得华美绝伦,内有绛色帐子、垫子、褥子,客人入内,还有美女列队相迎,客人上过厕所,还有美女伺候换上新衣,软硬件标准如同星级宾馆,曾有一客人在石崇家如厕,以为误闯入内室,赶紧道歉,石崇大笑说“此乃厕所也。”

古人称大小便为”更衣“就是因为上流人物上厕所要脱掉或更换衣服,比如《三国志》曾记载“(孙)权起更衣,(鲁)肃追于宇下”,意思就是说孙权去上厕所。

关于上厕所,古代有笑话一则。

话说西晋大将军王敦被招为驸马,头一回使用公主厕所时,见厕所里有漆盒盛着”干枣“(用来塞鼻子防臭气),便趁着大便时间全部吃光;完事后,侍婢端来一盘水和“澡豆”(相当于肥皂),王敦竟把“澡豆”倒在水里,一饮而尽,惹得奴婢们笑话他是土老帽。

其实无论男女贵贱,美丑黑白,在排泄这个问题上都是一样脏臭腥臊的。人吃五谷杂粮,就要排泄大小污秽,再超凡脱俗的美女在这一点上也难免俗。


狄飞惊

非战斗人员请速速撤离,前方高能预警,好,倒计时10 1,许多著名的宫廷字画中,我们常见到身穿长袍,身姿翩翩的美女子,可是人有三急,这么长的衣服,要上厕所的时候怎么办呢?

其实,这种顾虑纯粹是多余的, 在古代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穿上华丽的衣裳, 农民平时干活,穿的都是贴身的衣服, 怎么舒服怎么来, 再加上古人不穿内裤。

操作起来比现代人还方便, 而家里稍微有点条件的人家。上厕所时就比较麻烦了, 需要自己用手托着长裙 。难度系数和现代人穿长裙上厕所差不多吧! 不同的是,假如家里有下人, 还会有人帮忙托着 。不用自己操心,或是如厕前先把外衣脱了 ,解决完之后再穿上 。

对于社会地位更高的人来说, 如厕更衣更是尽显身份尊贵。每蹲一次厕所, 就得换一套衣服 ,特别的秀。古人爱折腾的劲儿 ,可谓超乎现代人的想象 。可能蹲坑没手机玩 ,总得找找其他的乐趣吧 !

据说古代有些皇帝还会用专门的丝绸擦屁屁,结果后来发现这些丝绸被宫女拿来洗干净,缝成了窗帘,烈日下风吹动窗帘,那是朕逝去的酸爽,这滋味才正宗!!!

话说回来,除了仪式上的差异,古代不同社会层次的人。 厕后用来清洁的工具,也有所不同 ,普通人用竹片树叶! 爽!有钱人家用丝绸 !软! 而土豪用玉石 !凉 !

为什么说纸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不应该说手机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各位小伙伴们你们觉得嘞?


爱问爱答

与其讨论古人的衣服那么长,怎么上厕所,还不如谈论一点实际的,现代人穿汉服怎么上厕所。

2012年,唐国强在一档节目上,就分享过这个感想:

拍戏时,穿这种衣服最怕上厕所,很不方便。要是家里有个庭院,穿着散散步还是不错的。汉服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展示还是可以的,要推广起来太难了。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演进,它不是说整个服装往后退,而是服从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现代人的审美。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更希望实际一点儿。

好吧,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人,相对于西服裤、牛仔衣裤,穿古装上厕所确实是有些麻烦,但是并不绝对,一件事情做多了以后,也就不觉得麻烦了。

我在大学的时候,曾经cos过《秦时明月》里的卫庄,具体造型见下图——

穿这样的衣服,上厕所确实是挺艰难的,起码要比平时穿休闲裤,难上很多倍。

但是这个是动漫造型,在古代,估计也就王侯将相喜欢穿这种看起来很高档的衣服,一般的农民,还是喜欢穿朴素一点的。

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古代普通读书人,穿衣服的典型,长衫。

既然题主提了这个问题,我还是给大家科普一下,古代一些比较经典的衣服,应该怎么上厕所吧。

一、短打


又称短褐、竖褐,是古代穷苦人家穿的衣服,这里的“短”不是长短的意思,是读作“竖”,就是指通裁的上衣。

男人一般都是上身穿着短褐,下身穿着长裤,女人或穿长裤或穿长裙。古代农妇应该都是穿长裤。

穿这种衣服上厕所,是把衣服掀到腰间,然后把裤子往下脱,裙子则是往上掀,然后就可以上厕所了。

二、长衫


就像孔乙己穿的那样,是古代一种日常穿的衣服。

长衫其实就像是裹在身上的衣服,中间用腰带定住。

其实下身还是穿裤子的,或者是穿开裆裤(别笑),长衫一般为男子所穿,上厕所的时候,解开腰带,把衣服敞开,把裤子脱掉,然后上厕所。大便的话,需要把长衫掀到腰间,相信你们都有大冬天穿着长衣服上厕所的经验。

三、直身


其实跟长衫差不多,只不过这是明代宫廷服饰,与道袍、直裰差不多,区别在于直身的摆子是摆在外面的,道袍的摆子是摆在里面的,而直裰则没有摆子。

这种衣服上厕所就更简单了,脱裤子。

四、深衣


深衣也称曲裾,是把上衣和下裳连起来,分开裁但是又上下缝合,其实是根据不同身材的人量身定做,有点类似长衫,上厕所方式也差不多。

女子的深衣下面则是裙子,可以把它理解为连衣裙。

五、玄端


或者称元端,是古代的礼服,先秦时代的上衣。一般是男子进行冠礼、结婚的时候穿。

玄端为上衣下裳制,玄衣用布十五升,每幅布都是正方形,端直方正,故称端。又因玄端服无章彩纹饰,也暗合了正直端方的内涵,因此称之为"玄端"。

这种衣服上厕所,是把上衣脱掉挂起来,下裳扎到腰间,然后或站或蹲那就随便了。

六、襦裙


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是古代女子装束,上身穿短衣,下身束裙子。这种服饰直到明朝末年,一直是古代普通女子长穿的服饰。

其实和今天的女人上衣下裙也差不多,只不过稍微繁杂了一些。

穿这种衣服上厕所,就是直接把裙子掀起来,很方便。

七、广袖


其实是古代宽大袖子衣服的统称,就是那种感觉袖子里能藏无数东西的衣服。

穿这种衣服上厕所,需要把袖子裹在胳膊上,或者是把袖子窝起来,不要让它碰到地面,剩下的再参考上面的一些通用如厕方法。

八、冕服


又叫祭服,也是一种礼服,是古代帝王以及王侯将相等大官,举行重大仪式(比如祭祀)的时候穿的衣服。

这种衣服上厕所,倒是挺不方便的,集结了各种衣服的长处。比如长袖的袖子、玄端的上衣下裳等。

不过那些皇帝大臣啥的上厕所,好像有他们自己的方法,应该是和玄端的方式差不多。


说了这么多,搞得我也想上厕所了,还是现代的衣服好啊,最起码上厕所就挺方便的。

当然,古代的很多服饰还是挺好看的,我还是挺支持复兴汉服的。


戏曲说

真逗,现代人对被由于人类文明发展所淘汰的事物也感兴趣。那好吧,我说一说,因为我真的看见过古人上厕所。现代人解大小便都说是上厕所,古人是不是也说厕所咱就不知道了。

不要奇怪我是咋看见古人上厕所的,听我说,宰相刘罗锅不知大家还记得不,和珅和大人那可是穿着标准的古装,有一次和大人在家(不知是不是厕所)解大馊,有几位女家奴侍侯坐在一个类似现代人用的马桶一样的东西上,身上也没有穿长袄大掛,上身只穿了一件白色的衬衣,看着很费力气的解大便(大概是便秘)不知那个朝代的人是不是跟和大人一样解馊上身穿衬衣,把冗长的外套脱去,反正和大人没穿。

再有也是宰相刘罗锅里演的,刘大人回老家与朴人在路上小解,和现代有些不讲文明的人没有区别,也没显示路边上有厕所。

不知其它的古人是不是也象宰相刘罗锅里的生活方式一样,那可就说不上来了。


梅笑寒891

比起古人,我们幸福多了……

我们上厕所的地方,在古代时称为茅房,也是蹲着上厕所。但是寒风吹,那个难受啊,于是又发明了移动式的“厕桶”。



平民老百姓上厕所,跟现在没区别,该怎样还是怎样,长久从事劳动工作,没那么多啰嗦的讲究。

但是地位高一点的人讲究,有身份有地位,会有长衣,解开腰带或者裙子,跟老百姓上厕所一样。

最大差别的是荣华富贵人家,衣着冗长,上个厕所也有一个词语,叫更衣,也就是上个厕所要脱衣服,甚至还会换衣服。



南朝有一个有钱人家,厕所修得那叫一个富丽堂皇,还有十多个婢女侯在门口,又是拿着新衣服,又是拿着带香的东西,家中来的客人,没人好意思去。倒是一位将军到来时,丝毫不客气,舒舒服服享受着。

还有一个笑话,一位武将被招为公主的夫婿,在大婚时难免情急,会上厕所。等他上完厕所时,把厕所旁的干枣吃了,还把外面侍女准备的水喝了。原来,干枣是塞鼻子,水是香皂水,用来洗手。

可见,不同阶层的人上厕所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是无论怎样,那种爽感是众生平等。

至于厕所的用具,我们现在用纸,那叫一个舒服。古时候可没有纸给你用,统统用竹片,或者石头,或者树叶,或者……蔡伦发明纸后,也是老规矩。随着造纸术的技术提高,开始有了粗纸。有钱人家,用丝绸,那叫一个舒服,甚至用玉石擦屁股,够豪滴!





据说法国皇家用绳子,一根粗绳放两腿之间来来回回,完事……而且这根绳子纯属公用,君主用,皇后用,大臣用……几经波折,还在用,除非断裂。

现在的我们,别提多么幸福啊……


非常茴香豆

古人的衣服那么冗长,怎么上厕所?古人衣服那么冗长的,是达官贵人,是老爷官差,还有宫庭中人,而穷人和一般人都是短衣长裤,方便工作和做事,古人的衣服上当官的有一根玉带,可以当绳子把衣服卷上系着,其实达官贵人不上矛厕,他们在家上马桶,土话叫围桶,也可以象女人穿长裙一样,撩起来卷上上马桶,方便完了去倒,古代不是有倒夜香的吗?应该是倒夜香的拖走!电视剧何坤的确是在家坐马桶。


秋实18202042318

而古代的平民百姓,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又经常干粗活,为了方便他们穿的都是短衣服。他们也不太讲究,上厕所就简单了许多。


用户53013181650

这是要咱们回答角落里的文化么?我是真没看见他们是怎么样上厕所处理长衫的。哪怕在记忆中,我的祖父穿染青的棉布长衫,还有印象,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处理上厕所的!但有一说是肯定的:"撩腰"!就是将长衫的两角卷起扎在腰上。(古人的长衫都是在两腿侧开叉的)也许是为了前后卷起方便吧!好象祖父在走路较急时,还用双手将前衫襟托起。大概印象。其如的文化节奏留给大家们回答吧!免得扯淡!


益龙民

古代达官贵人衣着华丽冗长,内急时更衣如厕。

穷人出苦力,一身短打,内急时去茅房,速战速决,和现代人没有本质的区别,区别最大的是达官贵人为什么叫“更衣如厕”?

达官贵人衣着冗长,这是身份的象征,上个厕所也要搞出个名堂:更衣,其实就是把冗长的外罩脱掉,干净利索的蹲坑,说起来方便的时侯,穷人富人一个样,出了厕所,穿上外罩,又分出三六九等了。

人哪,有钱有势就任性,没钱没势就随性,一切随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